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米勒斯公园的《波塞冬》
初次见到卡尔米勒斯的作品,便感受到一种轻飘飘的梦幻感,青铜的人像没有做出详尽的解剖结构,也没有顺应材料的硬朗特质顺势发展,正相反,他的作品以西方古典雕塑艺术为基础,借助东方的幻想与诗意色彩的凭依,塑造出了梦幻的氛围。
卡尔米勒斯原名卡尔埃米尔安德森,瑞典雕塑家。他以其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的大型雕塑而闻名于世。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米勒斯并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一种长期定居式的艺术训练,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世界游历。但侨居异乡的经历使他更容易直面异域的文化与艺术,使他本人更加包容的对待并吸纳文化的多样性。早年的时间中,他经常去研究古代不同时期的艺术品,尤其在法国巴黎时,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卢浮宫展品的观摩中。他在吸收传统雕塑语言的同时,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早年在巴黎的求学生涯中,卡尔米勒斯也与罗丹有着不浅的接触,罗丹对米勒斯的艺术生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罗丹对青年艺术家的教导,使米勒斯在艺术思想上树立了“尊重传统、尊重自然、以双眼发现‘美’与‘性格’”。这样的艺术思想为他日后创作题材的选择起到了长远的指导作用。
《舞蹈演员》
同时,在暂居巴黎的时间内,米勒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尺寸创作,这期间他的创作题材基本来源于平常人的生活日常,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几组不同的表现舞蹈的雕塑。他受美国舞蹈演员Lone Fuder的舞蹈启发,创作了包含《舞蹈演员》 等一系列运动体裁的作品。《舞蹈演员》的一只手臂下压,另一只则曲臂内收,裙摆则被双手紧握,使其随着舞者身体的动作趋势而摆动。可以看出,在卢浮宫观摩收获的经验为他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塑造基础与解剖知识,在塑造并表达人体“旋转”、“舞蹈”、“运动”以及身体结构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福尔克·菲尔比特》
卡尔米勒斯风格上的转变与成熟期在1904年左右。如果说罗丹是他艺术思想的启蒙者,那么在德国期间的学习就奠定了他艺术风格与内核。在1904年到1906年,他移居到了德国慕尼黑,在这段时间他接触并学习了中世纪和早期希腊艺术,这一时期中对宗教、神话等精神内容的表达与强调使卡尔米勒斯的作品主题由世俗日常转变为神话与寓言,同时雕塑人体也不再是稳稳的踩在地面上,而像是在一种“半重力”的环境中轻微悬浮。
同时,卡尔米勒斯也醉心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据一位米勒斯公园的管理人员所说,卡尔米勒斯收藏了众多的艺术品,这其中,中国雕塑就占有了很大的比重。正是他对东方雕塑的热爱与学习,使他的作品既表现着“不现实”的梦幻,又能与西方古典的神话题材雕塑有所区分。
《马》习作
经历了德国的学习后,幻想和神话寓言在卡尔米勒斯的作品中逐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幻想”赋予了他作品飘忽莫定的造型与精神,并借着对神话寓言的主题与雕塑本体的凭依而被叙述。在他于1931年创作的公共雕塑《俄尔浦斯》中,众多人体坐落于不同的高度层次上,造型各异,但不论是位于中心位置的俄尔浦斯,还是环绕他四周的小型人物,他们唯一不变的共同点是他们微微点地的脚尖与气韵向上的身体姿态。这些人物造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大面积底座,全部采用点支撑,使雕塑人物塑造出一种宛如失重般的“漂浮”状态,好似所有雕塑人物在云尖上起舞。
《俄尔浦斯》
在卡尔米勒斯晚年的艺术创作中,他作品中的幻想和浪漫情怀也出现了蜕变——他作品中蕴含的意象上升到了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好奇与求知欲中。他于1951年创作的作品《上帝之手》就是一个完美的体现。他对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有着这样的阐述:“《上帝之手》的灵感来源于一次梦境。早晨醒来后边回忆所梦之物边做出了草稿,随后也就丢在一边了。正如他自己所言,这件雕塑完全是一种思想上的、本能上的迸发。米勒斯将他“潜意识”中的灵感提炼出来,并赋予了它具象的造型。他塑造出一个在巨大手掌中站立的人:此人双臂半屈,举于身前,上半身则努力地向上仰去,踮起的脚尖仿佛在暗示此人下一秒就要向深邃的宇宙飘去借助天空的背景,突出了它的剪影效果:举止夸张的人站立在巨大手掌这种极富幻想感与不现实感的画面,似乎是说明着人为探寻宇宙而不断探索并积累知识,藉由知识的“大手”承托,从而靠近并仰望宇宙与真理,阐述了人对宇宙乃至世间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求知本性。
西方的古典雕塑艺术为卡尔米勒斯打下良好的塑造与技术基础,罗丹的教导启发了他的艺术思想,而他对东方艺术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从中汲取到了诗意与幻想色彩,最终,三方的融合,形成了他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作者:张靖婉)
天使形象 的“漂浮感”
《奥菲斯喷泉》
欢迎点击艺术中国小程序,浏览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