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城”传文脉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两会视点|“城”传文脉

中国艺术报

本文刊登于5月27日《中国艺术报》6版”文博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如何提升城镇文化软实力,如何围绕城市的文化底蕴保护好城市记忆,如何发挥文化优势避免“千城一面”,如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城市的精神得以永存,两会代表委员就这些问题畅所欲言。

中国艺术报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

城市改造要重视传承地域文脉

齐玫

全国人大代表

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员

什么是城市的文脉?一个城市的文脉,就是这个城市的印记、记忆,就如同人们对家的记忆,包含了对它的情感、对亲人的眷恋、对所处环境的留恋、对家的味道的回味、对物的难舍有形的、无形的,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综合体,深深地留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因此,生活在城市中的原住民是一个城市记忆的灵魂,人与城市共生,城市文脉需要人来传承,城市的活力来源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但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过度注重效率、效益,使得城市文脉保护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市建设中,因为对城市文脉的研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造成一些城市的改造减弱了城市的特色,出现了“千人一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拥有独特的、美丽自然风光的城市,其城市建筑不能与之相匹配,地域特色不鲜明。实际上,文化资源是最具有吸引力及创造力的珍贵资源,保护好地域文脉,就是为地方百姓造福。

另外,一些城市的旧城改造,由于主观及客观的原因,造成一些旧的建筑等被拆掉。我们说,改造创新不意味着必须将旧的东西拆掉。旧的东西有它利用的价值,特别是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对旧的东西的保护,也不能只停留在维持的状态下,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使其具有生命力,城市的文脉因此得到积极地延续和传承。

还有,一些城市主要关注保护区内的维护。一个城市的面貌、风格是一个整体,不应割裂。因此,老城的保护应该是整体的保护,包括城市的自然风光、地域特色以及城市的布局、天际线等等。

城市改造首先要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制定全国统一的城市改造规范条例,以保护城市文脉为根本原则。同时,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制定相关实施条例。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城市改造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使城市改造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此外,城市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对城市中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即使没有经济价值,政府也应该加以扶持、保护,因为它是城市文脉、记忆的一部分,不能割舍。


中国艺术报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

做好河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王绣

全国人大代表

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洛河是潼关以下黄河最大支流,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河洛人的历史责任。如何将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发扬光大,让洛阳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将河洛文化定位成黄河文化的源头和核心。《诗经》和《老子》是在洛阳编著的。《史记》的编著也与洛阳密切相关,司马迁的父亲、太史公司马谈在洛阳周南驿弥留之际,对司马迁嘱托:要继承遗志,写好《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就是《史记》。所以说,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它作为强势的区域文化,在它的周边形成辐射圈,这个辐射圈涵盖了中原全部。

黄河文化是以华胥文化、河图洛书、炎黄文化、夏商周文化为源头的。洛阳宜苏山为华胥之都,河图洛书产生在洛阳,洛阳是炎黄文化的滥觞地、是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因此,以洛阳为中心形成的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

其次,抓住洛阳特有资源,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黄河文化旅游经济带。所谓建设示范区,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基础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立市概念贯穿于各个行业中,用思维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将洛阳由文化资源大市建设成文化强市。另外,在黄河洛阳段的文化旅游的发展中,要讲好黄河的洛阳故事,将黛眉山、荆紫山、宜苏山、黄河小浪底、栖霞院、龙马负图寺、邙山陵墓群、万佛山、魏家坡等沿黄河景区作全面提升,规划建设《诗经》公园等一批主题公园,形成洛阳黄河游的大格局。

再者,打造世界牡丹之都,让洛阳成为牡丹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牡丹在洛阳栽培有近四千多年历史,目前洛阳培育牡丹品种有一千多个。改革开放以来,洛阳举办牡丹节38次,并且牡丹画、牡丹瓷也成为洛阳的名片,建议国家设牡丹为国花。建议大力发展牡丹文化和牡丹产业,建立洛阳牡丹学院、牡丹科学院、牡丹博物馆,大力发展牡丹科技,认真做好牡丹文化产业集群,高度重视牡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

同时,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提高洛阳的博物馆数量,争取在今年底全市博物馆达到100家;提高博物馆的质量,用国际标准制定《洛阳博物馆质量等级与划分标准》;要狠抓博物馆的特色,推出一批全国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博物馆;讲好“黄河故事”,让文物说话,这一点最为重要。


中国艺术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一君

加强齐文化传承创新利用

王一君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文化特质,与新时代文化建设内涵高度契合。加强齐文化传承创新利用,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战略举措,是开拓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路径。建议通过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稷下学宫等平台项目,更好地推动齐文化的传承创新利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以临淄为核心,辐射淄博市全域范围,面积5965平方公里;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依托淄博境内的齐长城文化资源,打造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稷下学宫项目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0亿元。目前,《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2025)》已编制印发,全市37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17亿元;淄博境内的齐长城文化生态旅游带正在编制规划,相关建设项目已开始策划实施;稷下学宫项目一期334亩土地已收储,正在编制规划。

建议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稷下学宫项目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将淄博境内的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纳入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传承齐鲁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艺术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

保护城市标志性经典雕塑

李象群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协副主席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近年来,世界城市雕塑高速发展,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构件,城市雕塑成为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被视为城市的眼睛,各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城市雕塑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祖国各地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诞生了以《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农展馆大型组雕——人民公社万岁》《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为代表的一批极具时代性和艺术性的地标性城市雕塑作品,这些城市雕塑经过历史的沧桑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然而受限于年代制作工艺,这些作品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等代替材质,有些将面临垮塌风险。因此建议将《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用铸铜材料一比一翻制,将《北京农展馆大型组雕——人民公社万岁》用石质材料一比一刻制,用永久性的材料恢复作品原貌,让其成为可以永久保存的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报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

建议成立大湾区粤语保护传承中心

曾小敏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粤语是粤港澳大湾区天然的内部黏合剂,以岭南文化为核心形成的湾区合力,将成为大湾区走向国际化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粤语的传承保护与推广遇到一定的困境,特别是新生代年轻人对粤语的使用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对依托粤语而存在的岭南文化的忽视。因此建议由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粤港澳三地政府联手,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传承中心,拨出专项经费,统筹开展粤语的保护及岭南文化的传承及推广工作。具体包括:建议三地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传承粤语;建议三地政府在学校课堂推行粤语课;制定统一规范的粤语书写标准;建设粤语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组织举办“粤语流行曲大赛”“粤语童谣大赛”“粤语朗诵”等活动,唤起更多人对岭南文化的记忆和关注,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岭南文化;加强对粤语的系统化研究;加强对粤语及岭南文化的宣传推广;推进弘扬岭南文化的电视频道落地香港、澳门。

中国艺术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两会视点|“城”传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