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画论|吕纪院体花鸟画的两种形态(下)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画史画论|吕纪院体花鸟画的两种形态(下)

三、水墨粗笔形态花鸟画

吕纪水墨粗笔形态的院体花鸟画以野禽荒草入画,用笔粗简奔放,水墨淡彩相谐,别有一番情趣。这种画风上承五代徐熙,近学明代林良。吕纪进入宫廷时,林良花鸟画风因得到明宪宗的青睐和推崇而风靡。林良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主,笔法飞动,墨色灵活,“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喋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运笔遒上,有类草书,能令观者动色”,开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之先河。吕纪作为宫廷晚辈画师,颇受林良画风影响,以至于吕纪在这段时期创作的院体花鸟画作品“多假书良名”,遂形成荒率写意的风格。吕纪水墨粗笔形态花鸟画崇尚“徐熙野逸”意趣,题材多为败荷、秋芦、野凫、鹭鸶,看似平淡寻常,实则意味深长。值得注意的是,吕纪此类清雅野逸的作品既迥异于边景昭笔法严谨的工笔重彩画,也不同于豪纵奔放的文人写意画。作为深得帝王恩宠的宫廷画家,吕纪没有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无奈和凄凉,自然就没有心性自由、酣畅淋漓的遣兴笔墨。吕纪水墨粗笔形态花鸟画依然遵循皇家画院的基本规范和绘画风格,在不脱离形似的基础上表达物象的生动情态,没有文人写意画自由创作状态下的随性笔墨和任意变形。其传世的水墨粗笔形态花鸟画代表作主要有《残荷鹰鹭图》《鹰鹊图》《荷渚睡凫图》《寒雪山鸡图》《竹枝鸲鹆图》《月明宿雁图》《芦雁图》和《四鹊图》等。

中国书画报

残荷鹰鹭图

《残荷鹰鹭图》(绢本淡设色,纵190厘米、横105.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家用兼工带写的风格和水墨写意笔法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荷塘一角。只见一只尖嘴利爪的苍鹰圆目炯炯有神,正扑向荷塘;荷梗苇茎间白鹭连奔带飞,惊恐逃窜;其他小鸟和水禽或潜水,或瑟缩,或急飞,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而随风摇曳的残荷和芦苇进一步渲染了紧张气氛。此作构图精妙,造型准确,用笔多样:鹰用碎笔点染,颇具质感,与林良风格如出一辙;鹭用勾勒法,粗放有度;荷叶工写结合,中锋勒笔勾茎,叶子正面用簇笔点染而成,显然融合了边景昭和林良的艺术风格。《残荷鹰鹭图》充分展现了吕纪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质,即融合各家风格,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正如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所言:“近时画家以翎毛称南海林良以善,数年来有四明吕纪廷振特善花鸟之誉。林笔多水墨,寡敷染,大率气胜质,廷振则兼尽之。”

中国书画报

鹰鹊图

《鹰鹊图》(纸本淡设色,纵120.7厘米、横61.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绘苍鹰独立山岩之顶,身姿矫健,虽然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却透露出些许温和之情,注视着枯枝败叶处相伴飞鸣的蜜蜂。而岩石树枝旁的喜鹊惊恐地回首张望,展翅欲逃。画面右上方款署:吕纪,钤印:四明吕廷振印。此图可视为吕纪学习林良画风的代表作。老鹰和喜鹊用水墨粗笔绘就,简练传神、遒劲有力;山石用斧劈加拖泥带水皴写出,雄浑粗犷;枝叶和蜜蜂则用相对细腻的笔触绘制,深得林良粗笔水墨花鸟画之精髓。

吕纪院体花鸟画既承袭了“黄家富贵”的宫廷绘画传统,又兼容了“徐熙野逸”的文人画意趣,并以特殊的花鸟画题材劝谏当朝皇帝,在宫廷绘画的框架内创立了新的花鸟画风。明朝右都御史沈思孝这样评价吕纪院体花鸟画:“设色鲜丽,生意蔼然,前与宋元并肩,后当无复能继其踵者,真绝作也。”吕纪院体花鸟画是继边景昭、林良之后明代宫廷花鸟画的又一高峰,对明清乃至近现代花鸟画的衍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传人有吕高、吕棠、吕远七、叶双石、胡镇、萧增、刘俊等,受其画风影响的有陆镒、殷宏、郑石、朱端、陆锡、童佩、罗素、殷善、殷偕、唐志尹、李一和等。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画史画论|吕纪院体花鸟画的两种形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