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新模式|影像作品在线销售或成常态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疫情催生新模式|影像作品在线销售或成常态

中国艺术报

马连良《借东风》戏装照

上海大都会

1936年 银盐纸基

21×14cm 8.3×5.5in

疫情催生新模式:

影像作品在线销售或成常态

张莉华

预定的结束时间已到,多位买家仍在激烈竞价,一个多小时后,第3919号买家最终以30800元的价格将4号拍品《庚子事变中国多地蛋白大相册》收入囊中,这是这件拍品的第89次出价,并成为全场最高成交价。7号拍品《打电话的爷孙俩》以11000元成交,是拍品估价2000元的5.5倍,成为此场的黑马。

3月30日,经过数个月酝酿的“影易在线拍——首拍”在激烈竞拍的氛围中收官。本场拍卖共推出40个标的近千张原版照片,有31件成交,成交率为77.50%,总成交额为156,640元。本次拍卖会总在线围观人数为40000(数据截至3月31日零时),注册总数近600人,出价次数为1091次。

由于疫情原因,全球艺术品市场的运转几近停滞,各大重要的实体拍卖会、艺博会、展览和艺术活动都被迫停止。“线上”成为新的不二选择,从而使一直稳步发展的在线拍卖与在线展示极速成为艺术市场的主流。显而易见,影像艺术品在线上展示与交易中具有独享优势,本次“影易在线拍”的各项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未来影像艺术品的在线交易发展空间巨大,完全有可能成为主流。

“影易拍卖”机构自2001年进入摄影收藏,2006年开始创办影像艺术品拍卖业务至今,一直活跃于中国影像收藏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

相较于传统拍卖,在线拍卖似乎更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潮流,此次“首拍”正式在线预展5天,加上试预展时间就更长,这在传统拍卖中是无法承受的成本。另外,传统拍卖是一件一件地拍,在线拍卖理论上可以很多件同时拍,相比传统拍卖每件拍品的竞拍时间,在线拍卖的每件拍品拍卖时长是一样的,买家有足够的时间斟酌。当然,这也对拍卖的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供具有学术支持且性价比高的拍品,来适应这个全新的交易方式。

如今,实体经济体在线化已是趋势,艺术品也不例外。但艺术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在没见过实物,没有退换货的前提下,如何让买家愿意出钱购买?这需要买家的成熟度,他们对于影像艺术品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只看简介,看数码样就基本了解拍品。同时还需要艺术家的知名度与交易平台的信誉度作为交易的担保。这个营商环境需要多年的培养和积累,绝非一蹴而就。

近几年来,老照片的收藏热成为业界关注与讨论的话题,从此次“影易在线拍——首拍”成交拍品的结构看,包括晚清、民国和红色纪实性摄影作品在内的种类繁多的拍品,都有不俗的表现。

老照片的收藏意义

在中国,老照片的收藏一直都有,如国家的照片档案馆,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都收藏老照片,主要侧重于收藏老照片的影像史料价值。直到2006年的华辰影像拍卖开始,将老照片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收藏推向了公众的视野。不同藏家有不同诉求,目前很多人买的还是老照片的史料价值。作为史料的老照片市场价格不高,一般也就百元价位。真正具有市场价格的是老照片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才是卖到千元、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的因素。

中国艺术报清末富贵家庭呈堂

雅真照相馆

1890年蛋白照片

21×26.7cm 8.3×10.5in

这次“影易在线拍”的2号拍品雅真照相馆拍摄的《清末富贵家庭呈堂》就是一张兼具艺术价值、文物价值与影像史料价值的照片。这张照片为首次洗印,细节丰富,保存得也很好,基本上没有褪色,还出自名家之手。经过了55次出价,最终以9350元成交。20号拍品是曼尼拍摄的三峡,手工上色,也是名家名作,遗憾没有成交。从市场发展的眼光看,这个拍品价位不高,是一个“小漏”。

老照片的市场有多大

就“影易拍卖“来看,年交易额在1000万-1500万之间,2014年、2015年曾达到最高点,为2500万-3000万。经他们手的老照片就有几十万张。大量之前没见过的照片进入业界视野,仅摄影史中未提及的摄影家就有几百个。比如,这次拍卖中的18号拍品和19号拍品是英国摄影师詹姆斯·迪尔登·霍尔姆斯拍摄的北京与广州两个系列的作品,均为首次亮相影像艺术品收藏市场。

中国艺术报

北京立体照片整套(12张)之一

詹姆斯·迪尔登·霍尔姆斯 摄

1920年银盐纸基

8.3×11.5cm 3.3×4.5in

哪些老照片值得关注

自己喜欢最重要,其次是有用,比如可以挂家里做装饰品,或作为礼物送朋友,还有开发增值等。但想要把摄影收藏当成另一种艺术创作,则是需要一定积累之后才可能达到的境界。很多人有疑问,对于入门者,多少钱买一张照片是合适的?这取决于买家自己心理价位,一个特定的价格的藏品对不同的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价格高于价值,就会觉得贵了,价值高于价格,就会感到捡漏了。同一件藏品对不同的藏家,其价值是大不一样的。拍卖就是资源配置最大化的方式,所以在拍场上,总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竞买,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资源配置,就会给出不同的价格。

在“影易拍卖”的估价体系里,以银盐纸基的材质为例,1949年之前6寸片大约百元价位,8-10寸千元价位,16寸的两三千元都是比较合理。此次31号拍品《颐和园玉带桥》,带框估价就在3000元。对于摄影收藏,原相框是视觉艺术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元素。买家应先了解与参照大拍卖行同类作品的估价,更重要的是自己承受得起,就是合适的价格。

中国艺术报颐和园玉带桥

佚名

1930年 银盐纸基

42×29.4cm 16.5×11.6in

老照片的错版和赝品

从制作材料上来讲,照片不可能造假,因为懂行的人一眼就可以辨别出这个材质是哪个年代的。而且,感光材料具有有效期,使用早期的材质现在也很难制作出老照片。但从一件藏品整体来看,是需要去核实考证的,比如此次拍卖中的24号拍品《马连良》这张照片,是1936年上海大都会出品的原版照片,宣传戏曲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在黄金大戏院出演《借东风》。未想在装帧时错将《借东风》的照片粘贴到了《秦琼发配》的卡纸上,这个错是当时大都会造成的,并非后来的藏家卖家刻意造的假,所以我们称为“错版”,就像错版邮票一样反而为照片增添了另一层价值。如果是卖家张冠李戴贴的,那就是造假的赝品。

中国艺术报

李万春《吕布本传》戏装照

上海大都会

1937年银盐纸基

21×14cm 8.3×5.5in

如何判定一张照片的品相

品相是一个技术标准,霉变、折皱、破损与影像丧失等都属于一张照片的硬伤,会影响价格。不过有一点轻微的影调发黄、泛银等,实质也是品相问题,但如果将其看为老照片的“包浆”,可能反而增添了其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一般来讲,只有品相好的才能上拍。当然,如果原版照片极其罕见,对品相也不会十分地苛求,拍的是其影像的史料价值和原版照片的文物价值。比如此次拍卖中的9号拍品《黄遵宪》,是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人物,其影像非常罕见稀有,其老家的研究者也说“第一次见”。这个标的有439人次围观,出价34次,最后以3740元成交。

中国艺术报

黄遵宪肖像

日本八幡町肴町照相馆

1900年 银盐纸基

8×4.6cm 3.1×1.8in

如何了解学习以及购买照片

这两年,国内已经出版了诸多有关影像收藏的书籍,另外不少国外的原版书也详细介绍了西方影像收藏,都可用来学习参照。

中国艺术报

《影像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李欣主编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7-10-1出版

喜爱影像收藏的人还可以多关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摄影画廊及拍卖行,多去看相关展览与预展,上手实物。通过网络观看电子照片,了解诸如照片的尺寸、材质、装裱及展示方式,这都是它的视觉语言。这是一个培养眼光的过程,看多了自然也就会具有鉴别力。

中国艺术报

《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

【美】大卫·希克勒巴克 著 毛卫东 译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7-11出版

在购买照片时,最好是正规渠道。收藏领域特别讲究传承有序,就是该件藏品是从哪里出来的。这些知名的画廊与拍卖行对你的藏品的升值以及再次进入市场都有保证。

本文刊载于《中国摄影报》·2020年·第27期·2版

中国艺术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疫情催生新模式|影像作品在线销售或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