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画、搞创作、爱收藏,就点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美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李云
出生于1973年3月
1991年毕业于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
1993年徐悲鸿纪念馆进修油画专业
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修
《女人花之一》 150cm/110cm 2001.12
《女人花之二》 150cm/110cm 2001.09
以花为符号来进行艺术表达,
历来是女性艺术家的重要题材内容。
自由的女性表达总是比较感性和个人性的,
女性特别善于将个人的经验
和个人情愫与某种象征符号联系起来。
花的美、花的生命的短暂
在女性表达中对应为女性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感悟。
李云的《女人花》
是以象征主义为主体而辅以魔幻现实主义的,
当这两种表达方式并用时我们就发现
——美对于李云不仅仅是现实的,
更重要的还是观念的和信仰的了。
—— 邓平祥
《女人花之三》 150cm/110cm 2002.08
《女人花之四》 150cm/110cm 2003.04
《女人花之六》 150cm/150cm 2005.11
《女人花之七》 150cm/110cm 2006.12
《女人花之十》 150cm/110cm 2007.04
《孤寂天使之二》 150cm/60cm 2003.06
这些作品是我最初的绘画题材,
也确定了我以后绘画道路的方向,
此时翻看,仍觉得画中有种向上的力量。
那时,我不是如此沉寂,
身边许多朋友,喝酒聊天,对未来充满幻想。
岁月如梭,画面改变的时候
我也在悄悄地改变。
李云 2017.06.28
《花之物语NO.1》 200cm/100cm 2006.12
局部
《花之物语NO.3》 200cm/100cm 2006.12
《花之物语NO.6》 200cm/100cm 2007.11
《花之物语NO.7》 200cm/100cm 2007.11
《花之物语NO.8》 200cm/100cm 2009.01
这个系列似乎是将调色盘打翻了,
色彩在激烈地碰撞 。
已经忘记了,
莫非那段时间也如画面那般绚烂多彩么。。
画如日记一般,真实地记录着我的生活。
李云 2017.06.28
《境由心生之一》 150cm/110cm 2006.12
美丽而遗憾的花季世界
吴鸿
女性与花朵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互文性。女人的一生都似乎可以找适合的花期来比喻,就连女人的伤心、不幸也可以用花的珠泪暗垂来表达。
在我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的观影经验中,中国早期的电影杰作《神女》里面有一个让我惊叹的镜头,是用一朵散落在地下的玫瑰花被汽车碾过的画面来暗寓女主角被蹂躏的不幸。这完全是中国早期的那些电影大师们基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自发运用的诗意蒙太奇手法。这也可以说明了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传统中,花与女性之间的不解之缘。
《境由心生之二》 150cm/110cm 2007.07
局部
在李云的作品中,她毫不掩饰自己用花来象征女性的生存体验的企图。在她的笔下,那些含苞如春花、绚烂如夏花、颓败如秋花们,已经与画面上的女孩们的身体、脸庞合而为一体了。
从她早期的那些运用象征性的构图、道具等,带有明显的超现实色彩的模式,到近期的通过画面的色彩、肌理,以及一些带有心理暗示的笔触,她成功地完成了从外在图式的文学性叙述过渡到带有心理分析特点的内心描写的方式。
那些纠缠的笔触和肌理,是一个敏感的女性对于生如夏花般短暂的美丽花季的忧伤和叹息。
《境由心生之三》 150cm/110cm 2008.09
在李云的画面中,形象所传递出来的情绪与流行的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张扬是无关的。她对于世界的态度是一个怯生生的探试,是对生的幸喜,是对年华易逝的叹息,是对自身绚烂的留连,是对未知的变化的迟疑。这是一个把自我包裹在自己的透明、易碎的世界中的小女人的形象。
正是这样,我们能通过李云的画面体验到了一种广义上的对于生命的本能的渴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把自己的世界从一个自怜自爱的小女人的情结升华到了一种更广阔的生命的关怀中。这种升华也是一种女性的本能的升华。
这是一个明知道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明知道自己只能若夏花般短暂,但是生命还是要绚烂地开放,与世界的惊鸿一瞥只是为了证明这刹那间的意义。这是一个美丽而遗憾的花季世界。
2005年12月19日
于北京通州
《境由心生之五》 160cm/120cm 2009.04
《境由心生之六》 160cm/120cm 2009.04
《境由心生之七》 160cm/120cm 2012.01
《境由心生之八》 160cm/120cm 2012.01
《花之夜语》 150cm/110cm 2012.03
《百年孤独:雷蓓卡》 70cm/60cm 2009.11
《百年孤独:阿玛兰塔》 70cm/60cm 2009.11
《百年孤独:乌苏拉》 70cm/60cm 2009.11
《百年孤独:菲南达》 70cm/60cm 2009.12
《百年孤独:菲南达II》 70cm/60cm 2010.03
《百年孤独:梅梅》 70cm/60cm 2010.03
《百年孤独:雷梅苔丝》 70cm/60cm 2010.04
局部
《百年孤独:阿玛兰塔.乌苏拉》 70cm/60cm 2010.04
有一天,死神给了阿玛兰塔一团毛线,
让她织自己的寿衣,
她的生命会在寿衣织完的时候终结。
阿玛兰塔开始织最华丽最复杂的图案,
即便这样,针织也在慢慢结束,
于是她白天织晚上拆,直到有一天厌倦了,
于是她在织完最后一针之前做好了所有准备,
披上精美的寿衣躺进棺材,拥抱死神。
——李云 2017.06.28
《静夜》 70cm/60cm 2008.05
《花颜NO.1》 70cm/60cm 2012.04
《冬雪》 70cm/60cm 2014.03
《女王陛下——她的舞台》 70cm/60cm 2014.08
《女王陛下——她的目光》 70cm/60cm 2015.04
《机器时代》 70cm/60cm 2016.07
《爱情》 70cm/60cm 2016.07
《一个梦》 70cm/60cm 2016.08
《起飞》 70cm/60cm 2016.08
《湖畔》 70cm/60cm 2016.08
《花影》 70cm/60cm 2017.03
那些肖像,是我心底的人物。
她们是谁我不知道,她们来自我的笔下,
每日与我对视,或喜或忧。
不知道周围的人都在匆匆忙忙地找寻什么,
我独自一人,并不孤独。
看从前的画时有些吃惊,怀疑那真的是我画的吗。。
才知道逝去的不会回来了,无论什么。
——李云 2017.06.29
《幻想的天空NO.2》 100cm/100cm 2008.04
《幻想的天空NO.3》 100cm/100cm 2008.03
《幻想的天空NO.4》 100cm/100cm 2008.06
《幻想的天空NO.5》 100cm/100cm 2008.08
《幻想的天空NO.6》 100cm/100cm 2008.08
《幻想的天空NO.8》 100cm/100cm 2008.08
《幻想的天空NO.9》 100cm/100cm 2008.08
《幻想的天空NO.10》 100cm/100cm 2008.08
局部
《幻想的天空NO.12》 100cm/100cm 2008.11
局部
总是喜欢在画面上作些文章,不满足于一种绘画语言的不断组合,因为一直尝试各种的绘画材质,所以发现一种主题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的表现方式。
我的绘画主题总是离不开女人和花的,画布上,我不断尝试新的语言,喜欢在绘画的生命里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享受着脑海中的偶然一个念头在笔下逐渐成为真实可触摸的画面而存在的过程。
这样的工作给了我一片幻想的天空,画面的背景中具像的花朵渐渐隐去,抽象的线条逐渐清晰,绘画就是不断穿行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过程,这扇门背后的天空似乎更广阔,因为它们的灵感来自于自然,敏感的线条和透明的圆点让画面更为灵动,绘画的过程中更多了一些自由和想象,突破了我以往创作的禁锢,让画面增加了一些可深究的内在。
画面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是我对美的一种迷恋,她们只存在于我想象的世界,我的绘画里没有沉重的主题,只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热爱。
"幻想"代表一种愿望和祈求,"天空"是自然和包容,我内心的天空里还有许多的幻想,它们会一一地呈现在我的作品里。
李云 2008年7月9日
《盛开的时光——忆》 120cm/120cm 2015.03
局部
《盛开的时光——回眸》 120cm/120cm 2015.03
《盛开的时光——远方》 120cm/120cm 2015.03
《梦境》 150cm/110cm 2012.01
局部
《童年》 150cm/110cm 2017.02
局部
《花游记NO.1》 100cm/100cm 2006.07
《花游记NO.2》 100cm/100cm 2006.09
《花游记NO.3》 100cm/100cm 2006.10
《花游记NO.4》 100cm/100cm 2006.10
《花游记NO.5》 100cm/100cm 2006.10
《花游记NO.7》 100cm/100cm 2007.12
《花的幻想NO.1》 70cm/60cm 2006.11
《花的幻想NO.5》 70cm/60cm 2007.06
《幸福的栖息地》 200cm/100cm 2007.09
与美丽的女人
璀璨的花朵
柔弱的蝴蝶
自在的鱼儿
没有时空阻隔地在一起
我 感到幸运
因为 美好是可以创造的
——李云 2007
很少的几幅没有人物的画,
似乎画起来会更自由。
那段时间,是我对一种新技法非常痴迷的阶段,
颜料在画布上慢慢洇开,每一滴都有自己的轨迹,
形成了人为不能做到的痕迹。
我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心想:
让它们自己画吧。
——李云 2017.06.28
《前方》 150cm/60cm 2017.02
局部1
局部2
我的时光都在这些画上静静流淌,
用一张背影来结束吧,
她看向前方,那儿也许更美。
李云 2017.06.29
展览:
2000年
第五届全国水彩画 粉画展览 广州 广东美术馆
2003年
我们的时代——山东油画展 济南 山东省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百人展 北京 大陆艺术家画廊
首届“村姑”印象展 北京 大陆艺术家画廊
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具有神性的爱的女人——李云在紫云轩Green T. House的秋季画展
2004年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 北京 中华世纪坛
2004年中国画廊推介展暨国际画廊邀请展 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4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宋庄”主题展 广州 锦汉展览中心
2005年
迎春女油画家作品展 北京 大陆艺术家画廊
“画妆”——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大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春水”——四人联展 北京 紫云轩
“间性”——当代艺术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首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宋庄
2006年
红T 2006年年终联展 北京 798红T 空间
“宋庄 油画” ——北京东区第一回油画作品展 北京 东区艺术中心
倾诉的美丽与光芒——中国宋庄六位艺术家作品展 北京 73画廊
2007年
“花迹”——李云作品个展 北京 798红T空间
女性艺术在宋庄 北京 上上美术馆
选择与包容——“51”前哨艺术家新作展 北京 前哨画廊
李云“透过色彩的眼睛”油画展 北京 硕华画廊
路在路上——前哨艺术作品展 北京 前哨画廊
艺术北京2007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农展馆
第十一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上海世贸商城
第二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 北京 北京展览馆
物波798——心与身展 北京 798物波空间
2008年
纽约——桥艺术博览会 美国 纽约
《五环下的聚合》时代名门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北辰时代名门
第三届亚洲国际艺术古董展 香港 亚洲博览馆
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农展馆
2008 (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上海世贸商城
2009年
龙德轩 当代艺术展 北京 龙德轩当代艺术中心
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北京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艺术北京2009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农展馆
中国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 杭州 中国–东京 日本 硕华画廊
2010年
“不一样的天空”李云个展 北京 硕华画廊
独特的艺术——当代中国画家联展 北京 硕华画廊
艺术北京2010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农展馆
2010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北京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潜黙”——中国当代艺术展 德国 柏林
2011年
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2011 新加坡 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
“多元”—— 当代艺术联展 北京 硕华画廊
2012年
群岛——当代艺术展 香港 龙德轩画廊
心中畅想——李云的新作品 北京 硕华画廊
“文化交响曲”中莫当代绘画联盟展 中国文化部莫桑比克共和国硕华画廊
2013年
亚洲当代艺术展 万豪酒店 香港
2016 年
亚洲当代艺术展 港丽酒店 香港
2017 年
亚洲当代艺术展 港丽酒店 香港
重生的风景:女性艺术大展 北京 七臻美术馆
学画画 · 搞创作 · 爱收藏
就
来
艺术家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