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楚华简历
1955年 出生于上海。
1969-1973年 上海天山中学。
1973-1988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术挂图创作及编辑。
1988-1990年 东京语言学校。
1990-1993年 东京武藏野美术学院日本画本科。
1993-1995年 日本和光大学人文学科艺术学部研究生。
1992年 东京都美术馆第28回亚细亚现代美术展《水边的水仙》秀作赏。
1993年 东京都美术馆第29回亚细亚现代美术馆《月下美人》入选。
1993年 东京都美术馆第33回花骑会展《小花》入选。
1994年 东京都38回日本表现派展《月光曲》入选。
1994年 东京都新宿柏木画廊个画展。
1995年 东京银座画廊个人画展。
1995年 上海美术馆学术部,次年参与双年展工作
1997年 任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在馆领导支持下,推出美术馆《友人卡》工作,对观众进行广泛社会调查,举办艺术讲座,建立上海海派美术数据库,并在《美术观察》等杂志上撰文论述美术教育有关文章。
2001年 作品《花祭》参展上海纪念党80周年美术大展。
2003年 调任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任副馆长。
2006年3月16日 13:39分因病逝世。
《马蹄莲》 我想作一幅马蹄莲题材的抽象画,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我从18岁进教育出版社画教育挂图。从眼睛看出来的都要画正确。不正确老师会有意见不能发稿。它是用来教育小孩认识植物的。所以拿起笔就是写实。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的擅长就是画植物,都是写实的。有时心里想能够变一变。可到日本第一天上课又是画植物。所以我任命了,我就安心地去画画、画花。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月光曲》 这张画其实当初画的时候很不满意。用白粉在上面涂啊涂,结果把画画死了,我想就算了。因为画一张日本画从制作到完成需要很长时间,从草图到正稿,一定要构好图才能上色,材料又很贵,整张的麻纸需要1万多日元,还有颜料。所以,什么都不舍得,就把画丢在旁边。那时老师是不教技法只教正规的画法。很多的技法要靠自己看书、研究。我用胶水浇在花瓣与月亮上同时控制画板,让水在画面上自然流动,等水迹干了。呀!这张画救活了。我非常开心,就不舍得动了。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兔子花》 厚实、可爱的兔子花很漂亮,我很喜欢。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令箭荷花》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红玫瑰与黄玫瑰》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夜之花》 这张画是我回国以后画的。为了这张画,我想试试用国内的材料制作。我去家附近的一个石头厂把石头打碎磨成粉。石粉画起来很干,没有一种滋润感,但我画时发挥得比以前好。就是颜色比较干。我一直在想办法能够接近日本画颜料的滋润、颗粒感。后来我去了卖沙轮的地方,他们的石粉品种也多。可惜买来以后还没未用过。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花祭》 这画当初是为纪念革命先烈创作的,所以取名《花祭》。下面的花我是翻了书叫滴血杜鹃,所以画得很红很红。参加大展,工作太忙、赶时间、心又很急。画画有时要靠洗、有时要看刷、有时要靠白粉、有时需要偶尔的效果。所以,第一次的画失败了就丢在那里。心里却一直想画出来。第二年是国庆又有了工作室,以前没有工作室,只能把画放在床上,背躬着,腰很酸,画一会就吃不消了。有了工作室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那里一边欣赏一边绘画,有自己的工作室多好啊!画完以后我在自己的作品前面拍了一张照,要知道在日本的房间很小,要在自己作品前拍张照都很困难。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就不一样了。
楚楚之花—马楚华作品欣赏二
《花祭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