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单句分析

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单句分析

古代文学研究院

第四节 单句分析

一、句子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指出“谁”或“什么”。主语一般用在谓语前面,表示已知的确切的事物,例如:

那位老师‖不是本地人。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观众们‖为演员们的精湛技艺鼓掌喝彩。

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学生。

1.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主语是谓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或说明。

在句子中,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主语之后往往可以有停顿,也可以加上相应的语气词。例如: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那时候的学生啊,都喜欢听他的课。

2.主语的构成

根据构成主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可以将主语分为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体词性主语

由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语是体词性主语。能够充当体词性主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数词、定中短语、体词性联合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复指短语、量词短语等。

名词作主语:论文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

阳光照射在雪白的大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现在是北京时间六点整。(时间名词作主语)

当中矗立着一尊塑像。(方位名词作主语)

代词作主语:她‖觉得大地的胸怀无比宽阔,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这‖是我们辛辛苦苦几年的劳动成果。

数词作主语:十‖是五的两倍。

初一‖是阳历的三号。

定中短语作主语: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

那种开紫色小花的草‖花枝叶形都很小。

体词性联合短语作主语: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

淙淙的流水声和山鸟的鸣叫声‖相映生趣。

“的”字短语作主语:看热闹的‖围了一圈。

淡黄色的‖是菊花,白色的‖是水仙花。

“所”字短语作主语:所知‖甚少。

所见所闻‖都让他非常兴奋。

同位短语作主语: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量词短语作主语:两刀‖也没把这个西瓜切开。

那个星期天‖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2)谓词性主语

现代汉语中谓词性词语可以直接充当主语,而且没有任何形态上的变化,这是汉语区别于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的显著特征。

谓词性词语作主语的句子称作谓词主语句。

A.动词作主语:动词作主语与主谓短语作主语时受到的限制相似,谓语中的动词主要是:“是、没、如同、等于、证明、表明、说明、体现、会、可能、可以、改变、产生、引起”等。例如:

竞争‖促使社会向前发展。

整容‖可能会失败。

说‖很容易,做‖很难。

散步‖是非常好的健身活动。

B.形容词作主语:

聪明‖不是天生的。

整齐‖比不整齐好。

C.谓词性短语作主语:

状中短语:那样做‖会产生很多问题。

低空飞行‖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

谓词性联合短语:听说读写‖是学好外语的必由之路。

去还是不去‖由你来决定。

述宾短语:修理家用电器‖是他的特长。

去北京‖现在只需要四个多小时的时间。

主谓短语:你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一个新世界。

她带我们去采访‖可能要顺利些。

兼语短语:让他参加比赛‖最合适。

请他介绍学习经验‖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3.主语的语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指主语与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主语可以是动作行为的施事,也可以是动作行为的受事,有的主语则与动作行为存在施受关系以外的处所、对象等相关关系,可以称之为“与事”关系。因此,从语义类型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主语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与事主语。

(1)施事主语

施事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主语与谓语之间是施事与动作行为的关系。语法学中讲的“施事”,既包括动作行为的真正发出者,也包括能发出动作行为的事物。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称作施事主语句。施事主语句是汉语中最常用的句式之一。例如:

现在的学生‖都经常上网。

观众们‖为她鼓掌喝彩。

他父亲‖正赤着脚蹲在炕上抽旱烟。

听到门外异常的响声,大家‖一起站起来向外张望。

施事主语句中的动词如果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宾语,否则在语义上无法自足,不能成句。例如:

我方辩论队以很大的优势击败了对手。

*我方辩论队以很大的优势击败了。

(2)受事主语

受事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主语与谓语之间是受事与动作行为的关系。语法学中讲的“受事”是广义上的“受事”,含义也比较宽泛,包括动作的承受者、结果或对象等。

主语是受事的句子称作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句中的动词如果是及物动词,动词所支配的宾语一般不再出现,因为许多“受事主语”都是由“受事宾语”变换来的。宾语变换成“受事主语”后,动词后面就不会出现别的“宾语”了。例如:

菜‖已经洗好了。

胶卷‖昨天就应该冲洗好了。

问题‖几天内就能彻底解决。

他的膝盖、胳膊肘、下巴‖都摔破了。

有时候为了强调,也可以出现宾语。这种情况通常要求动词能够涉及不同的对象。例如:

他的膝盖、胳膊肘、下巴‖都摔破了皮。(既可以说“摔破了膝盖”——也可以说“摔破了皮”)

花儿‖浇了很多水。(既可以说“浇花”——也可以说“浇水”)

“被”字句都是受事主语句。

(3)与事主语

与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没有明显施受关系的主语叫做与事主语。与事主语表示既非施事或也非受事的人或物,或表示时间、地点、工具、对象、处所、数量等意义。例如:

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这只笔‖只能写小楷。

这些土豆‖用来烧牛肉。

明天‖国庆节。

屋顶上‖飘着一面国旗。

4.谓语的构成

根据构成谓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可以将谓语分为谓词性谓语和体词性谓语。

(1)谓词性谓语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充当谓语的谓词性词语主要有:动词、形容词、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状中短语、谓词性联合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主谓短语等等。

1)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

动词和形容词经常作谓语。

动词和形容词单独作谓语的时候,一般需要在后面加上语气词、动态助词等成分。例如:

那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塌了。(动词)

他这篇文章‖发表过。(动词)

路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形容词)

天气‖热了。(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时常含有对照或比较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复句中。例如:

你‖不懂,我‖懂。(动词)

我‖念,你‖记录。(动词)

样式‖新颖,价格‖适中。(形容词)

北方‖干燥,南方‖湿润。(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在对话中常常单独作谓语。

你‖听(瞧/看/说/来/坐)!

——明天谁值班?——我‖值班。

——这儿离北京近还是离上海近?——北京‖近。

动词的重叠形式可以单独作谓语。

咱俩‖谈谈。

你‖想想(瞧瞧/闻闻/听听/走走)!

会后‖商量商量。

2)谓词性短语

谓词性短语在句中经常作谓语。例如:

主谓短语:他‖文笔出众。

她‖眼睛熬得通红。

述宾短语:他‖在图书馆查资料。

小王‖最近有点想家了。

他‖是我们的体育委员。

状中短语:老张‖明天出发。

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

述补短语:她‖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

眼前‖变得明亮起来。

连谓短语:老王‖骑自行车来上班。

他‖挣扎着下地去劳动。

兼语短语:人们‖称他是“活字典”。

上级‖通知各单位去开会。

(2)体词性谓语

汉语中体词性词语也可以作谓语。可以作谓语的体词性词语主要有:名词、定中短语、体词性联合短语、“的”字短语、量词短语等等。

1)名词单独作谓语

名词单独作谓语的情况比较少见,常用来说明天气、时间、节日、节气、姓名、年龄、籍贯、职称、方位、处所、容貌等意义。例如:

今天‖星期五。(时间)

五月一日‖劳动节。(节日)

明天‖立夏。(节气)

我,‖李明。(姓名)

老王‖七十。(年龄)

小王‖南方人。(籍贯)

她,‖副教授。(职称)

长安街北侧‖故宫。(处所)

名词性谓语一般可以加上判断动词“是”转化为谓词性谓语,前面常可以加副词修饰,后面还可以加上语气词。例如:

小王‖是南方人。

今天‖才星期五。

昨天‖都夏天啦。

注意:根据词类功能特点,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反过来说,名词不能接受副词的修饰。但是在上边的例子中,出现了副词放在名词前面的现象。类似的句子还有许多。例如:

我们就五个人。(可以表示人多,也可以表示人少)

他们才八个人。(表示人少)

这种情况要从“状语”的功能出发来认识。汉语的状语是给“谓语”充当修饰成分的。不管什么词,只要作了谓语,就有“资格”接受“状语”的修饰。因此,当名词作谓语的时候,就可以接受由副词充当的状语了。

2)体词性短语在句中作谓语,也常用来表示主语在时间、数量、容貌、方位、处所等方面的特征。

定中短语:屋后‖一堵高墙。

小李‖大高个子。

体词性联合短语:这家公司‖独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

他‖大眼睛高鼻梁。

“的”字短语:小王‖学英语的。

苹果‖刚摘的。

量词短语:一个月‖三十天。

苹果‖三元,香蕉‖五元。

(二)述语和宾语

述语由动词性成分充当,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宾语是述语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

注意:主语和谓语相对而言;宾语与述语互相依存。主语和宾语之间不存在直接成分的关系,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句法成分,它们之间没有结构关系。

1.述语的构成

述语是谓语的核心,是针对宾语而言的。述语主要由动词和动词性短语来充当。后面带宾语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就是“述语”。

(1)动词作述语

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述语。例如:

买|饭、作|画、挖|坑、看|电影、说|英语、写|论文

接受|批评、参观|学校、打|太极拳、展开|调查、修理|电脑

征求|意见、停着|一辆汽车、花了|好几万、去过|美国

(2)谓词性短语作述语

谓词性短语中能够作述语的只有述补短语和谓词性联合短语两大类。

述补短语作述语:

举<起>双手、切<成>三块、存<进>银行、解<开>口子、打<败>了敌人

去过<两次>北京、回了<一趟>家、写<错>了两个字

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完<不成>这些任务

谓词性联合短语作述语:

审议并通过研究计划、改革和完善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

(3)兼类词作述语

有些性质形容词兼有动词的语法功能,也可以充当述语带宾语。例如:

方便群众、繁荣经济、突出重点、充实内容、稳定情绪

缓和气氛、端正态度、满足欲望、宽大俘虏、淡薄名利

专心业务、疏远异己、秃了头、花了眼、哑了嗓子、瞎了眼

红着脸、小他不到一岁、快他将近两秒、贱了三毛钱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加上“坏”、“死”后,组成述补短语,也可以带宾语。例如:

累坏你了、乐死我了、困死我了、愁死他了、急坏我了、美死你

注意:这种情况下不应看作是形容词带宾语,而是“述补短语”带宾语。一般限于口语。

2.宾语的构成

(1)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

根据构成宾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可以将宾语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

1)体词性宾语

体词性宾语是由体词性词语充当的宾语。例如:

大会现正在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见。(名词)

你得原谅他。(代词)

一加一等于二。(数词)

我这里的白菜论捆不论斤。(量词)

成功等于天才加上勤奋。(联合短语)

这是教委发来的电报。(定中短语)

她的口袋里装满了苹果,手里还拿着两个。(量词短语)

那边来了个修车的。(“的”字短语)

北京人喜欢用“您”这个词。(同位短语)

他们几个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山顶上。(方位短语)

2)谓词性宾语

谓词性宾语是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宾语。例如:

我们都喜欢跑步。(动词)

大家都习以为常,只有他觉得奇怪。(形容词)

我们喜欢在一起讨论。(状中短语)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联合短语)

很多老年人喜欢打太极拳。(述宾短语)

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述补短语)

他马上决定去找县长汇报工作。(连谓短语)

组织上决定派他担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兼语短语)

我感到自己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主谓短语)

与体词性宾语和述语的紧密关系相比,谓词性宾语与述语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中间可以出现语音停顿。

(2)体宾动词、谓宾动词和体谓宾动词

根据所带宾语的性质,可以将动词分为体宾动词、谓宾动词和体谓宾动词。

1)体宾动词是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例如:

买、坐、乘、读、写、爬、吃、提高、修理、撰写、看望、整顿、交流

交换、修建、跟随、校对、交换、核实、惦记、朗诵、颁发、战胜

2)双宾动词能够带两个体词性宾语,是特殊的体宾动词。例如:

送、给、卖、递、扔、交、问、选、告诉

3)谓宾动词是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例如:

主张、加以、给以、提倡、建议、提议、认为、允许、准许、禁止、惟恐

防止、希望、觉得、愿意、企图、忍心、可能、勇于、便于、予以、打算

4)体谓宾动词是既可以带体词宾语、又可以带谓词宾语的动词。例如:

喜欢、证明、代替、描写、通知、掩护、出现、接受

擅长、听见、学会、中断、赞成、强调、充满、研究

注意:可以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不多,应当特别掌握。

A.注意辨析谓词性宾语中的“动词”作中心语的两种情况:即“状中关系”的中心语和“定中关系”的中心语。例如:

认真学习——认真地学习(状中关系)

认真的学习(定中关系)

“需要、值得、打算、计划、主张、准备”等动词可以带状中宾语,能说“需要认真地学习”,不能说“需要认真的学习”。“进行、给予、致以、加以、予以”等动词能带定中宾语,不能带状中宾语,能说“进行认真的学习”,不能说“进行认真地学习”。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深入研究——深入地研究(状中关系)

深入的研究(定中关系)

努力工作——努力地工作(状中关系)

努力的工作(定中关系)

B.注意“希望、担心、想象、赞成、反对、主张、向往”等心理动词可以带复杂宾语的特点。例如:

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述宾短语作宾语)

希望|很快就成功(状中短语作宾语)

希望|有人来帮助(兼语短语作宾语)

希望|自己将来出国留学(主谓短语作宾语)

3.宾语的语义类型

宾语的语义类型主要看它与述语之间的意义关系。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除了施受关系之外,还有表示述语所关涉的结果、工具、处所等意义的“与事”关系。因此,根据述语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将宾语分为受事宾语、施事宾语、与事宾语三类。

(1)受事宾语

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或关涉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动作的对象,是最典型的一类宾语。例如:

喝水、看书、割麦子、打败对手、修理彩电、蒸馒头、包饺子、盖新房、写文章

他正在水房洗衣服。

我想先看看周围的环境。

有的受事宾语可以放到动词前,变为受事主语。例如:

水喝了、书看了、麦子割了、坑挖了、对手打败了、彩电修理了

衣服他正在水房洗。

周围的环境我想先看看。

有的受事宾语不能放到动词前,如果放在前面整个意义会发生改变,或者不成立。例如:

他告诉大家——大家告诉他(意义改变)

打落水狗——*落水狗打(不成立)

(2)施事宾语

施事宾语是发出动作或行为的主体,或者是存现、消失的主体。

述语与施事宾语之间常用动态助词或补语。而且,施事宾语一般可以转化为施事主语。例如:

下雨了。→雨下了。

出太阳了。→太阳出来了。

跑了两只羊。→两只羊跑了。

来了一个警察。→一个警察来了。

这一锅饭能吃五个人。→五个人能吃这一锅饭。

这座桥可以过大卡车。→大卡车可以过这座桥。

死了一位中毒严重的患者。→一位中毒严重的患者死了。

(3)与事宾语

与事宾语包括:结果宾语、工具宾语、处所宾语和数量宾语。

1)时间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消耗掉的时间。例如:

过青年节、熬夜、休大礼拜、度过暑假、拥抱春天

2)处所宾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指向的处所,转换为“动词+<到/进……>”或“[在……上]+动词”格式。例如:

来山东、挂墙上、回娘家、站外边、倒锅里

过天桥、吃食堂、走钢丝、坐飞机、写黑板

3)结果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例如:

断成两截、分成四组、卖了几十块钱、吓出了一身冷汗

4)工具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凭借的工具,转换为“用……+动词”。例如:

装箱子、说英语、裹纱布、刻钢板

(试比较:用箱子装、用英语说、用纱布裹、用钢板刻)

5)方式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采用的方式,转换为“用/按照……方式+动词”。例如:

存活期、寄挂号、邮特快专递、考自费、上走读

6)原因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原因,转换为“因为……而+动词”。例如:

缩水、失盗、避雨、逃难、看病

7)目的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目的,动词为双方参与的动作行为,转换为“为了……而+动词”。例如:

交涉财产问题、谈判投资问题、考驾驶执照、备战世界杯

8)类别宾语表示对属性和类别的判断,转换为“……是……”。例如:

当代表、是班长、称之为“及时雨”、你演阿庆嫂,我来胡传魁

9)存现宾语表示事物的存在或出现,转换为“……在……”,主语是指时代词或者是处所名词。例如:

那里有钢笔、家里有余粮、山上是牛羊、圈里是鸡鸭

10)数量宾语由物量短语充当,表示与受事主语有关的数量。例如:

苹果他只买了三斤。

皮鞋再给我买一双。

毕业论文他才写了一半。

注意:由时间名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作为主语的“拥有物”表示数量的变化,是宾语;如果表示动作行为延续的时间,就是补语。例如:

他浪费了两个小时。(宾语)

他工作了两个小时。(补语)

(三)定语

定语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的成分。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1.定语的构成

实词和短语一般都可以充当定语。

(1)实词作定语

名词:语法分析、法律知识、昨天的事情、惯性的力量

动词:注射器材、张开的嘴巴、见面的日期、前进的步伐

形容词:丰满的脸蛋、一般庄稼人、浓浓的夜色、壮丽的山河

代词:这东西、自己的子女、我的视野、他的才华和成就

区别词:急性病、中式快餐、初级英语、军用机场、远程教育

(2)短语作定语

主谓短语:阴云密布的傍晚、面无表情的样子、胡子拉碴的年轻人、办事精明的老王

述宾短语:具有特殊意志的人、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撞他的车、喝茶的时候

偏正短语:新烫的卷发、高浓度的有害液体、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狭窄框框的束缚

方位短语:屋里的变化、路口的大排档、眼前的事情、外面的大雨、端午节前的天气

量词短语:这个家、一眼窑洞、二两白酒、亿万双眼睛

复指短语:我自己的事情、我们大家的心愿、天府之国四川的特产、首都北京的建设

联合短语:平静温馨的生活、光洁闪亮的四壁、聪明能干的小伙子、又脏又乱的地方

介词短语:对母亲的担心、关于合同的争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朝南的窗户

述补短语:写错了的字、吓得面如土色的老人、用旧了的自行车、走出校门的孩子

比况短语:柳树一样的身材、繁星般的灯火、暴风雨般的呼喊、钻心一般的疼痛

“所”字短语:所说的话、所问的问题、所面对的现实、所应尽的义务

2.定语的类型

(1)限定性定语

限定性定语的主要作用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

表示领属、范围、颜色、质料、形式、性质、数量、用途、时间、处所等意义的定语都属于限定性定语。例如:

领属:我的同学、他们的孩子、学校的财产、中国的领空

范围:市场物价、这帮孩子、全体官兵、所有在场观众

颜色、质料:白色围巾、呢子大衣、木头房子、塑料袋子

性状:新鲜空气、优秀教师、重要文件、野生动物

数量:二斤白酒、三年时间、亿万双眼睛、少数代表

用途:取暖设备、削铅笔的刀子、写小楷的毛笔、堆放杂物的房间

时间:明年的收成、昨天的报纸、三天的期限、目前的形势

处所:杭州的名胜古迹、北京的天气、屋里的气氛、端午节之前的天气

(2)描写性定语

描写性定语的主要作用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例如:

聪明的孩子、绿油油的麦田、面无表情的样子

风光秀丽的江南、拖长的背影、弯弯曲曲的小溪

风平浪静的海港、钻心一般的疼痛。面如土色的病人

3.定语与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定语的标志。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有时必须用、有时不能用、有时可用可不用。主要与充当定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音节数目以及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1)形容词作定语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不加“的”,例如:

大树、新书、旧事、蓝天、红花

单音节形容词加“的”,有强调描写的作用,例如:

新的书、好的办法、热的馒头、坏的电脑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作定语,要加“的”,例如:

高高的个头、浓浓的烟雾、甜甜的井水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加“的”。例如:

崎岖的山路、新鲜的空气、坚强的性格、结实的身体

(2)名词作定语

单音节名词作定语,通常需要加“的”,例如:

水的流量、人的寿命、树的枝干、牛的骨骼

双音节名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语是单音节,需要加“的”,例如:

母亲的爱、老师的心、大海的风、黄河的水

中心语是双音节时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定中短语表示一个事物的名称,不加“的”,例如:

法律知识、语法分析、形式逻辑、社会经验

2)定语表示性质、属性,一般不加“的”,例如:

英雄母亲、孩子脾气、阿Q性格

3)定语表示领属,需要加“的”,例如:

英雄的母亲、孩子的脾气、阿Q的性格

(3)人称代词作定语

人称代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语是表示亲属、国家、集团、机关等的名词,通常不用“的”,例如:

我弟弟、他爷爷、我们中国、你们公司

如果中心语是一般名词,单说的时候要用“的”,例如:

我的眼镜、我的存款、你的手表、他的成绩

中心语前有指示代词或表时间处所的词语时,可不用“的”,例如:

我这块手表、他早期的作品、我在银行的存款

人称代词用在句子中作定语的时候,可以不用“的”。例如:

昨天我眼镜丢了。

谁把他手表拿走了?

(4)动词作定语

动词作定语,一般要加“的”,因为这些定中短语如果不加“的”,就会被理解为述宾短语。例如:

写的字、买的菜、张开的嘴巴、讨论的问题、承受的压力

有些动词可以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不用加“的”,例如:

烤肉、感谢信、压缩饼干、取暖设备、游泳教练、请假制度

毕业文凭、报名手续、化装舞会、节约标兵、创新精神

(5)短语作定语

短语作定语,一般要加“的”,例如:

新建的校舍、阴云密布的傍晚、用旧了的自行车、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量词短语作定语可以不用“的”,例如:

一斤糖、二斤白酒、六棵果树、十辆卡车

但量词短语重叠后,可加可不加“的”,例如:

一堆堆垃圾——一堆堆的垃圾、一首首歌曲——一首首的歌曲

4.多层定语

定中短语的前面可以逐级加上定语,形成多层定语的定中短语。

多层定语之间一般按照与中心语关系的密切程度排列顺序,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中心语。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

(表领属关系(谁的)

(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表指代或数量(多少)

(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 (怎样的)

(表形容词性短语 (什么样的)

(表性质、类别或范围(什么)

(中心语)

例如:

中文系新分配来的那位戴眼镜的女老师

他姐姐那件去年买的蓝呢子大衣

我昨天上午收到的两封从北京寄来的感谢信

门口那几个穿黑色西装的学生

多层定语的排列还遵循以下的规律:

(1)表颜色和质地的定语连用时的顺序一般应该是:表颜色的词语放在表质地的词语前边,例如,只能说“蓝色的呢子大衣”或“蓝色呢子大衣”,不能说“呢子的蓝色大衣”或“呢子蓝色大衣”。

(2)动词作定语一般应带“的”。如“买的大衣”、“写的文章”。

不带“的”的动词作定语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食物或器材的名称,如“烤羊肉”、“取暖设备”等。

不带“的”的动词定语紧靠中心语,带“的”的动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例如:

我收到的两封从北京寄来的感谢信

(3)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例如“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的数码录音设备”,一般不能说成“教学用的刚从国外进口的数码录音设备”。

5.定语的成句作用

定语除了描写或限制中心语之外,还能够起到成句作用,满足结构的需要。有些词加上定语之后才能作主语和宾语。有一些作主语或宾语的词需要加上定语,表示确指后,句子才能成立。例如:

就教学内容而言,大学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就教学内容而言,我们的大学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如果没有定语限定,“大学”成为不定指的成分,句子不成立,加上“我们的”或其他表所属的定语后,句子语义才完整。同样道理,“柔情”只有加上定语修饰,才成为指称明确的宾语。

(四)状语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结构中修饰、说明中心语的成分。

状语与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1.状语的构成

(1)副词、形容词等作状语

副词:很守信用、忽然想到、非常出色、格外贵重、已经来了、仅仅三人

形容词:形容词:突然提出、缓慢移动、仔细检查、坚决支持、努力学习、快走

时间名词:现在结束、早晨起来、昨天我检查了三遍、刚才我都看到了

能愿动词:愿意相信、应该知道、可能认为、可以维持

代词:这样宽容、那样说、这么高兴

名词和动词中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集体购票、公费出国、现金支付、现场直播、同情地看着

(2)短语作状语

主谓短语:面对面地坐着、雨不停地下、一堂不拉地听课、脸色阴沉地走过来

述宾短语:有组织地进行调查、有条件地承担义务、降低标准录取

偏正短语:大范围推广、高标准地完成、过分苛刻地提出要求、非常热情地发出邀请

联合短语:又惊又喜地望着、连跑带跳地出去了、愁眉苦脸地说

量词短语:一米长、三尺宽、五吨重、一趟一趟地跑

介词短语、比况短语和方位短语的基本语法功能就是充当状语。例如:

介词短语:朝外看、把水倒掉、沿着河边走、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比况短语:杀猪般嚎叫起来、箭似的冲出去、箭一样冲向蓝天

方位短语:三天前离开了学校、路上沉默不语、半个月后走了

2.状语的语义类型

状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分为限定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两类。

(1)限定性状语

限定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意义。例如:

昨天下午我专门来过一趟。(时间)

他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处所)

我十分郑重地点点头。(程度)

老师昨天因故没有来上课。(否定)

按照市场行情及时进行价格调整。(方式)

通过投票选举,他担任了公司总经理。(手段)

我替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对象)

大家一个接一个地给他提问题。(数量)

(2)描写性状语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或人物情态,主要由形容性词语来充当。例如:

这项工程我们必须高标准地完成。

他脸色阴沉地走出考场。

她两条胳膊静静地垂着,又高兴又紧张地望着他。

那位男子非常热情地领我们进了他家的里屋。

3.状语的位置

所有状语都不能出现在谓语后面。

(1)主语后面、谓语前面

状语在句子中一般出现在主语后面、谓语前面。

我昨天已经检查了三遍了。

他通过考试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公办教师。

谈判双方关于合同的一些具体条款还存在着一些异议。

祖辈们在那个草原与山丘组成的边远乡村过着自给自足的部落式生活。

(2)句首

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的状语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成为“句首状语”。例如:

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了。

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公办教师。

关于合同的一些具体条款,谈判双方还存在着一些异议。

在那个草原与山丘组成的边远乡村,祖辈们过着自给自足的部落式生活。

处于句首位置的状语,常常起到一些特别的作用,或者强调状语,或者照顾上下文的连接,或者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语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

4.状语的语义指向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结构中修饰中心语的成分,但状语的语义指向却不完全相同。例如: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指向谓语动词“炸”)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指向施事“我”)

他很高兴地对老师说。(“很高兴”指向施事“他”、“对老师”指向动词的对象)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指向受事“花生米”)

我没吃别的,只吃了个苹果。(指向“宾语”)

他在黑板上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在黑板上”指向动词,“圆圆”指向宾语)

果我只吃了两个。(指向“数量宾语”)

5.状语与结构助词“地”

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是否加“地”与充当状语的词长、词性以及语义强调有关。一般说来,单音节状语后面不加、多音节状语可加可不加。具体情况如下:

(1)副词

单音节副词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很高、太远、更好、不一般

少数双音节副词作状语,不能加“地”。例如:

已经来过、马上回答、刚刚收到、终于发现

多数双音节副词作状语可加可不加。加“地”常表示强调。例如:

非常(地)出色、格外(地)贵重、越发(地)精神、多么(地)天真

(2)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快说、慢走、高举、轻放

双音节形容词(包括重叠形式)作状语可加可不加。例如:

热烈(地)欢迎、详细(地)询问、认真(地)学习

严肃(地)对待、公开(地)道歉、痛痛快快(地)喝一杯

表示状态的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必须加“地”。例如:

愤怒地说、爽朗地笑、谦虚地表示、整齐地露出来

(3)名词

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名词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集团采购、电话订票、笑脸相迎、公费出国、现金支付

现金交易、集体讨论、原则通过、现场直播、直线上升

少数抽象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加“地”。例如:

科学地论证、历史地考察、部分地解决、逻辑地分析

时间名词作状语不加“地”。例如:

明天上班、早晨起来、现在开始、下午再来

(4)动词

动词作状语一般加“地”。例如:

同情地看着、怜悯地问、试探地敲了敲门挑逗地唱着小曲

(5)代词

代词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这么高兴、那样宽容、怎么交待、如何完成、为什么不来

(6)介词短语、方位短语

介词短语和方位短语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在屋里坐、用钢笔写信、把桌子搬走、对老师说、老虎嘴上拔毛、窝里斗

(7)比况短语

比况短语作状语加不加“地”均可。例如:

杀猪般(地)嚎叫起来、箭一般(地)冲向云霄

(8)量词短语

量词短语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一般不加“地”。例如:

一米长、三尺宽、五吨重

量词短语的重叠形式加不加“地”均可。例如:

一趟一趟(地)跑到天黑、一遍一遍(地)说个不停

其他短语,尤其是谓词性短语作状语一般要加“地”。例如“面对面地坐着”、“脸色阴沉地走进来”、“有组织地进行调查”。

6.多层状语

状中短语的前面再加上状语,就构成多层状语。例如:

[那天][在办公室][跟老师]说

[明天][从上海][坐飞机]去

[在教育行业中][大范围]推广

多层状语的排序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义的需要。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是:

[表示时间][表示处所][表示范围][表示情态] [表示对象]中心语

从层次关系上来看,在一个多层状语的结构中,中心语是一层一层扩展的。最前面的状语后面的“状中短语”是最大的“中心语”,最后面的“中心语”是最小中心语。

7.定语与状语的区别

定语和状语都是偏正短语中心语的修饰性成分。

(1)根据中心语的语法性质判断

一般来说,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是定语,谓词性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形容词、名词、动词直接作修饰语时,是定语还是状语,取决于中心语是体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性成分。例如:

突然事件、塑料袋子(定语)

突然发生、直线上升(状语)

量词短语作修饰语时,同样要根据中心语的语法性质进行判断。例如:

三吨煤、一本又一本书(定语)

三吨重、一本又一本看(状语)

(2)应考虑修饰语的性质和整个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

实际上,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并不这么简单,原因在于:第一,体词性成分可以作状中结构的中心语,例如“刚好五位”;第二,谓词性成分可以作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例如“经济的振兴”。因此,定语和状语除了根据中心语的语法性质进行区分外,还应该考虑修饰语的性质和整个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

1)从修饰语的性质来看,副词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

2)有些偏正短语的中心语是体词性的,但整个结构是谓词性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其中的修饰语就是状语,例如“刚好五位”、“就两个人”、“才6点钟”。

3)有些偏正短语的中心语是谓词性的,但整个结构的是体词性的,其中的修饰语是定语,例如“经济的振兴”、“体制的束缚”、“满腹的愤怒和埋怨”。

4)由双音节形容词与双音节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例如“热情接待”、“具体分析”、“彻底解决”、“周密调查”等,应根据整个偏正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来确定前面修饰语的性质。例如:

我们具体(地)分析了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的差异。(状语)

对于汉英语语法之间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定语)

“进行了具体分析”中的“具体”是定语,可以加进结构助词“的”说成“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五)补语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1.补语的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1)谓词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走得快、睡得早、洗干净、说清楚

动词:写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看得见、走回去、听得出来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腰酸背疼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2)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

(3)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

2.补语的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1)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例如:

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

做完、洗干净、说清楚、拉住、撞翻、叫醒、看准

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一般不加“得”。

结果补语的后面可以带动态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例如:

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

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洗干净衣服、叫醒他、抹掉痕迹

(2)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但是,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心情久久地平静不下来。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趋向补语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例如:

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

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时,如果带宾语,宾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的述语补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多指过去)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多指现在和将来)。但如果宾语是表示处所的,遇到“来”、“去”等趋向补语時,只能放在趋向补语之前;遇到“进”、“出”、“上”、“下”、“回”、“过”等趋向补语时,要放在趋向补语之后。例如:

进门来、到北京来、回家去、回上海去

走进屋、走出教室、看上她、走下台阶、跑回家、横过马路

“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出现在补语之前时,述语后面一般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3)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1)在述语和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出现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完——写不完、听得懂——听不懂、解决得好——解决不好、出得去——出不去

“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可能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办得了——办不了、定得了——定不了

2)“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吃得——吃不得、丢得——丢不得、去得——去不得

(4)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说过三遍、来过三次、打了一下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来充当数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来了一个月、忧郁了半天、坐了三分钟

(5)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例如:

来得猛、变得殷红殷红、想得太简单、讲得眉飞色舞、气得脸都发青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述语和状态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不过,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

雨下个不停、说个没完、拼个高低、打了个稀巴烂、闹得个鸡犬不宁

状态补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这种句子表示无须形容的意味,或者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例如:

看你急得、看你的头发乱得、你看她的脸红得

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区别:

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相同,但表达的意义不同,否定形式和提问形式也不同。

问答形式

状态补语

可能补语

比 较

问话形式

简单式

写得好吗?

写得好写不好?

不 同

扩展式

写得好不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答话

形式

肯定

简单式

写得好。

写得好。

相 同

扩展式

写得非常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否定

简单式

写得不好。

写不好。

不 同

扩展式

写得不怎么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意义

写的结果是好。

能够写好。

不 同

(6)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述语通常是形容词或心理动词。

程度补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必须加“得”、一是不能加“得”。

1)必须加“得”的程度补语有“很”、“慌”、“多”以及“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例如:

热得很、憋得慌、漂亮得多、简单得不得了、疲乏得要命、累得要死、喜欢得不行

2)不能加“得”的程度补语有“极”、“透”、“死”、“坏”、“万分”以及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等。例如:

痛快极了、坏透了、气死了、乐坏了、焦急万分

少一些、快了一些、心安一点、稍慢了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7)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例如:

等到明天、写于20年代初期、发生在北京、出自地下

3.补语同主语、述语的关系

补语用来补充说明述语,但并不是所有补语的语义都指向述语,有时补语还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

(1)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

妈妈急哭了。——妈妈哭

衣服洗干净了。——衣服干净

(2)补语的语义指向述语

我的病好利索了。——好利索

演出精彩极了。——精彩极了

(3)补语的语义指向述语和宾语

她哭肿了眼睛。 ——眼睛哭肿了

两个人喝干了一瓶酒。——酒喝干了

4.补语与宾语的区别

(1)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例如“说英语”中“英语”是“说”支配的对象,可以回答“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宾关系;“说清楚”中“清楚”用来补充说明“说”的结果,回答“说得怎么样”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补关系。

(2)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是否能出现结构助词“得”

动词后面的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例如:

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

她兴奋得几乎晕了过去。

(3)述语能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例如:

说英语—→说不说英语

说清楚—→*说不说清楚

(4)是否可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宾语有时可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例如:

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

他浪费了两个小时—→他把两个小时浪费了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例如“看了两眼”、“读了三遍”;如果述语后出现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例如“买了三双”、“写了一半”。

5.补语与宾语的顺序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时取决于补语与述语的结合程度;有时取决于宾语,不同宾语要求不同的位置。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三种情况:

(1)补语在前,宾语在后

补语在宾语前面是两者之间最常见的顺序。

结果补语、可能补语与述语动词关系密切,多放在宾语前。例如:

她或许会在工作中慢慢抹掉心中的伤痕。(结果补语+宾语)

这儿离得太远,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可能补语+宾语)

数量补语和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前。例如:

他抽空回了一趟家。(数量补语+宾语)

她噙着泪珠一步一步走进了房间。(趋向补语+宾语)

(2)宾语在前,补语在后

宾语由代词或指人名词充当,数量补语要放在宾语的后面。例如:

我们在机场等了你好几个小时了。(宾语+数量补语)

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后。例如:

外面太冷,你还是回屋去吧。(宾语+趋向补语)

表示动量的补语可以放在宾语前面,也可以放在宾语后面。例如:

他去过两次北京。(数量补语+宾语)

他去过北京两次。(宾语+数量补语)

动量补语在宾语前面时,强调动作的量;在宾语后面时,强调动作的宾语,只把动作的量作为补充。

(3)宾语出现在补语中间

如果趋向补语是双音节的,宾语有时出现在补语中间。例如:

返上山来、收回成本来、冲出两个人来、拿出一盒香烟来

但应注意的是,被宾语隔开的趋向补语应算作两层补语,例如“收回成本来”中的“回”是述语动词“收”的补语,“来”是“收回成本”的补语。

“冲出两个人来”和“冲出来两个人”意义有区别。前者表示动作的过程,后者强调动作的结果。

6.补语与状语

补语和状语有时可以互相转换。例如:

跑到操场上。(作补语)

到操场上跑。(作状语)

作补语时表示跑的动作在前,“到操场上”表示动作的目的地;作状语时表示“到操场上”是动作的目标,动作发生在目标之后。

吃好了。(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很满意)

好吃吗?(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和感觉)

数词“一”构成的动量短语作补语和作状语时,在否定句中表示的意义差别很大。例如:

我没有去过一次。(作补语)

我一次也没有去过。(作状语)

“一次”作补语,只表示一般的动量;“一次”作状语则含有夸张意味,用否定最少数量的方式表明没有发生任何类似的动作行为。

(六)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

在含有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的偏正短语中,每一层定语或状语所修饰的中心成分都是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的结构和语义的核心,其语法功能与整个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

1.定中短语中的中心语

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一般由体词性词语来充当。例如:

名词:木头房子、野生动物、壮丽的山河、面无表情的样子

代词:现在的他们、从不吃荤的她、小小年纪的他、气喘吁吁的他

定中短语:刚买的新书、非洲野生动物、一次性注射器材、优秀语文教师

复指短语: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面貌一新的首都北京、经验丰富的司机小王

联合短语:她的希望和幻想、我的所见所闻、高速发展的工业农业

“的”字短语:一点吃的、一群看热闹的、那些打太极拳的、两个卖报纸的

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充当中心语。例如:

群众的支持、温度的下降、商人的精明、智力的开发、体制的束缚、满腹的怨恨

2.状中短语中的中心语

状中短语中的中心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来充当。例如:

动词:彻底领悟、快走、小声议论、公开道歉

形容词:三尺宽、很出色、十分友好、非常深刻

状中短语:没命地乱窜、试探地往前走、不停地朝这望、着急地大声喊

述宾短语:在后面喊他、迅速逃离现场、努力学习汉语、轻轻地拿起书

述补短语:慢慢变大、将要搬出去、无声地蔓延过来、悄悄地塞进去

联合短语:更加清新碧绿、一齐连哄带劝、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安排设计

连谓短语:按时来上学、暑假去海南旅游、天天到操场跑步、飞快地跑过去开门

有时数量词或量词短语也可充当中心语,例如:

正好五位、就两节课、才五点钟

二、句子分析方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方法。

1.基本原则

(1)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某些短语如联合短语等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3)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句称作“无主句”。

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

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谓语中心词。

2.分析过程

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和补语;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例如分析“未来几十年里,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二步:找出次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三步:找出附加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3.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1)显示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法规定句子成分和词相对应,注意寻找句子成分和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能够直接反映句子成分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2)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很快就能分析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常用的“紧缩法”就是从这种方法演变而来的。

(3)有利于句型的归纳

经过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之后,句子的格局就比较清楚,因此有利于归纳汉语的句型系统。

4.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1)应用范围有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用来分析句子成分,无法分析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只能用来分析单句,无法分析复句。

(2)缺乏“关系”观念

在句子中,每个词语虽然都按照六大成分对号入座,但是都是孤立的个体,不讲究词语之间的关系,致使多个定语、宾语或补语出现在一个层面上。

(3)语义理解容易偏差

句子成分分析法强调中心词,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例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

(4)忽视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出来的只是平面上的结构,并非句法结构的真正层次。例如:

A.衣服洗干净了。

B.坑挖浅了。

C.坑挖深了。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但是: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因此,按照句子成分分析法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构,但却表示不同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内部构造层次和语义结构的差别。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1.基本分析原则

语句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因此,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我们 进行 社会 调查

| 主 ||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 中 |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2.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例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___||_____| 述宾关系

|______||____| 述补关系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图解表示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1)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例如:

申奥 成功 有助于 中国 的 改革 与 开放。

|__ 主 __||__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 述_ |________宾___________|

|__定__)____中_______|

|联 + 合 |

(2)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 弟弟 在 北京 念 大学

|__定中__||__介宾___||__述宾___|

| |_______状中________|

|_____主谓______|

(3)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S

/

主语 谓语

/ /

偏 正 述 宾

| | | |

取暖 设备 出现 故障

4.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层次分析法能够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符合语言结构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分化某些歧义结构。

5.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层次分析法无法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深层语义关系。例如:

鸡 不 吃 了

|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 |__| 状中关系

“鸡不吃了”的内部层次关系只有一种,但既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为“不吃鸡肉了”。又如“鲁迅的书”既可以指“鲁迅的藏书”、也可以指“鲁迅的著作”。

这些歧义结构的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隐性的深层语义关系不同,使用层次分析法无法有效地化解这些歧义。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1.变换分析

变换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方法。

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演着梆子戏

C.山上架着炮

三个例句包含的词类相同(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排列顺序相同,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是A句表示静态意义(台上有主席团),B句表示动态意义(梆子戏正在上演),C句既可表示静态意义(山上有炮),也可表示动态意义(山上正在架炮)。

下面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分析这三个句子。

A句可以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类似的例子如:

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床上躺着人→人躺在床上

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B句可以变换为“台上正在演梆子戏”。类似的例子如: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操场上放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电影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隔壁打着电话→隔壁正在打电话

C句既可以按照A句模式变换,也可以按照B句模式变换:

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山上正在架炮

类似的例子如:院墙外修着马路→马路修在院墙外/院墙外正在修马路

通过变换分析,不但将内部层次关系相同的“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演着梆子戏”、“山上架着炮”区别开来,而且分化了类似“山上架着炮”的歧义。

2.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是分析和概括同一句式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

A类:他赠了幅国画给我→他赠给了我一幅国画

学校奖了三千元给他→学校奖给了他三千元

B类:我买了斤香蕉给他→*我买给了他一斤香蕉

我要了个名额给他→*我要给了他一个名额

A类句子与B类句子都是连谓句,内部层次结构相同,但表达的语义不同: A类句子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赠国画”和“给我”是国画由他转移到我的过程)。B类句子也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彼此分离的两件事情(“我买了斤香蕉”和“给他”互相分离的两个过程)。

A类句子与B类句子的不同关键在于动词语义特征上的差别。A类句子中的“赠、奖”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而没有“取得”的语义特征。B类句子中的动词“买、要”具有“取得”的语义特征,而没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3.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指向相关的另一个成分。

语义指向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解释和说明某一语法现象的分析方法。

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可以把一个狭义同构的句式分化成语义不同的句式。例如,同为“动词+形容词+了”的述补结构,其补语的语义指向各不相同:

砍光了(补语指向“砍”的受事,“树砍光了”)

砍累了(补语指向“砍”的施事,“我砍累了”)

砍快了(补语指向“砍”这一动作的本身,“你砍快了,得慢点砍”)

砍钝了(补语指向“砍”所利用的工具,“刀砍钝了”)

砍坏了(补语指向工具或受事,“他把刀砍坏了”、“桌子砍坏了”)

砍疼了(补语指向受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把他的脚砍疼了”、“忙了半天,胳膊都砍疼了”)

语义指向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在语法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义解释,揭示句法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种种联系,使许多从形式上看来完全相同的结构分化为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的结构。

古代文学研究院

古代文学研究院

古代文学研究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案:第四节 单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