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德艺谭|学画梁崎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印德艺谭|学画梁崎

我仰慕梁崎先生多年。20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天津的沈阳道古物市场、艺林阁、杨柳青画社、劝业场逛书摊和看字画。有一次,我在瑰宝书画店看到梁崎的一幅立轴《雄鹰图》,非常喜欢,但标价20元我却买不起,因为那是我上山下乡回城后工作半个月的工资。我先后去看过五六次,当我从姐姐那儿借钱去买时,不料已经卖出,我那时也不懂,后悔当初没有先付定金。后来,我因忙于工作而始终无缘购买梁崎的作品,遗憾不已。

孙其峰先生常说,50年后若人们还记得你,你才是真正的画家。他还说,梁崎的画与他一生踏踏实实做学问有关。梁崎的画的风格非一般的独特,有的画家作品看起来也独特,但经不起推敲,而梁崎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使得他的作品水平卓尔不群。

梁崎是天津600年来涌现出的杰出书画家之一,其书画艺术得到了业界和大众的认可。晚年的梁崎寂寞、孤独,穷居陋室,生计艰难。大多数画家在晚年技艺衰落是必然的,而梁崎越到晚年其作品越显风骨,堪称典范。王学仲曾评价他:“梁崎是一个书画大家,而且当之无愧。过去因为各种因素,没被世人正确认识,现在应该把这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挖掘出来。梁崎无论艺术成就还是他的求学精神,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多年来,我专注于书法、篆刻的学习和教学,总觉得不问津国画是一种缺憾,不加强国画修养就称不上一名合格的书家。我在篆刻创作中原本就对吴昌硕和赵之谦的水墨偏爱有加,也时常临习。后又学习黄公望的山水、董寿平的松树,学得颇杂,这恰恰契合了紫砂陶刻的需求。熟谙书画鉴定的朋友提议我画画梁崎,并送给我一本画集。我早就有学画梁崎的想法,对其笔下的雄鹰和山水仰慕不已,只是很少练习。梁崎并无科班经历,也没有正式拜过师,基本以自修为主,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比起老先生,我们的条件不知优越多少倍。首先说用纸,我亲眼见过梁老呈现在巴掌大的纸上的山水画,极为精到。说来惭愧,我经常对一尺大的纸搁置不用,稍有点褶子就扔掉。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历朝历代画家的原作都能查阅到,高清图、细节图应有尽有,临摹起来极其方便。因此,我没有理由不学,也没有理由学不好。梁老自幼家学渊源,22岁步入画坛,24岁开始在《湖社月刊》上发表山水画作品,引起关注。这一点我虽然无法达到,但如今退休在家,无工作压力也无琐事烦扰,借此良机既能夯实国画基础以满足多年夙愿,又能提升书法、篆刻、陶刻水平,一举多得。

中国书画报

我在练习过程中认识到梁老善于吸收古人画法而别开洞天,比如其竹林取法沈周,但石头完全不同,进而形成自家法;蔬果似承八大山人、徐文长之风,却大相径庭。他画鹰独具特色,我先后临摹过百十幅,区别于齐白石、李苦禅的鹰,鹰爪粗壮,点睛位置非常考究,差一笔则神气皆失。我画时先从头开始,后来得知应该先画背,以浓破淡、线面相结合。至于松树,由于我学董寿平较多,所以画起来简单些,关键在于梁老大量运用马尾松画法驾驭画面,对此我望尘莫及。同时,梁老的书法也很有特色,他取法二王而富于变化。我也学着去写,很多时候就写自己的诗文长跋,不完全按原尺幅照搬,落款位置往往自己选取。一方面争取把画集的内容全部临摹,另一方面选取个别佳作画上几十遍,背临下来后反复对照,便于掌握。

中国书画报

虽年过古稀,两年来我却每天把时间排得很满,每天日课必画一件或多件,然后发到网上求同道赐教。虽精力不再旺盛,但我像蜗牛似的不紧不慢坚定地画下去,且能从中享受到挑战带来的乐趣。(附图均为孙荣刚临梁崎画作)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印德艺谭|学画梁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