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力美术人物专业平台
看名家、搞创作、爱收藏,就来艺术家传播网
大新闻:微信又叒改版了~
更新后很多小伙伴都说找不到艺播君,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艺术家传播网”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为艺术家传播网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星空·宇宙系列之猎户座大星云
星空·宇宙系列之《蟹状星云》
日珥、蟹状星云、流星雨、黑洞……
初看这些作品你会以为是什么?
太空望远镜拍出的高清照片,
或者知名画家笔下独特的星空梦幻?
在2012年
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展览中,
她创作的几幅星空系列刺绣作品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阵阵惊叹。
“这明明就是照片啊,
怎么可能是刺绣!”
她
第一次用刺绣的方式
以针代笔,以线着色
书写苏绣的传奇
创作出了宇宙中的天文奇景
将传统手工刺绣与星空相结合
引无数人点赞
连人民日报微博转发分享
18年来
绣制26幅星空系列作品
许多观众刚开始都以为是一幅
用很高分辨率的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
凑近了细看,才发现原来是绣出来的,
它们通过粗细各异的丝线,细细密密的针脚,
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将星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英华的刺绣作品亮相英国皇家学会
苏绣艺术家陈英华在诗意中国栏目展示星空苏绣图
连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也按奈不住内心的爱慕之情
多次上门拜访
想要购买这一系列“星空”作品
但陈英华
连价格都没问,直接回绝了。
她说:“这是我最爱的一组作品,
花了那么多的功夫。
我想让它留在国内的科技馆,
让更多中国人看到。”
▲《日斑》
▲《马头星云》
▲《狮子座星云》
这些惊艳世界的作品
皆出自苏州绣娘——陈英华之手
她是刺绣非遗传承人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
因其刺绣技艺精湛高超
1973年,陈英华出生于苏绣发源地苏州镇湖。作为苏绣之乡,女子学习刺绣一直是这里代代相传的传统。
而陈英华从小便在各色丝线锦缎中长大,刺绣对于她来说有一种刻在骨血中的亲切。
1
苏州绣娘的“星空情结”
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镇湖街道是当地声名远扬的苏绣小镇,这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绣娘们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一方绣架、十指春风。
时光倒转、实物为证,两百年前,故宫的大量绣品,包括皇帝龙袍上的绣片、床榻上的靠垫、门楣的装饰等等,大都出自苏州绣娘之手。
陈英华的母亲
就是当地的巧手绣娘,
丝线织绣,多彩锦缎,织车作响,
几乎占据了她童年所有的记忆,
耳濡目染下,
她和苏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绣对于她来说
是一种刻在骨血中的亲切。
14岁时,
陈英华正式拜母为师,学习刺绣。
刚入门的学徒必须打好基本功,
每天都要在绣桌前坐十五六个小时,
学习针法与分线。
漫长的时间,
与成千上万遍的重复练习,
是积累也是磨练,磨炼的是性情,
不仅是锻炼出娴熟灵巧的手指,
更是为了磨掉人身上的焦躁与杂念。
把性情和心志磨练的坚韧,
才能够承受寂寞,
而只有耐得住寂寞坚持到最后的人,
才能看到织就完成时的绚丽夺目。
苏绣是寂静的,
却也是鲜活的,
需要艺者修炼出一颗沉静专注的心,
才能呈现苏绣的华美。
春去秋来,昼夜更替,
越来越多的人,
耐不住枯燥与寂寞离开了,
唯有她始终一脸虔诚
静静地守在绣桌前,
继续用手中的针,
描绘出灿若云霞的绣品。
《贵妃醉酒》 142×170cm 收藏价:33万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痛苦的修行,
而于她却是一种享受。
“一坐下来刺绣的时候,
我就觉得心很静,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以线着色,在纱布上挥毫。”
而时光也从不辜负有心人
她的技艺在岁月濯洗下越发高超
除了星空之外
不论传统山水风景
花虫鸟兽,还是人物肖像
都能信手拈来,轻松驾驭
陈英华的静物作品
也是维妙维肖
向日葵
草莓
静物
《雄狮》
而一向谦虚好学的她,
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断探索创新,
将中西绘画、
摄影作品等与刺绣相结合,
技法也自成一派。
以针为笔,以线着色,
陈英华就这样默默地用手织绣着春秋,
这一绣就是30多年。
2
陈英华在复原故宫绣品
再现皇家刺绣风姿
完美仿制故宫受损刺绣文物
2006年
故宫寻找技术精湛绣娘修复受损刺绣,
陈英华因为在当地小有名气,
而被故宫专家们看中,
负责修复乾隆花园倦勤斋门框的双面绣夹纱。
倦勤斋的128幅双面绣夹纱,
看似素雅,却用了60多种颜色,
有大小不一15种图案,
而且针法用的都是古法,很多都已失传。
故宫修复文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修旧如旧,
要求色彩、图案与原件没有差别。
为此,陈英华
翻阅了大量资料,遍查古籍,
还前往清华美院学习绘画和色彩理论。
经过反复试验研究,
她运用了缠针、单平套针、双平套针、
集套针、滚针、旋针等多种针法,
花费整整两年时间才几近完美地复原了
百年前的皇家刺绣。
陈英华遍查大量古籍,
前往清华美院学习绘画和色彩理论,
多番请教老前辈,
千百次的尝试实验。
运用了缠针、单平套针、双平套针、
集套针、滚针、旋针等多种针法,
还有薄如蝉翼的双面绣,
花费整整两年时间才终于完美复原了
百年前的皇家刺绣。
紧接着,
她又接手修复龙袍的任务,
这件康熙赐给三公主的龙袍,
八条神态各异、威风禀禀的龙,
龙身缀满40000颗微粒珍珠做龙鳞。
▲图为《米珠龙袍》局部
获2012年“儒仕儒家百花杯”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因为珍珠太小,
普通针根本无法穿过,
她便换成直径约0.5毫米、
长约4厘米的特殊绣针。
复原这件龙袍
还需用到盘金、打籽等绣法,
盘金是用金线
依纹样盘钉而成的绣法,
将金线沿着纹样放好压平,
一根线盘到底,
中途不能断线或者换线。
然后开始下针,
用颜色相近的绒线将金线钉在绣品上,
这样绣制出来的图案全部浮于绣面上,
正面金光闪闪,背面无迹可寻。
陈英华用了三年的时间,
才完整复原出这件龙袍,
一针一线,都聚集着她的心血。
终于重新绽放了龙袍的威严华贵之姿,
最终被内蒙古博物馆珍藏。
▲图为米珠龙袍上的盘金绣,
以纯金线盘绕、丝线横向钉固
此后她多次为故宫修复文物,
至今多达100多个。
包括太上皇宫龙椅上的一个靠垫,
丝线由18k真金纯手工搓制。
而谈起此次惊艳世人的
星空·宇宙系列作品,
灵感源于她一次偶然间看到的星空照片,
宇宙的浩瀚神秘令她深深震撼,
她便想尝试用刺绣的方式,
去表现这份摄人心魄的美。
为了使绣出的星云更生动逼真,
她还专门去学习相关的天文知识,
了解不同星体和运行原理,
然后琢磨该如何将星空复原到画布上。
星云朦胧缥缈,深浅不一,
星辰光芒闪耀,淡入淡出,
为了还原出立体感,
线要由粗到细不断交替,
而想要绣出过渡颜色的和谐变幻,
则至少要用到上百种丝线。
▲《极光》
一步错便满盘皆输拆掉重来,
就这样几次拆绣,
陈英华用独创的针法,
将一根线劈分成普通丝线的1/16,
甚至是1/64,
几乎如蚕刚吐出来的丝线般粗细。
700多个日日夜夜,
16幅“星空宇宙”系列绣品终于问世,
这也是人们第一次,
用苏绣来展示星空图像。
此外她又绣出了
“天文奇观”系列的刺绣;
2012年,她带着两个系列24幅作品,
受邀参加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展出。
▲《海王星》
当作品摆出来的时候,
起初并没有人在意,
然而当得知这是刺绣时,
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明明就是照片啊?
怎么可能是刺绣?”
直到走近细看才能看到细密的针脚。
传统手工刺绣,
与星空相结合的艺术,
让在场的国际天文学家
和物理学家们赞叹不已,
“这简直是织女的作品!”
前来参展的NASA人员也动心,
几次请求购买,
但陈英华连价格都没问,便回绝了。
“这是我最爱的一组作品,
花了那么多的功夫。
我想让它留在国内的科技馆,
让更多中国人看到。”
这些作品在她眼里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
更像是自己的孩子,
是中国传统手艺的结晶,
千百年文化的积淀,
既然“父母”在,怎舍得“远游”。
一直以来,
陈英华满怀对传统的赤诚之心,
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苏绣的瑰丽。
怎奈如今浮躁的社会,
鲜有能坐得住、
能忍受刺绣寂寞之苦的年轻人。
自己的工作室,
大多是四五十岁的绣娘,
已经很久没有年轻人加入了。
她竭尽全力地宣扬,
“只要愿意学,全都免费授艺”,
为的就是不让传统苏绣就此没落。
如今陈英华
已是著名的刺绣艺术家,
但她依旧保持学习的态度,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
还努力钻研新的针法,创新苏绣。
在针线飞跃间衔接古今的对话,
始终坚守着那份匠心,
不离不弃,永怀热忱。
还可以阅读
往期精选
清华男神闭关45天晒出他的画,惊艳世人!
才子狂追5年把尼姑娶回家,震了国人
画出女人体至高境界,触摸灵魂的孤独
这人体,看似轻描淡写,却最重口味震人,着迷!
这女人体美到窒息!他偷入澡池画个底朝天
冷军一席话,点醒了百万学画人
情史香艳人生最传奇女画家
给父亲当人体模特
女博士画人体,第一张就惊艳了
他只画老油灯空瓶子和女人体,把画坛震了
人称彩铅“冷军”一大拨美女直接美爆
陈逸飞作品专辑300张
何家英画人体,全解读
一个农民,把画坛给震了!佩服
他,没出过画册,没办过个展,累死在画前的奇才!
从建筑工人到艺术大师,陈逸飞说他的画让人回味无穷
三顶级大师写生示范全过程,看了第一个就跪了
点开阅读原文!艺术家商城更多精彩,让你更加艺术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