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

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

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的总汇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一、词的总汇

语言中所有的词的总和就是词的总汇。词的总汇由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构成。

(一)基本词汇

1.基本词和基本词汇

基本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必需、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基本词表示的是最必需、最重要事物和概念

基本词的总汇即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和语法规则一起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无论是孩童习得母语,还是本族人学习外语,基本词汇都是首先接触到和必须掌握的词汇。因此,基本词汇的存亡决定着一种语言的存亡。

虽然基本词汇的数量不多,但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

表示自然界现象的:风、雨、雷、电、天、地、日、月、星、土、水、火、树、花、草、河、鱼、狗、马、牛、春、夏、秋、冬等。

表示生产劳动、生活资料的:耕、种、锄、网、刀、粮、肉、布、房、屋、碗、盆、车、灯等。

表示亲属关系的:父、母、兄弟、姑、舅、叔、子、孙等。

表示基本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生、死、走、坐、说、看、开、病、喜欢、讨厌等。

表示事物基本性质的:大、小、高、低、冷、热、厚、薄、长、短、轻、重、粗、细、黑、白、好、坏、硬、软等。

表示人体器官、部位的词:头、眼、口、手、脚、肩、背、腰、胸、胃、心、肝、胆等。

表示方位、处所和时间的:前、后、左、右、上、下、东、西、南、北,今天、去年、上午、秋天、以前等。

表示数量的:个、十、百、千、万、一、二、三、四、五、斤、两、尺、寸等。

表示人称和指代关系的:你、我、他、这、那、谁、什么等。

表示程度、范围、关联、语气及情感作用的词:最、很、都、太、和、跟、或者、因为、吗、了、呢、啊等。

1947年,孙付园在《基本词汇研究述要》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基本词汇”这一术语,不仅对其进行了界定和举例,而且初步探讨了其“全民性”的特点。1950年,斯大林在《论语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讲到:“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就包括成为它的核心的全部根词。基本词汇比语言的词汇少得多,可是它的生命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 中在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现代汉语词汇所作的划分时,其中的一种是“从词在语言词汇构成的地位作用上所作的划分,即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但是,符氏在该书中也提到:“一般认为,基本词汇是从古代到现代,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的词,它们表达的是对于人们交际最不能缺少的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P156、157)半个世纪以来,“基本词汇”的概念成为影响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学者们不断阐释、补充而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基本词汇的主要特征

潘允中在《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及其发展》中提出,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特征:历时稳固性、全民性、构词能力强(《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第1、2期)。据黄伯荣(338页)的解释,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部分,又是“使用率最高,生活中最必需,意义最明确,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所共同理解的词”。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三个主要特征。

(1)全民常用性

全民常用性是指基本词汇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

基本词汇是表示最必需、最重要事物和概念的,因此是掌握和使用这一语言的人谁也不可能缺少的词汇,是被全民普遍使用的。基本词汇一定是不受文化层次、行业、地域、阶层等限制的。只要是使用汉语的人们,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生活在哪个地区,以及文化程度和年龄特征有多大差异,只要他进行交际,就离不开基本词。一个人可以因为文化程度低而不用甚至不懂“令尊”、“参差”等文言词,可以因为“隔行如隔山”的缘故而不用甚至不懂“花刀”、“白案”等(烹饪)行业词,可以因为地域差异而不用甚至不懂“埋汰”、“邋遢”等方言词,可以因为信息封闭而不懂“克隆”、“比基尼”等新词和外来词,但他绝对不可能不用基本词。离开了基本词还想说话,还想进行交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基本词是全民族的所有成员普遍使用和经常使用的,因此,它的使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是一般词汇所不能及的。

但是,常用词并不一定就是基本词。因为有些常用词还没有在语言历史中经过考验,还缺乏稳固性。

(2)稳固性

由于基本词汇所标志的事物或概念是极为稳固的,这些词为全民所用,因此它不易发生变化,为本民族的世世代代的人们不断地运用着,生命很长久。基本词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被固定和承传下来的词,因此,基本词在被社会上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同时,本身也有了极大的稳固性。它们很古老,有些早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了,但在今天人们实际运用时丝毫不觉得它们是古老的词语,如“山、水、人、日、月、牛、羊”等。

我们说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并不是说它一成不变。事实上,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词汇也在发展变化。这个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A.单音词复音化了:眉——眉毛、鼻——鼻子、桌——桌子、月——月亮。

B.单音词发展为能产的构词语素,如“民”是古代汉语中的基本词,到了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再能独立成词了,但作为一个能产的构词语素,仍然活在很多复合词中,如:人民、农民、公民、市民、良民、民主、民生、民族、民俗、民风、民情……

C.有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词语消失了,成为了历史词,如:

耒(古代称犁上的木把)、耜(古代称犁上的铧)、豕(猪)、社稷。

D.非基本词进入基本词,如“党”原是非基本词,指一般的政治集团、党派,一般老百姓不一定常用,但现在常用以特指中国共产党,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词了,并产生了一大批用“党”作为语素而构成的词,如党员、党证、党章、党纲、党龄、党性、党费、党旗、党组等等。显然,“党”已经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基本词了。

基本词汇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在短时期内是不易被人们察觉的,比起一般词汇来,还是要稳定得多,所以我们说它具有稳固性。

(3)能产性

所谓能产性,是指基本词的构词能力强,能作为语素不断地派生出新词。

因为基本词具有普遍使用性和稳固性,其意义已经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熟悉,所反映的也是生活中最必需、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创造新词时,人们就会习惯于用这些常见的、易于理解的、不易变化的基本词造出新的双音词乃至多音词。在汉语中,基本词的这种极强的构词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例如:

人——人民、人类、人物、人口、人才、人生、人权、人道、人性、人手;

男人、军人、文人、老人、病人、生人、熟人、诗人、主人、客人

天——天才、天空、天平、天气、天然、天生、天堂、天文、天下、天性

今天、明天、冬天、夏天、白天、半天

天然气、天然丝、天然免疫、天然橡胶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就基本词汇的整体来说的,不是说每一个基本词都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如“你、我、谁、哥哥”有稳固性和全民常用性,无构词能力。

(二)一般词汇

1.什么是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汇为一般词汇。

与基本词汇相比,一般词汇没有基本词汇那样的全民常用性:使用的范围比较狭窄,使用的频率也比较低。从总体上讲,在稳固性和构词能力等方面也比基本词汇弱得多。

但是,一般词汇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1)它在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方面是非常敏感的,有很大的灵活性。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总是首先反映在一般词汇上。人们正是通过一般词汇“善变”的特性,才明显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2)相对于基本词汇而言,一般词汇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因此,要想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说明复杂的事物,表达细致的感情,仅仅掌握基本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好语言的一般词汇。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交际,才能充分感受和发挥语言的魅力。(3)每个人实际掌握的一般词汇都是不一样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掌握和使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文化素养关系密切的那部分一般词,例如足球界人士经常使用“射门、越位、下底传中、点球、前锋、角球、黄牌”等词语,而医务工作者则掌握很多诸如“化疗、高压仓、造影、多普勒、甘油三脂、静推”等医疗词语,这也正是每个行业、每个人的语言都有各自的风格与特点的一个原因。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间的界线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词汇中有的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逐渐具有了普遍性和稳固性,就可以转化为基本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去。例如“电子”本来是一般词,现在已经被普遍使用并具有了稳固性,并以此为语素创造了大量新词语“电子词典、电子秤、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等等,因此“电子”就转化为基本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

而基本词汇中的个别词,也可能因为丧失了普遍性和稳固性而转化为一般词,例如“天子”、“臣民”自封建社会以来一直是汉语的基本词,现在则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退出基本词汇,进入到一般词汇中。

3.一般词汇的构成

刘叔新根据“在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之间,存在着的是它们在历史长短上和使用是否普遍上的差别”(《论词汇体系问题——与黄景欣同志商榷》,《中国语文》,1967年第3期)对一般词汇的构成归纳为五个方面:(1)由汉语固有材料所构造而出现年代不算太久,尚难看出是否很稳固的词语;(2)现代出现并使用开来的大部分外来词;(3)新出现而确实已进入全民共同语的词语;(4)古老或陈旧而现在很少使用的词语;(5)专门性程度较低而仍未为社会大多数人常用的词语。(《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P269-270)

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包括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1)新词

新词是指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原来没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词语。

新词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文化、科学等等发展的结果。

新词产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有语素的基础上按照原有的构词方法产生的合成词,例如“保送”、“认购”、“手机”、“健身操”、“电子信箱”等;一种是语音语义任意结合产生的单纯词,例如“镭”、“夸克”、“比基尼”等。

这里所说的新词,必须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被社会约定俗成的。有少数的新词会逐渐发展成为基本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去。例如“电视”、“沙发”等等,就可以认为是基本词了。更多的新词是被归入一般词汇范围之内的。例如:

人物名称:倒爷、白领、万元户、空姐、老公、第三者、的哥、打工妹、打工仔、网虫、下岗工人、黑客、教头、DJ

事物名称:小金库、奖金税、玻璃幕墙、净菜、手机、鼠标、随身听

科学技术:微软、上网、格式化、菜单、千年虫、克隆、DVD

社会生活:双休日、一米线、下岗、速递、传销、专卖店、丁克家庭、小康 休闲、房改、打的、买单、面膜、安乐死、炒作、纯净水

文体娱乐:三栖明星、MTV、氧吧、卡拉OK、大腕、蹦极、蹦迪

其他:灰色收入、绿色食品、盗版、猎头、性骚扰、托儿、211工程、防盗门等。

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这些新词的“新鲜度”就会逐渐降低,从而成为固有的词汇。从广义上说,所有进入词汇系统中的词都是由新词过渡而来的。

(2)古语词

古语词并不是指语言中那些最古老的词。要说古老,现代汉语中的不少词,如“人、山、水”等,从很古的时候起有了,一直使用到现在,可是我们并不认为它们是古语词。我们所说的古语词是指从古代文言著作中吸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

A.文言词

文言词是指在古汉语中产生的、仅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继续使用的一部分词。

产生于古代的一些词语,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只不过在现代口语中已经被另外的词语所代替了,而原有的词只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才会使用,这样的词就成为文言词。例如“羸弱”(瘦弱)、“谋面”(见面)、“式微”(衰落)、“狼藉”(乱七八糟)、“囹圄”(监狱)等,还有一些虚词“之乎者也”之类。

有些单音节的文言词被现代汉语产生的词取代之后,不能再作为词单独使用,于是成为不成词语素。如“惧”在现代汉语中被“害怕”所取代,而“惧”现在已不能作为词使用,只能和其他语素构成“恐惧”、“惧怕”、“惧内”等双音节词。这样的文言词还有“首”(头)、“冠”(帽子)、“足”(脚)、“履”(鞋)、“目”(眼睛)、“快”(愉快)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文言虚词,如“之”(的)、“乎”(吗)、“何”(怎么样、什么样)、“哉”(啊)等。

B.历史词

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或神话传说中出现过的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词叫历史词。

历史词所反映的事物和概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在一般交际中不会用到这些词,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涉及到这些历史事物和概念时,才会使用它。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和学术论著中,历史词的使用比较集中。例如:

裹脚 黄包车 巡捕 租界 科举 驿站 太监 妾 驸马 红卫兵 私塾 县令 上朝 凌迟

有些历史词现在可以用于修辞,起到比喻的作用,例如“独生子女简直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其中的“皇帝”比喻地位高、受众人呵护的人。

文言词和历史词也可以统称为古语词。

C.古语词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a.可以丰富现代汉语同义词

准备——酝酿、期待——觊觎

b.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匀称

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毛泽东

仅用八个字就概括了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若换成白话,就没有这么简洁凝练了。

c.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比如在外交场合常用“陛下、阁下、会晤、晋见”等,在追悼会上常用“终年、哀悼、安息、千古”等,显得很庄重严肃,因为这些词很少在当今的日常口语中使用,所以在这种场合用起来就容易让人感到有一种所谓“庄重、典雅”的意味。

d.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比如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在写到雷锋塔倒掉以后的民意时,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多事的?”“贵恙”,是过去对别人疾病的客气说法(贵庚、贵姓、贵刊、贵校),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成语“安然无恙”),鲁迅用在这里,表现了对封建卫道士的强烈的讽刺、揶揄意味。

古语词虽然有这些积极作用,但使用时也要慎重,不能随便乱用,否则会显得不伦不类,影响表达效果。比如大学时一个同学写给自己父亲的信。

(3)方言词

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叫方言词。

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同时也会不断地从其他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用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如从吴方言中吸收的“尴尬、垃圾、把戏、瘪三”,从湘方言吸收的“里手、过硬、名堂”,从东北话吸收的“鼓捣、歹毒”,从河南话吸收的“磨蹭”等。

现阶段普通话在方言词语的吸收方面,首当其冲的是粤方言和港台方言。经济上的优势使粤方言对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产生了很大影响。如“的士、拍拖、买单、收银台、炒鱿鱼、无厘头”等都是从粤方言吸收的。随着香港的回归和与台湾各方面接触的增加,港台词语也大量进入普通话。如“靓、亮丽、个案、构想、按揭、整合、互动、资深、瓶颈、峰会、写字楼、发烧友、搞定、大排档”等等。

但是,普通话中的方言词和存在于各地域方言中的方言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在共同语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词,而后者只在本方言范围内使用。各方言中的方言词,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吸收到共同语中,成为共同语词汇的组成部分。例如:

够戗 老玉米 搞 唠嗑 埋汰 磕巴 煲 炒鱿鱼 估摸 窗棂 摆谱

普通话之所以会吸收方言词语,有的是因为方言词表示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普通话里还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老舍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一文中说:

“蹲”和“站”都是普通话的词,可是在“蹲”和“站”之外,还有个骑马蹲裆式,它既非蹲,也非站,而是另一个姿态——半蹲半站。北京话里还没有一个能够概括地形容出这个姿态的字。……假若我能在别的方言中找到这么一个词,我一定会借用过来,介绍到普通话里面去。

这段话就足以说明了普通话为什么还要吸收方言词语的原因。

还有些方言词语被普通话吸收,是因为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是方言地区所特有的,如椰子、橄榄、青稞、靰鞡等,普通话地区没有这些事物,也就没有这些词,当然引进这些事物也就会吸收这些词了。

方言词的吸收可以丰富共同语的词汇;恰如其分地使用方言词,也可以使表达更生动、更具有地域个性色彩。

从各方言吸收到普通话中的方言词在汉语词典中常标明〈方〉的字样。

(4)外来词

从外族语言中借用的词叫外来词,也叫借词。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媒介。人与人的交往,随着社会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大,现在地球都已经变成“村”了。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各种语言免不了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一些有用的成分。比如茶叶发源于中国,所以世界上关于茶这个词的发音都与普通话或厦门话“茶”的发音有关。因为茶叶是从海路和陆路两条途径传运出去的。

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外来词。每种语言都是自成体系的,吸收外来词也要在原来外语词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重新改造和创制,使之适应自己的语音、语义、语法系统。外语词经过了汉化过程之后,被创制而成的属于汉语词汇系统的新词,它和外语词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由于受各自语音系统的影响,同一个外来词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有所不同。“sofa”是外语词,而“沙发”才是汉语外来词。比如卢布,原词一个音节、没有声调,译成汉语后变成了两个音节,加上了声调,这样才像是汉语词,才能融入汉语的系统。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很久,从汉朝和魏晋时期就有外来词引入,如“佛”(借自梵文buddha)、“站”(借自蒙古语jam)等。更多的外来词是近代从西方语言中吸收进来的。20世纪50年代,由于与“苏联”的频繁交往,汉语中的外来词语以来自俄语的较多。如拖拉机、卢布、沙皇(俄罗斯过去皇帝的称号Царь的音译加“黄”)、苏维埃(совет)、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列宁主义等。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信息、科技、经济等各方面与英语国家接触密切,表现在外来词语上就是从英语中吸收的外来词语明显增加。比如,现在已广为流传的“WTO、IT、CVD、DVD、PK、IN、QQ、VIP、AA制、卡拉OK”等都是从英语吸收的。另外,由于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和中日关系的改变,也有一些外来词语是从日语中引进的,如“量贩式、新登场、消火栓、写真集、料理、人气、新干线”等。

汉语外来词按其创制方式可分为音译词、音加意译词、音意兼译词、音译加注词、字母词等几类。

A.音译外来词

用汉语的语音形式模仿外语词的发音而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外来词。如: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博客(Blog)、的士(taxi)、酷(cool)。

B.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把整个外语词分成两半,一半用音译,一半用意译的方式翻译而成的外来词。如:马克思主义(Марксиэм)、列宁主义、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呼啦圈(hula-hoop)、因特网(inter-net)、道林纸(Dowling-paper)、唐宁街(Dowling-street)、浪漫主义(romantic-ism)、沙文主义(chauvin-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 、冰淇淋(ice-cream)、奶昔(milk shake)。

C.音意兼顾外来词

选择与外语词语音、意义都相近的汉语语素来表示的外来词。如:乌托邦、施乐(Xenon)、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sus)、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美国有一种叫做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露华浓”一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种外来词的翻译方式是最理想的,人们既可以了解其本来的发音,又可以明晰其意义内容,所以,这一类的外来词常常淡化了外来身份,很容易为本族人所接受,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外来词。

D.音译加注外来词

音译整个外语词之后,在其前后再添加一个注明义类的汉语语素形成的外来词。如:啤酒(beer)、卡车、芭蕾舞、卡介苗、高尔夫球、保龄球、拖拉机(трактор)。

E.字母外来词

直接借用外文字母(简称)或将其与汉语语素相组合形成的外来词。如: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TV——Music Television

CD——Compact Disc

B超、卡拉OK、T恤

注意:字母词并不都是外来词,把本来是汉语形式的词用汉语拼音字母简化,也会形成字母词,例如HSK(汉语水平考试)就是采用缩写拼音的方式创制的,它是字母词,不是外来词。

F.借形词

所谓借形词,是直接把用汉字写出来的日本词拿过来作为汉语的词。我国与日本很早就有文化往来,古代日本人没有文字,在中日交往中他们把汉字搬过去记录他们的语言,直到现在,日文里仍然夹杂着大量汉字。他们新造或翻译的外语词,也可以用汉字来纪录。

一些用汉字记录的日语词被汉语借用过来,就是所谓借形词。如“经济”是从日语中借来的,指与生产财货有关的活动,但这个词我们汉语中本来就有,表示“治理国家”的意思:经济之才、经世济民。现在只是借了这两个字的形体及其在日语里所表示的意思,读音没借,还是读汉语的音,所以叫借形词。这样的词很多,如:主观、机构、表决、场合、干部、抽象、归纳、体制、茶道等。

注意:意译词不算外来词。如“电灯、电话、电视机、足球”等都是只借用外族语词中的概念、意义,然后用汉语的构词材料(语素),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偏正结构)造出来的词,所以可以叫意译词,但不是外来词。

吸收外来词时人们一般首选意译法,不行再半音译半意译,不得已再音译。这从很多开始音译的外来词后来逐渐被意译词所取代的事实就可证明,如:“电话”开始传入时音译为德律风,后来被电话取代。因为德律风听起来总不像汉语自己的东西,不如电话简单易懂。西门汀——水泥,盘尼西林——青霉素,罗曼蒂克——浪漫。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姑且叫它“崇洋媚外”吧。一种事物本来有现成的汉语的名字不用,偏偏要再给它起个洋名,弄的很多人不知所云,如舞会——派对,饼干——克力架,甜饼——曲齐。当然,我们不是一味地反对洋名,如果真有必要,真有好的表达效果当然要用的,比如现在流行的“酷”,用来形容那种外表英俊潇洒、表情冷峻坚毅的人,好像还没有一个更好的词可以替代,所以人们自然很快就接受了,并由此产生了“玩酷、扮酷、显酷、比酷”等新的合成词。

(5)行业语

各行各业所使用的专门用语。例如:

音节、音素、音位、语素、合成词——语言学界

对立、统一、矛盾、主观、客观、能动——哲学界

内科、外科、化验、理疗、针灸、血压——医学界

照会、豁免、引渡、国书、阁下、最惠国——外交界

行业语虽然是某个行业集团的专门用语,但是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行业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密切,某些行业用语逐渐具有了全民性,引申出新的意义,从而成为全民熟悉的普通词汇。例如“资本、麻痹、感染、折扣、折射、副作用”等。

(6)隐语

某些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内部成员间所创造和使用的、故意不让局外人了解的一些特殊用语。也称秘密语或黑话。例如:

平台——扒窃隐语,即上衣下兜。

查户口——扒窃隐语,即入室盗窃。

住医院——犯罪团伙隐语,即被捕。

黄货——地下社会隐语,即黄金。

一条——地下交易隐语,即一百元。

隐语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广为人知的普通词语,只不过在某集团内部被重新约定为特殊的意义。如果隐语失去了隐密性,就会等同于或转化为普通词汇。

二、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

熟语是语言中起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常用固定结构。

熟语类型的主要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一)熟语的特征

熟语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结构定型

在语言运用中,熟语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定型的结构形式出现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固性。

2.意义完整

这些固定结构所表示的意义,一般都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绝大部分都是抽象概括化了的,总是以一种特定的整体的意义出现的。

3.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

在语言运用中,这些固定结构都是组句的备用材料,它们的作用相当于词。

(二)成语

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以来相沿习用的、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内容、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特点

从形式上来说,绝大多数成语是四字的,结构定型,一般不能随意换字或移动语序。

成语的构造可以分为联合式和非联合式两大类。联合式的成语又可分为陈述的、支配的和偏正的三种:如“天翻地覆、烟消云散、苦尽甘来”属于陈述的联合式成语,“发号施令、弃暗投明、惩前毖后”属于支配的联合式成语,“深谋远虑、左顾右盼、千山万水、粗枝大叶”属于偏正的联合式成语。此外,还有四个语素并列的联合式成语,如“青红皂白、生老病死、魑魅魍魉”等。非联合式成语也有陈述式(如“胸有成竹、坐立不安”)、支配式(如“别开生面、莫名其妙”)、偏正式(如“恍然大悟、一孔之见”)、补充式(如“嫁祸于人、问道于盲、逍遥法外”),还有其他结构的,如“请君入瓮、指鹿为马”等。

从意义上来说,大多数成语的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信息丰富。

2.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继承的

大多数成语出自古代书籍和口头流传。例如:

寓言神话: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画龙点睛 杯弓蛇影 守株待兔

历史故事:望梅止渴 滥竽充数 毛遂自荐 洛阳纸贵 江郎才尽

典籍诗文:尔虞我诈 一鼓作气 梦笔生花 门可罗雀 每况愈下

古往今来 勾心斗角 卷土重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

口头流传:三天两头 狼子野心 能工巧匠 恭敬不如从命

(2)当代创造的

艰苦朴素 优胜劣汰 全心全意 万家灯火 百花齐放

(3)外来借用的

一尘不染 三生有幸 大千世界 五体投地 (佛教用语)

火中取栗(出自法国寓言)

3.成语的作用

(1)有助于加强表达能力

成语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有助于言简意赅说明道理,有的描摹了具体的性状,有助于形象生动描绘事物,增强语言感染力,成语音节和谐,可以协调句式,增强节奏感。例如:

①他们一经接触到崇高的理想,就锲而不舍,把生命无穷无尽地发挥出来。(秦牧《长河浪花集》)

②他深知手下的将校,一听说要去同清兵作战就心惊胆颤,谈虎色变。(姚雪垠《李自成》)

例①中的“锲而不舍”既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具体描绘了人们那种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的行为精神。例②中句末连用了“心惊胆颤”、“谈虎色变”两个成语,使句子结构齐整,读起来节奏明快,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

(2)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语言知识

不少成语保留了古汉语词的意义或古汉语的语法格式,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今词义的演变和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例如:“改弦更张”的“张”是指弦,不是现代的“铺开”之义;“短兵相接”的“兵”是指武器,不是现代常用的士兵、军队之义;“硕大无朋”的“朋”是比较之义,不是指朋友;“揭竿而起”的“揭”是高举之义,不是指掀开。再如,“抱头鼠窜、鳞次栉比”中的“鼠”、“鳞”、“栉”都是名词用作状语,这种语法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惊天动地、息事宁人”中的“惊”、“动”、“息”、“宁”等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血肉百姓、草菅人命”中的“血肉”、“草菅”是动词的意动用法,“惟命是从、夜以继日”中的“命”、“夜”位置前移,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法格式。

3.成语的运用

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读准字音

“破绽百出”的“绽”字,应读“zhàn”,不能读成“dìng”;“张牙舞爪”的“爪”,读“zhǎo”,不读“zhuǎ”。如果念错了读音,就会闹出笑语。

(2)写字要正确

“兴高采烈”中的“烈”,不能写成“列”;“同心协力”的“协”,不能写成“胁”;“完璧归赵”的“璧”,不能写成“壁”。把字写错,这就会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3)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是一个整体。我们理解成语时,不能光看字面,还要体会它的比喻意义。如“胸有成竹”,不能理解为“胸中有根竹子”,而是“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心中就有主意”。有的成语,要通过查字典,先弄清重点字的意义,进而掌握成语的整体意义。如“破绽百出”的“绽”是裂开。“破绽”指衣服上的裂口。“破绽百出”原指衣服上的裂口很多,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或做事的漏洞很多。这样,我们也不会把“绽”字写成“锭”字了。正确地理解成语,是能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

如果单从“字面”上去望文生义,有的成语现在使用时的意义与其本来的语义差异甚大,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例如: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算能使人满意”,这里却理解为“强人所难”,从而导致失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本义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中错误地将它理解为“所有的人都从巷里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真可谓大相径庭。

(4)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也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如:视死如归、一丝不苟、大公无私、从容不迫等褒义词;心狠手辣、为非作歹、原形毕露、好高骛远等是贬义词。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分辨清楚。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旨在赞扬“这些年轻科学家”敢想敢干的精神,句中却用“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述显然是不恰当的;如换用“所向无敌”,可能效果会比较好一些。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旨在赞美陕西和江南的剪纸艺术巧妙,风格各异,句中却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这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来表达这个意思,同样也不恰当;可删去“半斤八两”而保留“各有千秋”,以突出剪纸艺术巧妙,风格各异。

(5)要注意成语的规范性

成语的结构是比较固定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时不能随意变动。如“苦口婆心”不能说成“苦口妈心”,“爱莫能助”不能说成“爱莫能帮”,“对答如流”不能说成“如流对答”,“川流不息”不能写成“穿流不息”。

成语是熟语中定型性最强的一种,运用中不能随意改换其中的语素,然而越是不易改变的结构体,一旦经过巧妙的改换就越能造成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毛泽东曾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把成语“一触即发”改为“一触即跳”,形象地批评了当时不愿持久战的鲁莽将领;又如某报以“计划生育不能嘴上谈兵”为标题,比用“纸上谈兵”更为贴切;近年一幅讽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现象的漫画以“无所不‘痰”为标题,巧妙地把成语“无所不谈”所形容的轻松自在的神态与随地吐痰不以为耻的神态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深刻的讽刺效果。这种修辞手段在广告语中常常运用。例如某蚊香广告语“默默无‘蚊’的奉献”就很符合蚊香的特点,说明这种方法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产生突出、鲜明、风趣的作用,令人过目难忘。但这种方法也不可不顾语境滥用、乱用,例如某痔疮新药广告语“痔者必得”;还有,卖鸡的以“鸡不可失”为广告语,都是弄巧成拙的做法。

(三)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内容、带有口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如:

1.惯用语的特点

(1)惯用语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比较短小,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

从形式上来看,最常见的惯用语是三字的,结构有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主谓式等。

动宾式:跑龙套 钻空子 卖关子 唱反调 炒鱿鱼 和稀泥

穿小鞋 滚雪球 夸海口 套近乎 磨洋工 泼冷水 吃闭门羹

偏正式:半吊子 闷葫芦 白眼狼 擦边球 醋坛子 小报告 跟屁虫

鬼门关 聚宝盆 定心丸 光杆司令 没头苍蝇

并列式:穷庙富和尚 求爷爷告奶奶 缺胳膊少腿 小打小闹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吹胡子瞪眼 鸡毛蒜皮 皮笑肉不笑

主谓式:鬼推磨 耳朵软 狗咬狗 风头紧 腹中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与成语不同的是,有些惯用语,特别是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常常可以拆开,加入其他成分。如“钻空子”可以说“钻了法律的空子”、“钻了一次空子”,“跑龙套”可以说“跑了一辈子的龙套”,“炒鱿鱼”可以说“炒了他的鱿鱼”。

惯用语有一定的灵活性,大多可以拆开嵌入别的成份,有些内部语素可以适当改动,还有可以颠倒语序。

嵌入别的成分:

敲竹杠--敲他的竹杠

吃老本--吃惯了老本--吃尽了老本

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碰了个小钉子--碰了个软钉子--碰了个臭钉子

摆架子--摆官架子--摆娘娘架子--摆臭架子。

内部语素作替换改动:

耳边风--耳旁风

敲竹杠--敲竹棍

泼冷水--浇冷水

拍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颠倒语序:

耳朵软--软耳朵

走后门--后门不能走--后门走了不少

(2)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使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

(3)惯用语活泼生动,表义精炼准确,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

从意义上来看,惯用语的意义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意义,“泼冷水”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醋坛子”不是指“装醋用的坛子”,而是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极强的人”。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

2.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1)惯用语多为三字格,成语多为四字格;

(2)一般惯用语多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色彩较浓厚,通俗平易;而成语来源较广,书面语色彩较重,格调典雅;

(3)惯用语的语义单纯易懂,而成语的语义丰富、深刻;

(4)惯用语使用随便,可分可合,定型性较差,如“吃大锅饭”可以说“吃了几年的大锅饭”,中间可加字,而成语定型性较强,使用要求很严格,中间不能加字,不能拆开使用。

(5)惯用语在感情色彩上贬义居多,还有少量中性,褒义的几乎没有,成语的感情色彩有褒有贬;

(6)惯用语的语法构成上大多为动宾结构,其次还有较多的编正结构,其它结构的很少,成语的语法结构包罗万象。

3.惯用语的运用

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在“你快说去不去,别泡蘑菇了”这句话里,就不能把“泡蘑菇”换成“磨洋工”。

有些惯用语带有很强的贬义,讽刺意味比较浓,使用时要分清对象。“放冷箭”、“顺竿爬”之类的词,只能用在反面事物或否定的事物上。而“打头阵”、“唱主角”就不一定有贬义意味。此外,一些方言色彩过浓、不为多数人接受的惯用语在正是场合最好少用或不用。

(四)歇后语

1.概念

《辞海》: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语句。歇后语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只是真正意义的比喻或引申,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内容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例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真正意义是“有去无回”,“就好像用肉包子打狗一样”。再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飞机上挂暖壶——水平(瓶)高

猪鼻子插葱——装相(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2.歇后语的产生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最初的歇后语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歇后语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3.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歇后语。这是一种逻辑推理式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2)谐音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舞)也不能。

4.歇后语的创制方式

一是利用谐音。这种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其中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同音(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造成一语两解的效果。例如“坐飞机放鞭炮——想(响)得高”、“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孔夫子搬家——尽是输 (书)”等等。再如“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就是利用了“真”与“针”的同音特点,产生了出其不意的修辞效果。

二是利用常识性的现象得出结论。例如“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就是抓住了“懒人的脚臭”、“婆娘的裹腿长”这两个生活常识,得出了“又臭又长”的结论。

三是利用历史典籍中的故事和事件引申出本意。例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借《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表达“情愿吃亏”的意思。

5.歇后语的价值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常被用来在口语中打趣或调节气氛。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比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就是一条歇后语。菩萨,指佛和某些神。迷信认为,菩萨能保佑人消除灾祸,得到幸福。但是,用泥巴做的菩萨——泥菩萨,一碰到水,就变成一摊泥了。泥菩萨过河,自然是“自身难保”了。这个词语形容那些连自己都保不住,更不能照顾别人的人,是再恰当不过了。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如果说笑话让您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您嘴角微翘,暗暗叫妙。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但是,必须注意使用歇后语的场合。例如在那些庄重的场合和讨论严肃的问题时要慎重考虑歇后语的使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

(五)谚语

1.谚语的概念

谚语是一种大众口头流传的、具有特定意义内容和固定结构形式的短句或韵语,也称俗语。如:

不打不成交

枪打出头鸟

得饶人处且饶人

好马不吃回头草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对谚语性质的界定,历来就有许多说法,诸如:

“谚,俗语也。”(《礼记·大学》释文)

“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释文)

“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

“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

郭绍虞先生在《谚语的研究》里下过这样的定义: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语文通论续编》 开明书店民国37年版 第158页)后来许多论著沿用这个说法。

2.谚语的产生

早在远古时期谚语便已经产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清代学者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说:“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影响下,士阶层著书立说大量引用民谚民谣,少部分谚语才得以保存。如《左传·宫子奇谏假道》中记载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谚语。慎到的《慎子》里有“不瞽不聋不能公”之说,以后演变为“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话”、“俗谚”更是多姿多彩。

历代都有集结成册的谚语集子。汉有《汉谚》,唐以后有《唐谚》,更有周守忠的《古今谚》,杨慎的《古今谚谣》以及《通俗谚》、《恒言录》、《古谣谚》。

3.谚语的特点

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在结构形式方面,谚语的结构长短不一,但大多是用固定的句子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是单句的形式,有的是复句的形式,所以,谚语一般可以单独成句。在意义方面,谚语表达的多是经验之谈,含义深刻,对人有劝诫和警示作用,且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语言上,谚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

(2)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

(3)声律美

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

(4)修辞性

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等。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