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持守与开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变革进行时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冯远|持守与开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变革进行时

中国艺术报

冯远近照

持守与开新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变革进行时

冯远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上海,21世纪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强调要把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上海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以教育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为目标的上海美术学院,以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为核心支撑学科;以强化城市艺术资源、海派艺术创新和国际公共艺术为建设方向,辐射多个学科群。作为艺术教育综改的先行试点学院,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办学自主权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6年岁尾,以“虚拟法人、实体运作、法人授权、目标管理、独立运营、自主办学”为原则的新机制二级学院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挂牌,由此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

中国艺术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官网截图

深美中国 不变与变

在当今中国,教育的使命是“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海美术学院将教书育人的宗旨、目的定位在蕴含“四个服务”要求的“深美中国”的人才培养功用之上。“深美”出自《汉书·艺文志》,1918年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题写“宏约深美”。“深”即学问技艺钻研和造诣精深,亦可指超出一般、透过表面、全身心的关注和情爱之深;“美”即谓姣好、美妙、美化、发现、创造、赞颂真善及美之传播等等。“深美中国”乃有用智慧和才华,全身心地去美化、理想化心目中的家园、家国之意。上海美术学院在其百年的历史沿革中,屡经迁变波折,但是从此校门走向社会的代代学子,以此为己任,文脉赓续、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纵观国内外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教育的供求关系在变;国内国际环境在变;教育的对象在变;教学资源和条件在变;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在变;而社会又赋予高等艺术教育更多的期待和责任。上海美术学院的“不变”,就是坚持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的宗旨目标不变;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不变;尊重教育教学和科研创作的规律,服务上海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创新文化和城市社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不变。上海美术学院的“变”,就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时代需求,用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利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资源集聚效应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改进完善、变革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以人才培养、成果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教育产出为导向。既重视目标管理,也须强化过程管理,“创造性地转化申学传统、创新性地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地提升上海人文”,把学院建成传播中华文明、出思想理论、出创新成果、出合格人才的孵化高地,主动应对历史带给上海、带给上海美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锚定主业 务实新政

大学教育,以本为本。核心要务在于系统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养成,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培育动手实践能力。本科教育的过程也是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塑造过程。基础教学直接关乎人才质量,同时也是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生源和后备梯队。

在专业美术教育中,技能教学所占比例历来较重。这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以技术水平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这本无可厚非,但并非等于学院教学以培养“技术人”为根本任务。而应当以德——思想品行、三观;智——专业知识理论及技术素养;体——健全的人格体质;美——艺术修养、审美鉴赏能力;劳——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非“艺”=“技”。但院校普遍存在的实际状况,是在重视综合文化课程和相关知识理论课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本科专业学生以功利态度对待文化课,因此课内外的作业量、阅读量均不足。精力投入不足的结果就造成了学生综合门类专业知识、特别是跨专业新知掌握欠缺和视野较窄的问题。加上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教学课时编排的不尽合理,教学、教材内容缺乏适时更新,教学形式固化或单一化,教学流程管理不到位,以及教学实施中教师的宽严不一,都是导致本科专业教学水平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状况的原因。

鉴于此,上海美术学院祭出多项举措。落实“立德树人”,贯彻“技道兼修”的理念,要求师生以“深、实、博、约”的态度方法做学问、学本领,鼓励专业知识深研、深入,反对浅尝辄止;提倡专业基础扎实、坚实,反对花架子;鼓励视野拓宽、知识面广,增加阅读量;学会概括提炼,把握中心要义的本领。推行“院长作业”,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频次,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要求各系和导师分门别类、布置课外作业和假期作业。督促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融入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用所学专业技能表现身边的人和事,加大自我实践的训练量,强化多种类型的创作、设计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扩容“上美讲堂”,邀约聘请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教授,创立并丰富第二课堂品牌。近年来相继聘请了70余位国际国内一流名师学者,每年为学院举办60余场专业讲座、教学示范和工作坊,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平台。实施“在地留学”,充分利用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创新课程和一流教学资源。融入本院教学课程体系,将之列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培养环节的必修部分,建立了不出国门享受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变装”课程设计、落实“三全育人”,推出10余门以教授领衔讲授的专业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结合并对应专业特点,更新授课形式。结合青年人的爱好,创意网课视觉图文设计,以提升课程的学生关注度与兴趣,取得良好效果。

立足未来 多向发力

上海,以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未来在中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要承担的民族伟业复兴的重大使命,需要其不断壮大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想力、创新力、生产力。上海也是中国近现代“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重振其文化形象,上海应该也能够办好一所国际化开放格局的现代新型美术学院。

2019年,为助力上海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弘扬创新文化,同时推动宝武钢铁集团不锈钢地块转型开发和城市新产业发展,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支持下,上海大学与集团及所在地区政府签署共建战略框架协议,在地块转型发展中引入上海美术学院,并计划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打造无围墙校区、街区、社区以及服务市民美育和终身艺术教育新模式的未来新型美术学院。并以此为核心要素,带动工业遗存转型发展的整体开发建设,使之成为“钢铁工业基地转型更新的全球示范区、文化艺术时尚汇聚的国际高地、生态健康智慧安全的国际都市区”。上海美术学院得遇一次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机会。在这里,美院的学人将可能着眼世界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未来构想,勾画上海美术学院发展愿景的蓝图,将之建设成为一所主要专业学科齐全,集造型艺术、设计建筑艺术、人文艺术历史、公共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交互信息多媒体艺术、国际艺术教育、社会终身教育等多专业齐聚的人才培养中心、新艺术产品研发中心、历史研究及图书文献数据中心、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品交易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等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美术学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之责,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人努力成为有用人才。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何阶段,赋予教育何等功用,办学的根本任务都将以围绕培养人为目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将努力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不负使命,在传承中变革,在持守中开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中国艺术报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冯远|持守与开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变革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