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温暖的春天已经如期返乡——记“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美术、摄影主题展”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璐 尹德容
走进上海市中华艺术宫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宽18米、高2.2米的巨幅大作《召唤》。这是上海市美协邀请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美术综合材料作品,20余位画家日以继夜,每6米一组,分成3组在一周内集体创作完成。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一幅以抗疫为主题的美术集体创作,全景式地再现抗疫一线人物群像,成为正在这里举行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的一大亮点。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市美协、上海市摄协、上海市民协、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共展出作品800余件,是从以上海为主的1800余位一线抗疫勇士、文艺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发创作的13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中遴选而来,其中美术作品250余件,摄影作品480余幅,民间艺术、雕塑、装置等形式的艺术作品70余件(组)。
展览分为由5个部分组成的主展、1个摄影作品附展、1个漫画作品附展。5个部分的主展中,“临危出征”“鏖战江汉”“坚强后盾”以时间为主线,展示战“疫”的各阶段各进程;“守望相助”“人间真情”以空间为中心,展现战“疫”的各种场景;附展“难忘瞬间”以“瞬间”为关键词,用摄影作品定格战“疫”过程中的感人画面。
展览现场
4月8日开幕式当天,上海市援鄂医务人员代表、社区志愿者代表、参展作者代表等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展览。“在这个大时代中,只要有召唤,每个小人物都能挺身而出,奉献自己。艺术家们用画笔向生命致敬,向逆行者致敬,向每一个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致敬。”此次展览策划者、参与画家刘亚平说。
来自东方医院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在《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行书长卷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援鄂医务人员代表在上海美协20余位画家创作的巨幅画作《召唤》前合影
召唤 (综合材料) 请横屏欣赏
视频│张文宏医生在展览现场接受采访
张文宏医生在参观展览时表示,目前国家在考虑复学的事情,相信后面紧接着就应该是恢复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复学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活动。国家在充分评估它的风险以后,认为是可以的。这里的可以指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疫情可控,第二,我们有能力阻挡输入性的疫情,第三是有能力控制社区扩散,这些都做好了,我相信这个社会不可能一直是关闭的,肯定要打开。而打开的第一步是复工复产,第二步是复学,虽然学生上学很重要,但安全是第一位的。复学以后,才会有精神生活,饭吃饱了肯定要有精神生活,人不可能离开精神,艺术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说,“对你们(艺术家)来说这是生活,而对我们来说这是精神,所以我们精神了,你们就生活了。”
张文宏(色粉画)吴正恭
“我要和张文宏医生合影!”
大作品多、好作品多、名家作品多,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特点。展厅里,4米以上巨幅作品就有10多件,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
上海市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耗时三周完成的写意山水画《巍巍中国情》宽5米、高3.2米。谈到创作理念,他说:“疫情过后,又是一个春天。我想用这幅画抒写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中国精神。”
展览现场展出的《向心力·中国力量》
四联画《向心力·中国力量》由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和女儿李诗忆联手创作,作品宽4米、高1.6米,用剪纸和油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从暗到亮的天色变化。这也是剪纸这门“微艺术”的一次“大手笔”。
在展厅入口一侧,由上海青年艺术家罗陵君创作的《逆行者》单独悬挂,这幅作品高约4米,描绘了一位全副武装、顶天立地的抗疫“战士”。罗陵君介绍,医生绷紧着身子在黑黝黝的背景前,像一座庄严的英雄雕塑,创作时削减了不必要的背景,聚焦了这样一个简单有力的“出征”场景。
展览现场展出的《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
展览中的唯一一幅书法作品,是上海青年书法家张丰连续18个小时不眠不休书就的宽4米、高3米的行书长卷六联幅《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韩天衡通宵创作,以引首章“医者仁心”向“英雄榜”上的1649位英雄致敬。
医者仁心(篆刻) 韩天衡
与此同时,上海市文联媒体中心和中华艺术宫还开设线上展厅在线展示,作为展览的补充和延伸,观众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不出家门也能欣赏到精彩作品。除美术、摄影作品外,主办方还将民间艺术、书法、雕塑、装置、诗歌、影像等文艺形式有机融合起来,在“召唤”这一共同的主题下,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疫情发生、蔓延时的严峻态势。
本次展览展出了解放日报社摄影记者、上海派驻武汉的两位“战地”摄影家赖鑫琳和董天晔拍摄的作品。“2月7日随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在疫情的风暴中心,我每天跟随不同的医疗队深入武汉各处主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病房,先后21次进入ICU重症病房、方舱医院等红色污染区拍摄,亲眼见证了医生抢救重症病患的惊险场面,以及医护人员精心护理病人的温馨画面,为上海医务工作者在前线的英勇奋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记录。这就是严峻疫情下上海摄影记者的责任与担当。”赖鑫琳说,他们“逆行”近50天,发回各类新闻报道数十篇、拍摄珍贵照片数万张,真实地展示了上海援助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在一线救助病患时珍贵而感人的瞬间。
医护人员是这次展览中大部分作品的绝对主角。画家周宗文的国画作品《医护之歌》,描绘了一组医护人员的群像。画面中,用写实的方式表现了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品大胆采用平面构成方式,与国画的点线面元素相结合,以淡墨蓝色为基调。
展览还展出了从摄影人、媒体记者、一线医务工作者、广大志愿者拍摄的照片中精选出来的作品,用影像和文字图说方式汇集成故事集,采用长卷的方式向观众缓缓道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如张文宏医生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柔情,比如一个母亲对哇哇大哭的4岁女儿的抚慰,都能直接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疫情期间,上海文艺界不仅投身抗疫题材创作,而且争当志愿者,加入了抗疫保障工作,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本次展览中也有呈现。比如童双春、王文娟等众多老一辈文艺家心系抗疫,童双春经济本不宽裕却一下捐出了自己积蓄的3万元支持抗疫。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还集中呈现上海文艺界新创作的多媒体主题作品,如四格连环画抗疫故事影像、澎湃网抗疫一线8集视频、SMG抗疫记录片以及各艺术门类的“云创作”“云演出”“云展示”等。
展览现场展出的《在春天回望》
本次展览的后记是著名诗人赵丽宏专门创作的诗歌《在春天回望》。在诗中,赵丽宏写道:“历史将铭记这个悲欣交集的寒冬/史书中会挺立起无名英雄的群像/疫魔,收起你冰冷的狞笑吧/温暖的春天已经如期返乡/生命的诗篇正在续写生生不息的篇章”,深情讴歌了生命的可贵、人间的真爱、奉献的崇高,表达了对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景。赵丽宏说:“我们一次又一次经历生离死别,期盼全球疫情早日结束,美好生活早日回归。”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召唤”网上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