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this.width=500}" border=0>
展览中充满“雕塑般的建筑”,可见建筑设计作为最有创造性的行业之一在奥地利的影响力。
■主题释疑
雕塑般的奥地利建筑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雕塑般的奥地利建筑”。据策展人汉斯·霍莱因介绍,奥地利20世纪的建筑历史有两个高峰:第一次是20世纪初的“分离派”建筑家,他们对传统的建筑放弃冲击,开辟了新的方向。另一个高峰是在60年代,那个时代的建筑师们对社会问题、艺术革新都有新的想法,出现了很多实验性的建筑团体和概念,人们对建筑的造型、它的非物质性和象征性的要求强烈起来,这成为比较普遍的方向,也就是“雕塑般的建筑”。
展览既包括奥地利本国建筑师的设计,也有诸如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这样的外国建筑师在奥地利的设计作品。
霍莱因表示,即使是其他国籍的建筑师,只要他在奥地利设计作品或者做研究,他也把它们纳入到这个主题下,因为它们都和奥地利有关。“就好像奥地利建筑师在中国也有设计项目,我们也在这个展览中呈现出来,当然,设计必须和展览的'雕塑般的建筑'有关。”霍莱因说。
■访谈
普里茨克奖得主,曾竞标国家大剧院未被选中
汉斯·霍莱因:我的设计比安德鲁更中国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或许是今日奥地利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以Ji进的设计概念著称,比如《在维也纳建筑之上》就幻想把岩石一样的不明物体“空降”到维也纳城中。之后他的一系列建筑设计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因此于1985年获得建筑界著名的普里茨克奖。他不仅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也长期在大学任教,还是一位建筑史专家。
新京报:你曾经参加1998年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但是最终获胜的是保罗·安德鲁,现在他的方案已经落成,现在你对它还有什么感想吗?
汉斯·霍莱因:当然,我对此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有着相当张扬的造型,在长安街那样相对严整、传统的街区来说,似乎有点不太和谐,会让游客的视觉线有点分散和凌乱。事实上我认为自己当初的设计要比他的更好,当时也有评委认为我的设计概念更好。但是,获胜的人只能有一个。
新京报:在展览中我也看到了你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效果图,相比你一贯的风格,你那次似乎在有意靠近中国人的趣味,尤其是在入口的设计上。
汉斯·霍莱因:是的,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文化。所以我在入口的设计上从中国的园林中得到启发,而且对长安街的环境做出呼应,所以你看到建筑平和的大门、体量、色彩等等都有这样的考虑。
新京报:听说你去年在圣保罗双年展上曾到中国馆看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根据你的了解,你对中国建筑设计有何评价?
汉斯·霍莱因:我看了那次展出的中国年轻建筑师的作品,在整体上可以说是优秀的作品,但是我注意到在诸如北京这样的城市中,很多建筑和城市并不协调。
记得我14年前第一次来北京,清华大学的老师带我去正在建设的北京第一高楼的工地参观。相比那时,最近中国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让整个世界都惊讶,我也看到了很多变化,如此高速度的发展会造成很多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需要更谨慎、更耐心地规划和设计,这样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才会更舒适。
■自信还是自负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汉斯·霍莱因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资料图片)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上)如今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汉斯·霍莱因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下)只能出现在中国美术馆的奥地利建筑展上。即便已经在招标中输给了安德鲁,霍莱因仍认为安德鲁的设计“过于张扬,与长安街传统的街区不太和谐”,并自信地认为自己当初的设计要比安德鲁的更好,更有中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