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稻谷、骨耜、水井、
木浆等被专家视为河姆渡先民从事原始水利活动的有力证据。
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古渡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的5000年前的古水井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位于杭州湾熊、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滨,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夏天,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这一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度达4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根据碳-14测定,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000米。
1973年和1977年的两次考古发掘,合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了骨、石、陶、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大批干栏式木构建筑遗址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农业、建筑、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起源提 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公认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为了保存和展示河姆渡这一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成果,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拨专款建造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1993年5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由文物陈列馆和发掘现场馆两部分组成。文物陈列馆紧靠遗址西侧,占地1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的干栏式建筑风格设计,古朴而有野趣。
文物陈列馆有3个展厅。进入第一展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7000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模型利用声、光、电等手段,生动地再现出当年河姆渡先民们的生存环境:远方是脚葱葱的四明山麓,近处是宽阔的湖泊和沼泽,大象、屡牛、老虎和各种飞禽出没在山野、湖泊和沼泽间、或奔走,或翱翔,或栖息。就在这一片蛮荒之地,先民们建起了他们赖以生息的村落,种出了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第一展厅的这一模型和厅内陈列的400多件文物,都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们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劳动、生活的情景。
介绍稻作经济的第二展厅,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稻谷及照片。展品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稻谷主要发现于第四文化堆积层。据折算,在第一期发掘的400多平方米的遗址内,有总重约达120吨的稻谷堆积层,有的稻谷和谷壳、稻秆、稻叶交叉混杂叠压,一般厚度达20厘米一50厘米。刚出土时的稻谷色泽金黄,这在同时代的考古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比当时被认为是世界最古老的稻谷一泰国的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比亚洲原生稻一印度卢塔尔稻谷还要早3000年。这一划洲的发现证明,稻作文化是长江域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展出的还有稻作的主要耕作工具——170多件骨耜,耜的发明和应用,使河姆渡先民们有了从懂得栽培稻谷到大规模生产稻谷的这一质的飞跃,为河姆渡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展厅反映的是河姆渡人的定居生活和他们创造的原始艺术。展厅内陈列着被称为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加工工具以及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这些实物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显示的聪明和开拓创造精神。河姆渡的先民们在艺术上也同样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就地取材,以象牙、骨、玉、陶、木为原料,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加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古朴的艺术品。 发掘现场馆距文物陈列馆100米,可以供人们考察当年的发掘现场,得到实地感受。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以其众多的文物精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的陈列手段,为人们翻开了河姆渡文化这部埋藏了7000多年的巨著,因而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近3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河姆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举世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遗址有4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四层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文化层,距今约6000-7000年。出土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带榫卯的木构建筑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上刻有比较精细的装饰花纹。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在动物遗骨中,有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骨骸,其中猪骨的数量最多。人工栽培的水稻遗物,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农作物。以往的国际文献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但印度最早的稻谷发现于中部的卢塔尔,经C14测定,它的时代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晚3000年。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骨哨,现在还能吹出动听的音响。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它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遗址性的专题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该馆分为遗址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陈列馆两大部分,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3163平方米,建筑外观仿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收藏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3000余件,还有出土的动植物骨骸遗存、木构件以及陶片标本数万件,其中的人工栽培稻谷、骨耜和带榫卯的木构件等文物,堪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精品。其陈列分为基本陈列和标本陈列两部分,基本陈列分为3个大厅,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场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现已成为海内外的一处旅游热点。
2001年收藏,票价5元,图案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江泽民题字,摄影版。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 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东距宁波市25公里。
河姆渡博物馆东距宁波25公里,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
线路一、沪杭甬高速公路,出余姚道口右转经余姚市区东环线,S319(又称甬余公路) 至三七市
镇看路标指示。
线路二、北线
1、走S319(又称甬余公路) 至三七市镇看路标指示。
2、余姚汽车东站公交线,汽车东站---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龚冯站,此公交与宁波市
333路公交接轨,每整点一班。
线路三、南线
1、走S318(又称甬梁公路)至河姆渡遗址牌坊向北至渡口过姚江人渡
2、余姚汽车南站----宁波汽车南站的公交车经河姆渡遗址下,过姚江人渡.
3、过车厩大桥(只限小车)直至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馆长室:0574-62963738
办公室:0574-62963731
客服热线:0574-62963731 62963732
传 真:0574-6296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