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传承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侧记
9月1日,因疫情而延期两年的第九届“博博会”正式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本届“博博会”展览总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645家企业及博物馆参展,其中博物馆437家、企业208家,参展规模为历届“博博会”之最。
“一个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会展现场,各家博物馆和企业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展位上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新奇有趣、充满沉浸感的展览,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博物馆的力量。
展会现场的郑州文博事业综合展区
创新:拥抱前沿技术 看见博物馆未来
据统计,在本届参展的208家企业中,科技类企业有71家,是参展数量最多的企业类型。博物馆中的科技创新力也在那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博展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前,博物馆内的讲解器多为手持屏幕式,需要佩戴耳机聆听讲解。未来的讲解器将会如何?河南展区给出了答案。在展区中间位置,莲鹤方壶复制品前围满了观众,他们头戴眼镜,注视着前方的文物。对这款神奇的眼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AR(增强现实)眼镜类似于讲解器,能在观众游览博物馆时提供更加沉浸的体验。在识别到文物后,眼镜就会播放相关的视频讲解,帮助观众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对于儿童,我们也可以制作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卡通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们去了解文物。”
现场观众正在体验AR眼镜
文物信息方面,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在展会上为观众展现了最新的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此数据库直观地展现了不同文物的数据,并以视觉形式帮助人们还原了历史上的诸多场景,挖掘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为博物馆的大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展位
这些新技术也体现在红色文化的宣传上。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一本《开天·“一大”本》创意立体童书十分新奇。据介绍,这本书采用了3D折纸艺术和VR动画结合的形式,将传统的革命教育与现代技术融合。现场观众戴上VR(虚拟现实)头显,便可以沉浸式体验《真理是甜的》《小小打字机》《红色基因述初心系列中共一大纪念馆》的VR全景视频,学习红色历史。
而在中国联通承建的国家文物局“互联网+长征”项目演示视频中,观众只要用手机打开相关程序,长征的路线信息科普便会显示出来,若在对应地点进行拍摄,还可以实现“打卡”功能。这些互动环节无疑为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提供了便利。
中国博物馆“数智人”艾雯雯
此外,展会现场还有许多科技范儿的互动体验。以中国博物馆“数智人”艾雯雯为代表的虚拟数字人技术、3D打印技术、裸眼3D技术,以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等诸多前沿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应用,都显示了博物馆积极拥抱新技术,为观众带来新体验的发展趋势。
发展:探索全新形式 丰富博物馆展览
“展览”是博物馆众多职能中,与大众距离最近的职能之一。博物馆展览多以实体为主,而近期“元宇宙”概念的火热让虚拟空间的概念进入了大众视野。在“博博会”,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便为我们展现了虚拟展览的可能性。在互动体验区现场,记者看到一位体验者握手“抓取”前方屏幕中“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的虚拟展厅画面,展厅画面可以跟随体验者手部移动同步转向。根据不同的手势,体验者还可以“松开”画面,“选中”画面,全身心投入其中,观看展览内容。这种形式为大众打开了一扇虚拟展览之门。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中的数字展厅
大众印象中的展览多有固定展览地点,而“博博会”现场由深圳地球宝藏文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地球宝藏”则是一个移动式博物馆。展览以展示矿物、宝石、古生物化石、动植物标本为主,向观众展示了地球科学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模块都可以拆卸和重新组装,以实现流动展览。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会展现场唯一一个移动式博物馆,“展览的每个单元都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科普展。它能够灵活地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场地条件,为学校、社区、乡村带去‘地球的宝藏’”。
“地球宝藏”移动博物馆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此次广东展区创新地采用了与“船”有关的展览形式。工作人员介绍,广东对外贸易繁荣,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有着很强的包容性。所以,整个展区就是“一艘大船”。“‘一艘大船’带动24个‘小船’乘风破浪,再用丰富的互动活动串联,可以让观众深入感受丰富的广东文化。”
虚拟展、移动展、别出心裁的展区设计……新的展览形式丰富了博物馆的观展体验,推动着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
传承:延续古老文脉 让文物活起来
近些年来,文博行业受到广泛关注,博物馆成了最受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场所之一。面对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博物馆作出了许多努力。
鲁迅是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因此鲁迅博物馆在展会上特意带来了3幅版画作品,供现场观众体验。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带来的版画作品有一幅鲁迅头像版画,一幅海棠花版画,还有一幅小朋友自己创作的版画作品。“这个版画体验活动是鲁迅博物馆的常设体验活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参观者亲手印制版画的方式,继承鲁迅先生版画运动的精神。”
鲁迅博物馆的版画体验区
河南展区中,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据介绍,这些古乐演奏、古典舞表演的灵感均来源于古代文物。比如,舞蹈《七盘舞》便是根据壁画上的汉代乐舞形象复原编配的。
展会上,传统技艺相关的互动环节也是别具一格。湖南博物院带来了根据马王堆汉墓制作的文教用品。现场,记者看到了根据“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制作的木盒,以及根据汉代服饰制作的折纸等。据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是湖南博物院依据藏品,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制作的文教用品。
河南展区的舞蹈表演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展示古代不同民族服饰的同时,还让工作人员亲自为观者演示传统纺织过程。广西博物馆则特别开设了多个传统工艺项目的体验区。梅瓶版画、榫卯积木、铜鼓拓印……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技艺都在经过创新改造后成了观者喜闻乐见的互动游戏,只要经过简单的操作,观者就可以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带回家。这也激发了许多年轻人的兴趣。
展会观众正在选购文创产品
近些年来,博物馆文创越来越成为大众最为喜欢的文博产品。“博博会”现场,苏州博物馆用小车展示着以文徵明紫藤为灵感制作的手工皂、口罩等;故宫博物院现场展柜中的众多文创饰品令许多观众驻足;安徽博物院展示着根据徽派绘画、文房四宝而设计的文创产品……
自《国家宝藏》综艺节目开播以来,博物馆越发受到人们关注,传统文化也越来越渗透在人民的生活中。在“博博会”现场,不管是体验活动、节目表演,还是文教用品、文创产品,都彰显着文博人让文物走下展架,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文物活起来,乃至“火”起来的不懈努力。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博物馆与时代共生的新局面,以及让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无限可能。
END
编辑:王岗飞
统筹:彭彬
审核:左赞
新闻热线:0371-65795891
广告发行:0371-6579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