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诰(1740—1818),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人。董邦达长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举,隔年参加会试,名列一甲第三,高中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等,他自幼秉承家学,勤修不辍,不但全面继承了董邦达的政治品德和艺术才能,更有出蓝之誉,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
董诰与其父相同,有两重身份——官员和画家。作为官员,从政能够始终中正勤勉,符合皇帝、尤其是嘉庆帝的用人标准,既能尽忠守则,又能勤于执行,故能历乾、嘉二朝始终位居权枢。作为画家,他山水画禀承家学,善用枯笔长皴,神韵悠然,同时以侍从近臣的身份,饱游沃看宫廷丰富的古代名家巨迹,使自己的山水艺术能够上窥宋元经典,遂成一代名手;他的花卉更多的是承接了蒋廷锡细笔华贵一路的风格,虽然在笔法上不如蒋廷锡挥洒自如,或有刻板之嫌,但其华贵亮丽的面貌却是颇得蒋廷锡神髓,花卉以“没骨法”为主,兼以精细勾写的表现手法是他最为擅长的,也是最受皇帝青睐的。
历经乾、嘉二朝,董诰进呈了大量奉敕山水作品,按用途主要分为:有用于宫廷苑囿装饰的山水;供皇帝政务之余,案头手边把玩欣赏的山水;表现皇家园林景色的写实山水;随驾出巡途中的纪实山水几类。这些作品大部收录于嘉庆时期完成的《石渠宝笈三编》。
↓↓↓《乐园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横屏欣赏)↓↓↓
↓↓↓《万有同春》拍品 成交价:3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