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背诵版: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背诵版: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1.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在古洛阳的南郊,今河南省偃师市,古名灵台,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在此领导天文研究十余年,写成天文学专著《灵宪》,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限”的科学见解,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景台,则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至今仍保留着观测日影的圭表。

2.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28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线,居日中央”《汉书·五行志》这一记载,把太阳黑子的时间和位置叙述的很详尽。但同一史书里记载的太阳黑子还有更早的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的“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而欧洲记录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807年,比中国记录晚八个世纪。

3.关于彗星,中国最早的记录是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1034年):“有星孛于紫微。”(《竹书纪年》)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而欧洲最早的彗星记录是在公元前11年,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在公元66年。

4.1974年,在江苏省盱眙县的西汉墓中发现了一幅《彗星运行图》,比公元1世纪的耶路撒冷彗星图还早一百多年。中国对新星、超新星的记录,对日食、月食的记录,也是世界上最早和资料最丰富的。

5.“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我们俗称“启明星”的实际上是金星,又名太白,古称明星,黄昏时见于西方,称长庚;木星又叫岁星,简称岁;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古书中的“水、火”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

7.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8.人们以地球自传一周的时间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科学称为“朔望月”,而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回归年”。

9.中国古代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平年为12个月,大月各30天,共6个大月,小月各29天,共6个小月,全年共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25天,积三年就少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要闰一个月。这一年就称为闰年,所闰之月即称闰月。

10.古人纪月的方法,一般以序数为纪,但岁首的月份为正月,依次为二月、三月等。从春秋时起,以十二干支纪月,称为“月建”。通常以冬至所在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以此顺推,再循环往复。

11.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用干支纪日的记载。所谓干支就是干枝,即以天为干,以地为枝,也是一种天地阴阳观念的表现。天干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其组合方法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止,称为“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干支纪日法从殷商中叶一直用到公元1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12.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是《管子·地员篇》,《尚书·禹贡》则记载了依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

13.中国著名的农书有西汉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元代王桢所著《农书》、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

14.算学,也称数学,产生于结绳记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发现了“十进制”的计算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之中。

15.著名的算书有公元前三世纪到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记载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九章算术》流传至今的是晋刘徽和唐李淳风的注本,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运用的开平方、开立方、负数概念与最小公倍数,都比印度和欧洲要早得多。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创造性的运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为3.1416。南北朝时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得此值的时间要早一千多年。

16.北宋的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术细草》一书中,提出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史称“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阿皮纳斯的系数表要早400年。

17.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前者即数学上常说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后者则为“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

18.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是珠算,它由以竹签作筹码进行运算的筹算发展而来,至元末明初已得到普遍应用。详细说明珠算算法的著作中,影响巨大又流行最广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珠算东传还流行于日本和韩国。

19.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指“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0.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战国扁鹊和西汉淳于意(仓公),可以说是早期杰出医学家的代表。成语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都出于扁鹊治病的故事,而淳于意(仓公)则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21.汉代张仲景,名机,著有《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两部分)。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被后人尊为“医圣”。

22.汉末三国时的华佗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首创中医外科。汉末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达三百六十余种,大大推动了后世中药学的发展。

23.魏晋隋唐,中医中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总结和提高。晋代的王叔和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编写了《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症;由晋代葛洪编撰的《肘后备急方》,搜集了大量治疗有效的处方;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唐代名医孙思邈,先后编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六千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式的巨著。

24.唐显庆二年,唐朝政府组织人员在南北朝医学家陶宏景补充的基础上,将《神农百草经》扩编为《新修本草》,并颁布天下,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5.宋元以后,对中医理论的探讨日趋活跃,在学术上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金元四大家”,即主张用药首应泻火清热的刘河间,被称为“泻火派”;主张脾胃为本,治法使用补气升阳的李东垣,被称为“补土派”;主张攻邪去病,反对滥用补药的张子河,被称为“攻邪派”;取三家之长,主张泻火养阴的朱丹溪,被称为“养阴派”。

26.明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是李时珍编定药典巨著《本草纲目》。

27.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魏晋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至北宋时针灸专家王惟一,以针灸疗法制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的样本,而后,他又写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进一步普及和规范了针灸疗法。

28.明代“三大针灸巨著”是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

29.中医认为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味中辛入肺、酸入肝、咸入肾、苦入心、甘入脾;五色中青与肝、赤与心、黄与脾、白与肺、黑与肾。

30.东汉时期成书的《水经》已经记载了一百三十余条合流的简况,因其太略,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详加补充,扩大篇幅,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余条河流源头、支流、河道以及沿河流域的水文、地形、物产、古迹,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

31.由于行政管理、军事活动和地理研究本身的需要,我国很早就开始绘制地图。晋代地图学家裴秀曾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记》和《方丈图》,确定比例尺,将地图绘制于矩形网格上。他用“制图六体”的理论,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里程)、高下、方斜、迂直”来进行实地测绘,因而使地图绘制水平及理论,都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32.明代末年的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以一生的34年“旅泊岩栖,忍饥耐寒”,走遍了大江南北的16个省区,其实地考察的结果被记述下来,后来被整理成一部旷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书中不但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矿产、交通等方面的情况,而且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更为可贵的是他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进行了渗入考察和研究,对这一带峰林、溶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成因,都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写。

33.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学艺术-古代文学-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背诵版: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