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萃华 | 天然妙境 暗合古法——王原祁的《南山积翠图》

书画知识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藏品萃华 | 天然妙境 暗合古法——王原祁的《南山积翠图》

中国书画报 在“清初四王”中,王原祁是一位比较有思想、有见地的画家。他曾说:“画在师古而又不在泥古。古人之画心花透露,寄于毫端,一家有一家之妙。若执定法,铢两不失,则为刻舟求剑,生趣何在?”此语表明他师古而又要化古、越古的艺术追求。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王原祁《南山积翠图》(见上两图)为纸本设色,纵43.8厘米、横338厘米。画家在作品中自题:“南山积翠。康熙辛卯清和,仿一峰老人,预祝乾翁老先生亲家六袠荣寿寄正,王原祁。”下钤“王原祁印”白文方印、“麓台”朱文方印,引首钤“画图留与人看”朱文长方印。“辛卯”为康熙五十年(1711),时王原祁70岁。此作为王原祁预祝亲家“乾翁老先生”六十大寿所作,画南山夏秋之景。作品自右向左徐徐展开,丘陵起伏,气象晴朗。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水上岛屿。岛屿近景地势平坦,几棵大树立于坡石之间,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顺坡而建并延伸至水上。茅屋之后有几座孤岛,岛石堆叠,树草丛生。一叶小舟载着数名乘客正缓缓离岸。茅屋对岸丘陵相连,树木杂生。山坳处有一座庄园,内有屋宇数间,背山面水,地势甚佳。稍远处,一座木桥连接两岸,木桥左侧的山脚下有山居数间,其中一间屋内有一人盘膝而坐。山居被青松环抱,所处地势开阔,坡石平缓。一座庄园建于山岛高处,临风而立,崴嵬壮观,后有陡峭的山峦为依托。顺着庄园向左侧看去,对岸山坡临水处,一人正张网捕鱼,乐在其中。

此幅《南山积翠图》被现代画家吴湖帆称为“神韵第一,设色第一,笔墨第一”。全画共画有三十余座山峰,四十余间房屋,四座木桥,两条渔舟,两座亭台,各式人物17人,其中有渔翁、船手、樵夫、渡船者、溪山行旅者等,场面十分宏大。在构图上,此作山水相连,气势相通,疏密有序。画面中,一片湖水环绕一处山丘,一处山丘藏着一座庄园,两山之间有桥连接,山路四通八达,山景纵横幽远,是所谓“神韵”也。王原祁作画不在于绘景,也不拘泥于传统,而是重视“取气”“得势”。他说:“若于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已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暗合古法矣。”故而他的画在强调“天然妙景”外,亦注重笔墨的趣味和美感。此画中,山石、树木的笔法皆浑厚流畅,墨色处理亦有独到之处。山石深处以墨晕染,突出明暗关系;余者皆染以色彩,青绿、赭石、朱砂交相施用,具有以色代墨的特点。王原祁对笔墨的运用十分讲究,曾写道:“设色即用笔、用墨,意所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处。”此作中的笔墨、设色正如吴湖帆所评:“著笔处锋颖棱棱,著色处青红斑剥,洵奇观也。”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王时敏之孙,江苏太仓人。他是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他继承家法,山水画师法“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画江南水乡,注重笔墨素养,自称笔端有“金刚杵”。在绘画方面,王原祁从小受其祖父王时敏的影响。王时敏对其评价颇高,曾说:“元季四家,当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唯董宗伯(董其昌);得其形者,予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王原祁)其庶乎!”对于“元四家”的画,王原祁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高岭平川图》中题写:“学大痴画,不难于浑厚华滋,而难于平淡天真。”他还说:“要仿元笔,须透宋法。宋人之法一分不透,则元笔之趣一分不出。”据史料记载,王原祁在南书房供职时,康熙帝时常看他作画,称赞他画得好,并曾为其亲笔题写“画图留与人看”一句。王原祁将此题句刻印一枚,以念皇恩。此后凡有佳作,即将此印钤于款首,此《南山积翠图》亦是如此。所以,王原祁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以画娱人”,通过对山水的表现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来源:《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知识-藏品萃华 | 天然妙境 暗合古法——王原祁的《南山积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