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看得最多”的画家
刘文西艺术大展亮相国博
中国艺术报记者 陈思静
作为第五套人民币票面毛泽东画像的创作者,他被称为“14亿人看得最多”的画家,他是刘文西。
刘文西一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终身扎根西北黄土地,深入人民生活,将对领袖、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为人民塑像、为时代抒情的使命感诉诸笔端,以精湛的技艺和情感丰沛的笔墨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与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对我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0月10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西安美术学院主办的“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200余件刘文西的美术作品及手稿、文献、照片,以全面丰富、系统有序的脉络回顾了刘文西的使命与初心。
刘文西
在刘文西60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踏遍了陕北的沟沟峁峁,创作出众多经典作品。展览分为“满腔真情绘领袖”“笔墨丹青为人民”“深入生活求创作”三个单元,其中包括《毛主席和牧羊人》《毛主席到陕北》《沟里人》《东方》以及历时30年创作的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等经典作品。
据悉,展览已于10月1日起对公众展出,预计展出一个月。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毛主席和牧羊人(纸本炭笔)刘文西 140x91cm 1957年
“这幅(《毛主席与牧羊人》)是我 57 年大学毕业时创作的。那时我毕业实习到陕北杨家岭,在那里住了很长时间。我经常到延河边写生,会遇到一些老汉赶着羊在放牧。我想到毛主席也会常到这里散步和他们聊聊天、谈话。”
——节选自徐华《刘文西:黄土缘,黄土情》2003年
毛主席到陕北(纸本设色)刘文西 138x184cm 1964-1965年
刘文西在1964年至1965年间创作的《毛主席到陕北》采用素描上色的绘画方式,塑造了毛主席带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时百姓热烈欢迎的场景。画面中毛主席微微侧头,微笑着与陕北群众交流,身后欢呼的红军与党领导的陕北苏区群众共庆这伟大的时刻。
解放区的天(纸本设色)刘文西 200x180cm 1984年
刘文西创作过大量表现人民领袖的艺术作品,其中以描绘毛主席形象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解放区的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幅作品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表现的是毛主席与陕北人民共度春节的欢乐盛况,主席站在欢庆人群的外沿,与群众亲切交谈。虽然刘文西先生一生并未真正见过毛主席,正如他自己所言:“大抵就是一次次实地寻访,我不仅更加崇敬毛主席,也爱上了那片黄土地。”
历程(纸本设色)刘文西 186x280cm 1979年
“为了创作《历程》这幅画,我跑了许多偏僻的山村,画了很多河滩的石头,还画了岸边的野花、野草。我发现,即使是没有生命的石头,也是那样的不同,那样的多彩多姿,何况感情世界无限丰富的人呢!在做过多次这样的观察以后,我的画不再只是生活的一般描摹,而成了历史、现实和艺术三者的统一。”
——节选自刘文西《深入生活 贵在坚持》2015年
东方(纸本设色)刘文西 270×780cm 1993年(请横屏欣赏)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此,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负责同志约请刘文西进行主题创作,参加毛主席纪念堂举办的“东方红——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展”。1993 年初,刘文西入驻西安东方大酒店,前后历经半年,完成作品《东方》的创作。
《东方》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伟大领袖错落而坐。并在画面右上角题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袖。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了一生。新中国像巨人般屹立于世界东方,他们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业绩,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枣园桃李(纸本设色)刘文西 120×100cm 1962年
新年画是始于解放区流行的一种反映革命斗争内容的绘画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广大美术工作者响应号召,以工笔年画形式帮助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路线,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枣园桃李》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借用工笔年画语言创作出的歌颂领袖与人民紧密相连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出版、印刷,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刘志丹是清官(纸本设色)刘文西 120x228cm 1979年(请横屏欣赏)
“有一次,我到志丹县访问刘志丹同志的英雄事迹,深夜被木炭火熏昏倒了,当时有气无力地从床上挣扎着爬到门口,昏倒在地,后来被临近的同志们发现才抢救起来,打针吃药醒了过来。虽然第二天仍然头昏眼花,但面临着丰富的生活,令人激动,无法安心地休息下去,仍然要坚持着到生活中去采访、写生,把激动的生活抓下来。有时走夜路,有时睡着烂窑洞,严冬寒冷睡在冰炕上,有时忍饥挨饿,狂风下雨,要克服种种想不到的困难,也把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也能对生活加深体验和联想。虽然在生活上看来是艰苦,但却心情愉快,为了深入生活,我心甘情愿受苦,回想起来是苦中有乐的。”
——节选自刘文西《深入生活的点滴体会》1982年
支书和老贫农(纸本设色)刘文西 136x175cm 1963年
刘文西曾说:“原来只是把学画当作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并不知道文艺是什么。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我才知道画画要与工农兵结合,与工农兵交朋友。十年八年不行,我要一辈子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支书和老贫农》是在“《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出的极具创造力的经典作品。画面中支书与四位老农围坐一圈,亲切拉话,用笔凝练、干脆,人物造型概括精准。
沟里人(纸本设色)刘文西 169x133cm 1982年
1980年秋,刘文西到延安冯庄写生,此时太阳快要下山,几位老汉迎面走来,背上压着小山一样的谷垛,古铜色的脸上淌着一道道和着泥土的汗水。作品《沟里人》正是描绘了这样三位朴实、平凡的陕北农民,真实地刻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勤劳,以及背后一代代黄土人在这片黄土地上坚强而积极地生活,也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讴歌赞颂。
黄土情(纸本设色)刘文西 235x190cm 1989年
《黄土情》表现的是陕北腰鼓队红绸飘舞、舞姿飞扬、鼓声震天、热闹欢腾的场面。通过红火热烈的场面塑造出陕北人民热情、乐观的性格,也是人民文化生活的表现。
横山老腰鼓(纸本设色)刘文西600cm×210cm2010年(请横屏欣赏)
横山老腰鼓流传久远,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守卫长城的士兵身载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将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打了胜仗鸣锣击鼓,狂欢起舞,庆祝胜利。后来逐渐由战时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便形成豪放激昂、刚强有力的腰鼓艺术。横山老腰鼓保留着古老的民间色彩,富有较强的生命力。
——刘文西
薛海玉同志——1948年毛主席东渡划船者(纸本设色)刘文西 46x34cm 1973年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从吴堡县岔上乡川口村渡口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薛海玉同志就是当时负责摆渡的船工。刘文西长期深入延安,徒步走遍了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去过的所有地方,也了解了很多关于毛主席的历史事件,也曾访问黄河上的老船工,询问毛主席东渡时的情景。
作品及介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