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四川地区经历数十年战乱,经济残破,人口锐减,文化板荡,当时蜀中最有学问的人物是被誉为“清初蜀中三杰”的吕潜、费密和唐甄。尤其是吕潜,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
吕潜(1621-1706),字孔昭,号半隐、石山、石山农、耘叟,四川潼川州遂宁县北坝(今遂宁市船山区北固乡)人,博学多识,工诗、善书画。
其诗,深受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祯的推重,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明遗民诗人,诗风冲淡,诗调新颖,具有高深的造诣,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吕潜之诗,现存400余首,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宝爱。
其书,继承了中国历代书法的优良传统,遍临魏晋唐宋的名家墨迹,师法宗二王、董北苑,又别开蹊径,列为“神品”。他用笔娴熟,笔笔着实,
不掺虚笔,以墨韵、意境、分行布白取胜,结字秀逸猷劲,字距疏朗。他擅长墨法,浓淡枯湿,曲尽其妙,尤其喜用淡墨,更显流畅淡雅、自然、潇洒。所书大多是其自己诗词,也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现存的以行书、行草作品为多。
其画,善山水、花草。他继承了中国宋元绘画的优良传统,强调绘画的抒情性,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用笔放纵,魄力雄浑,气势磅礴,“人得其尺幅,皆珍之”,亦入“逸品”。他的山水画杰作,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当时就享有“天下二半”之誉(一半,指吕潜,号半隐;另一半,指龚贤,字半千),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赞扬吕潜:“先生文章气节,彪炳宇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