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的天津,书家辈出,王正通即是其中之一。
我与王正通有着很深的交情。20年前的他已经在书界小有名气,而我那时对书法的认识还很浅薄。当时他携一摞书稿赴烟台寻我洽谈出书之事,缘于同好,加上他的名字与我相近,于是彼此顿生好感。
王正通临行时送了我一幅魏碑长卷,我视之为珍宝,经常拿出来品读。此魏碑长卷结体端庄,雄浑朴茂,笔法取法《张猛龙碑》与《郑文公碑》。起笔多以藏锋为主,行笔沉着涩进,粗细停匀中含微妙的起伏变化;结体取横势,较为平正宽博,规矩整饬;用笔多方折,棱角分明,峻利疏朗,点画犀利如刀削斧劈,锋芒毕露;风格粗犷雄强,如明月当空,质朴而不笨拙,彰显出一种刚正率直、苍茫古朴、法度森严的廊庙气象。
20年间,王正通一直在魏碑这一领域默默耕耘,其书法也从当初的一味雄强迈向了含蓄蕴藉、碑帖兼容的路子,并形成了丰富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首先,王正通在魏碑中加入了行书的笔意,起承转合间有连带和圆转的自然之意,气脉融畅。这就使得其魏碑作品不再是一味地方折、雄强,而是多了几分洒脱、灵动和率意,直抒性灵,平添了许多情趣。其次,字与字之间不再是单一的端庄,而是粗细搭配,高低错落,欹正相依,碑帖兼容,变幻无穷,若飞若坐,若动若行,趣味十足。其作品结体宽博,运笔流畅而沉实,笔画之间有呼应,空间架构流动活泼,节奏感强烈,拙朴中见秀逸之姿。
我认为,除上述两点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王正通是书法家孙伯翔先生的门人,受孙老指导多年,其作品自然带有几分孙老书法的影子。甚至其部分字无论神采抑或结体,都与孙老的字十分相似,足以乱真。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王正通这20年间在书法方面建树良多,且频频入展全国性的书法大展并获奖。他在碑帖兼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提升了书写技巧,拓宽了个人视野。
王正通的书法作品集即将出版,内容多是其书写的楹联。这些楹联多为哲理联、咏物联,亦可作为座右铭使用,颇具禅意,可以教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谓书联合璧,相得益彰。
王正通是我辈之中的佼佼者,在此我祝愿他书艺之路常青。(附图为王正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