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捐赠展”频繁在北京、上海等地亮相。
何谓“捐赠者”?顾名思义,就是把个人或机构捐赠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文物、书画等物品,经过学术梳理、艺术研判,以新的展陈结构和文化主题呈现给观众。比如今年6月2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罗伯昭先生将“全部藏泉,公诸邦国”的爱国义举,系统展示罗伯昭的重要泉币收藏和学术研究工作,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钱币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既彰显和铭记一代名家的人生追求和家国情怀,也展示和见证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筚路蓝缕到走向辉煌的历史脉搏。
“天策府宝”鎏金钱 选自“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
罗伯昭,曾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巴南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近代泉家三杰”,有“北方南张巴蜀罗”之美誉。1957年9月,罗伯昭将其收藏的15431件文物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至1965年,又先后捐赠文物70余件(套)。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奠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类藏品的基础。
明(1368—1644年) 陈洪绶 探梅图轴 庄长江、庄良友 2001年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定于今年3月10日至9月4日举办“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继去年举办“鼎盛千秋”和“高山景行”之后的又一受赠文物大展,亦是今年上海博物馆七十周年馆庆的精彩篇章。上海博物馆70年的历史,与无数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紧密相连,几代上博人坚持以办展的方式,与世人共享受赠的瑰宝,并以此表彰和纪念捐赠人。除了常设展,有关受赠文物的临展,连同本次“盛世芳华”,已达33场。
清郑燮 石畔琅玕图 中国画 101.5×64.5cm 中国美术馆藏(作品选自“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
“捐赠展”的特色不言自明,第一,这是挖掘展览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把曾经的个人私藏变成公共展品的过程。这些一度藏在深闺人不知的文物、艺术品,富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储存迷人的艺术魅力,经过新的调整,有层次、有节奏地逐一展现,自然会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明唐寅 湖山一览图 中国画 140×56.3cm 中国美术馆藏(作品选自“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
第二,“捐赠展”是对捐赠者的尊重,也是合理的交代。能够得到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认可的文物、艺术品,一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自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既然个人或机构能够把这些收藏品捐献出来,这是对国家的信任,希望这些收藏品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和深入的研究。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家族收藏有其局限性,保管的条件,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公共博物馆、美术馆的专业高度和广度。这些私藏一旦成为公共产品,一定会引起关注者的研究兴趣,一些历史谜团和艺术谜团可以迎刃而解。
以下作品请横看:
明王榖祥 抚宋人设色水仙图卷 中国画 30.2×186cm中国美术馆藏(作品选自“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
第三,“捐赠展”也是博物馆、美术馆诚信的体现。捐赠者把私藏转给博物馆、美术馆,该如何对待这些物品,也是对博物馆、美术馆的考量。据笔者所知,一些公共文博机构,对捐赠品缺少应有的尊重,那些包含个人生命情感和文化理想的物品,被长期撂置在库房的一隅,没有人整理,也不举办相应的展览,“捐赠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也无从体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对捐赠者怀有感恩之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一个又一个“捐赠展”。
请横看:
明 沈周 萱草葵花图 中国画 21.5×115cm 中国美术馆藏(作品选自“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
社会各界的捐赠者,在各个历史时期,以极大的热情、诚挚的信念,参与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将个人的力量汇入文化繁荣发展的推动中。也就是说,中国文博事业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编丨亦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点击标题直达)
在现场丨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预展第1天,记者带你先睹为快
坚持16年手写通知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代“文人画”应该多照照历史的镜子
宋画里的生活(五)丨宋代戎装
李乃蔚当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沈周的山水画透露着怎样的隐逸品格?
沉痛悼念!央美原副院长、著名画家刘勃舒逝世
通过款识依据探讨萧云从两件作品的真伪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