米开朗基罗:《垂死的奴隶》和《被缚的奴隶》

艺考培训
+关注

雕塑艺术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垂死的奴隶》高2.29米

法国巴黎的卢浮博物馆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请到罗马工作。朱理二世扬言要把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都集中到罗马来,美其名曰“保护”他们,实质上是想利用他们来为他实现宏大的墓葬计划,让米开朗基罗来设计“世界最大的”陵墓,供教皇死后享用。可是这个喜怒无常的教皇在设计陵墓期间,一再更改,否定原先的计划。米开朗基罗忍无可忍,只好毅然离开,逃回佛罗伦萨。教皇动用军事武装直捣中部意大利,使佛罗伦萨政府不得不强迫米开朗基罗回到教皇的身边。忍辱负重的米开朗基罗从1508年起,第二次为教皇设计陵墓计划,不仅作了大量他所不愿意作的壁画,还完成了全部雕像的任务。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这两尊作于1516年的奴隶像。

雕塑艺术

米开朗基罗 《被缚的奴隶》

      《垂死的奴隶》与《被缚的奴隶》是用来装饰陵墓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统治阶级在墓前立奴隶像是象征死者的权威。显然,这是沿袭罗马纪念碑常用囚犯作装饰的惯例。米开朗基罗为发泄他对统治者的抗议,把奴隶雕成渴求解放而不可得的两个青年壮汉,他们具有力士般健美的体魄。《垂死的奴隶》双目紧闭,并不象垂死,好象在微睡;胸前的绳索象征着暴力与专政,但他没有表现出极度的痛苦,也不是为挣扎而显出痉挛,而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似乎沉重的劳动已使他疲惫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脑后,右肘弯曲在胸前。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仍然想再一次醒来与暴力与死亡搏斗。那个《被缚的奴隶》的运动节奏就更强烈了。他的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他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这种动势的转折,体现了巨大的内在Ji情。似乎这个奴隶将要迸发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面部表情显露出坚强不屈的意志。有人称这尊雕像是“反抗的奴隶”。在这里,人的尊严得到了高度体现。艺术家以卓越的技巧使这两块冰冷的石头产生出生命的活力。这种优美的造型感受,正是米开朗基罗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可惜这样卓越的雕像,在他以后的年代里几乎见不到了。有的只是一些充满着彷徨、苦闷、警觉与不安的形象。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尊奴隶雕像并没有安放在陵墓前,而是转送给了别人。现在被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博物馆内。

      意大利在1512~1527年间,不断遭受外族的侵略,先是法国入侵,后又有西班牙军方策划的佛罗伦萨政变。敌人企图消灭新兴城市共和国,重新召回被人民赶走的银行家美第奇。1527年,西班牙占领了罗马,并大肆劫掠。反动的罗马教皇不顾人民要求独立的意志,在罗马沦陷后,竟和西班牙联军勾结,反过来围攻佛罗伦萨城。佛城人民被迫再度发动起义,打退来犯的敌人,米开朗基罗即参加了这次起义,还担负了城防工程的要职。起义失败后,他又被迫为教皇克里门七世服务。在复杂多变的世事折磨中,米开朗基罗的思想变得更加深沉和苦闷了。所以在他晚年的艺术上,尽管成果还是辉煌的,所体现的却是他那悲天悯人的痛苦思绪。《垂死的奴隶》约高2.29米。


首页

热门艺考培训搜索

最新艺考培训文章

艺考培训-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米开朗基罗:《垂死的奴隶》和《被缚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