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辞世,
文艺界深切缅怀——
为人治学从艺,都是好榜样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瀚允
11月5日凌晨3时18分,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欧阳中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欧阳中石是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曾荣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知欧阳中石辞世的消息后,社会各界表示沉痛哀悼。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时间在其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对欧阳中石的辞世致以深切的哀悼,表示欧阳中石的去世是书法界的巨大损失。
欧阳中石 行书课徒手稿
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读博时期由欧阳中石亲引入门,在他的印象中,欧阳中石教学、临池经验丰富,“我上博士的时候,行书很差。欧阳先生让我练习《怀仁集王圣教序》 ,用朱砂给我圈了50多个字,让我专心研究临摹这50多个经典例字。他选的字,一是造型俊美,能打动人,临习起来很享受;二是类别不同,具有典型性。因此,精心研究、临摹一段时间后,我对汉字行书造型的规律逐渐谙熟,字形的驾驭能力就逐渐提高了。我们要继承先生遗志,努力推动书法事业取得更大繁荣发展。”
欧阳中石 行书书学理念横幅
中国书协顾问言恭达表示,欧阳中石先生在整整六十多载的艺术教学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培养了许多文化艺术人才。他所创造的人文教育理念与业绩,已构成当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让我们看到一位共和国教育工作者的赤子之心、悲悯之怀与忧患之思,它唱响了当代书法艺术回归文化、植根传统之歌,展示出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文化自觉。书法家张铜彦说:“无论为人、治学还是从艺,欧阳中石先生都是人们的旗帜榜样。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更要学习他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优秀品质和大家风范,努力为建成文化强国,为繁荣发展书法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欧阳中石 行书课徒手稿
1999年,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书协理事虞晓勇考上了欧阳中石的博士研究生,欧阳中石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智慧、豁达的心胸和精妙的书艺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中石先生对于当代中国书法教育的重要贡献与影响力是毋庸多言的,先生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力,我们深蒙厚泽。每一位从首师大书法专业走出来的学子,都会铭记先生教导的十六字学书箴言。书法本是文化的一部分,明白这一根本关系,书法艺术就会永葆长青,这是欧阳中石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而今恩师已驾鹤仙逝,后学我辈唯有更加精进,才能报师恩于万一。”追忆多年来与恩师的相处,虞晓勇说道。
听闻噩耗后,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万分哀痛,他在微信朋友圈记录自1974年因父母关系与欧阳先生结识,一直备受欧阳中石夫妻的关怀和教导。崔伟在朋友圈配以欧阳中石1975年赠与他的早年书法作品图说,彼时,我尚是13岁孩子,上款老师认真书写,我一直珍藏至今。更应感恩的是,我家世代与戏曲无任何关联,是欧阳老师把我带入京剧盛境,既为一生绝佳事业选择,也是养家安身立命之本。
欧阳中石与《中国艺术报》结缘也颇深,一直热心支持报社的各项工作。欧阳中石曾在报社做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相关报道时书写题词祝贺。2009年,欧阳中石在接受《中国艺术报》采访时从个人生活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书法艺术是具有无限生命力与强大震撼力的。在他看来,书法伴随着人类生活、文化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是生活和艺术享受的记录者和证明者,做书法工作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将书法的内涵展现出来,要创造温馨、奉献温馨,同时也从别人的创作中吸取温馨。
据悉,欧阳中石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1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欧阳中石 行书课徒手稿
欧阳中石 行书自吟札
本文插图来源:中国书法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