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第217期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审 美 素 养 如 何 评 价
【编者按】 审美素养固然无法像数学一样量化,但仍然有其自身的衡量标准。以往的美术测评主要关注审美素养的两个因素:艺术常识和艺术技巧,但未能全面涵盖审美素养中的创造性、沟通能力和心灵层面。建立健全审美素养测评的重心,就是要更为全面、全过程地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灵发展。就现阶段的教育评价而言,学生对审美的个人理解、交流分享与独立创造,尚未被现有的测评所全面地考察。只有契合审美教育理念、科学有效的测评,才能确保其在现实的大中小学教育中有据可依,形成可持续发展。2020年12月,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针对“审美素养如何评价”组织探讨,本期时评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审美素养的评价原则
□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
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方法与思考
□高登科弋语可
延伸审美素养评价的“思想土壤”
□李春光
审美素养评价,“美术”岂能代“美育”
□孙墨青
众家谈
□李睦、袁媛、陈昱、王冲
传统意义上,美育通常意味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然而,随着美育的内涵在新时代的扩展,审美教育的提升和审美素养的评价逐渐成为美育诸多任务中的关键环节。审美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审美能力的锻炼,主要涉及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审美经验的理解。健全的审美素养,至少包含心灵感知、创造性思维、知识和技巧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可审美的理念、艺术的精神无论如何高远,要想在学校教育中形成普及,都应落到实处,而课程、方法、评价三者缺一不可。然而,制定和实施契合美育学术理念、科学有效的评价却并不简单。评价的对象、实施者,评价的标准和范围等都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科学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和美育育人机制
有一个前提应反复强调,审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非仅是少数艺术专业学生。就现阶段的教育评价而言,学生对审美的个人理解、交流分享与独立创造,尚未被现有的评价所全面地考察。更为广阔的美育观念中,并不存在独立的“创意人才”或“创意阶层”,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涌现出里程碑式的“颠覆者”。在审美素养的提升和评价中,应帮助学生从个体出发,理解审美和艺术,寻找生活中社会需要的“创意点”,走向他者和更广阔的世界,实现审美异趣的情感沟通。
任课教师应当是评价学生审美素养的主角,但不是唯一的角色。应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共同组成,而各自所占比例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实验和研究。学生审美评价的标准也应由与审美教育直接相关的领域专家共同研讨、提出草案,由主管教育部门制定和出台。有关专家应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教育家、艺术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人文学者等。应在草案阶段开启听证会,邀请大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发表意见。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艺术课程的评价理念和框架,通过了解相关理论和框架,不断提高评价角色、方法及标准的丰富度和融合度,才能保证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学术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结果对评估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创造力、情感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衡量一个学生未来综合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一种“判决书”。因为审美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变化。切勿因为不成熟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在逻辑性的反思的审美经验中消解了自身原始的直观的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审美素养是对全体学生的评价,不宜以其来决定一个学生是否适合以艺术为职业。因为审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非功利性,审美经验的对象可以不与审美者构成任何实际利益上的兴趣。
以上,是关于学生审美素养评价过程和方法的几点讨论。审美素养评价是目的,也是方法。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推进评价机制,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人们对审美素养的自我认知,推动整个社会对审美素养的重视。宏观意义上的审美素养已经涉足到学科融合和跨媒介研究的领域,基本层面的审美素养则以人文精神为背景。当下我们的审美素养评价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直面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还是走进单一学科的死胡同,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希望审美素养评价能够有针对性、具体化,能够形成审美素养的基本出发点,然后共同走进学科整合和社会美育的广阔疆域。■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千 惠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本报同意后方可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