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暮春,我独自一人动身从合肥出发去皖南。
旅途是早已经筹划好了的,计划是自合肥而南,泾县、绩溪、歙县、屯溪、黟县、婺源,大体是古徽州的区域。根据以往的旅游经验,很多的著名景点大抵都是希望大于失望,所以只是找了一些美丽的地名,在自己打印出来的地图上东画西画,大致定下来一个行程,旅游开发过度的热点旅游区都被我画掉了,比如黄山、西递、宏村等等,一句话,只挑人少的地方去游荡,以期有意外的惊喜,也许,在旅途中的发现比慕名去看著名景点有意思得多,我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久闻徽州的民风淳朴,之前也多有谋划,但一个人在合肥汽车站上车去泾县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是陌生的旅程,随身带的手提电脑、数码相机和现金总值也不少,但在旅途的后半段才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地虽然有些穷山恶水,但人们的纯厚也让我感动不已,后来,我往往是把装着手提电脑的背囊往汽车上随意一丢,呼呼大睡,醒来的时候往往会有同行的村民提醒我别忘了东西,由于去的地方生僻,一路并无旅客同行,同车的都是当地村人,还有家禽蔬果特产之类,困时睡觉,精神的时候和同车上的大伯阿婆小妹瞎聊,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出于自由自在的考虑,一路上没有预定食宿,后来证明这并无困难,只要不是旅游旺季,住宿和吃饭都易找,价格也低廉,徽州的竹笋炒肉、雪菜小圆笋、河鱼河虾、乡间油菜、走地土鸡、土鸡蛋、莴笋和带点焦香的菜油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每顿必喝一两瓶冰冷的啤酒,醉醺醺睡去。
我从合肥出发去泾县,路程390公里,目的地是桃花潭镇。一路南行,时间是暮春,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基本都开过花了,结出翠绿的豆荚,夹杂着些零星开剩的嫩黄的花,气候清爽,阳光明媚。
到达泾县的时候是中午了,对泾县慕名已久,因为这里盛产宣纸,但微让我失望的是这个小县城象我见过的大多数县城,在现代和破旧之间挣扎,都是些凌乱乏味的瓷砖低矮楼房,做宣纸的作坊没有了,做宣纸的工人都纷纷下岗骑三轮车,我找了这样一俩三轮车,绕着县城兜了一圈,听着三轮车司机缅怀宣纸工厂的辉煌岁月,找家小店吃饭,喝啤酒,去县城车站,上了去桃花潭镇的中巴。
去桃花潭的路相当难走,正在修路,至于我选择的第一站就是桃花潭完全是因为受了著名唐诗的毒害,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著名旅游作家和驴友李白也正颠簸在这条土路上,在江南一带到处蹭饭蹭酒,他在长安喝酒吃肉时认识的朋友汪伦写信给他,邀请他到泾县来,说他的乡下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李白为了美酒和桃花,颇经辛苦的跑到了多山荒僻的泾县,汪伦当然设酒接风,大肆迎接,席上,汪伦说“桃花者,潭水名也,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亦非有万家之数,乃店主姓万。”两人举酒大笑。经常玩弄文字的李白,被文字玩弄了一回,也算得其所哉。
李白盘桓了几天,自然少不了天天在桃花潭边酒足肉饱,终于要走了,当然离去之前,必定是一场大醉,李白带着酒意将欲登船,汪伦唱着歌前来送别(喝多了?),唱的必定是皖南的乡间小调吧,歌的大意应该是“远来的客人你别走,快来再喝一杯酒”这样的吧,李白挥笔,在泾县的特级宣纸上写下那首千古传颂的小诗,桃花潭清澈的流水虽然没有一千尺深,这首诗却流传了一千多年。
这算是千古以来最为理想的朋友关系了吧,两人许久没有相聚,又都热爱喝酒和谈论文学,并不牵涉什么金钱权势,李白正在有点落魄。汪伦也是一介布衣,闷居乡间,天天和农妇渔夫交流,寂寞难耐。朋友的情谊难得的是千里寻来,一邀一送之间,成就了千古悠悠的桃花潭水。
我带着这点小典故,进入除此之外一无所知的桃花潭镇。
第一幅 清晨,南阳古镇入口,天气清朗,远处青山漫漫
第二幅 村口,油菜花田里的文昌塔,寂寞在晨光里
第三幅 号称天下第一祠的翟氏宗祠,桑麻之间再无传奇,只有长长的篱笆蔓延
第四幅 田间,油菜籽成熟,我想有一辆自行车,在田野间纵情地飞驰
第五幅 乡村仿似是旧时,一样的老牛一样的神情
第六幅 古村里,暮春的阳光烂漫,温暖在旧时的门楼高墙
第七幅 荒废的小院,野花漫生,抬头可见莽莽青山
第八幅 阳光有脚步,它在旧院子里慢慢地走
第九幅 石头铺就的小巷弯曲蔓延,伴随着一道曲折的蓝天
第十幅 唐时的义门,清时的重修,何者为义?人们在不停地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