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墨青:审美素养评价,“美术”岂能代“美育”

美术云平台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孙墨青:审美素养评价,“美术”岂能代“美育”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 第217期美术新闻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本期话题:

审 美 素 养 如 何 评 价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编者按】 审美素养固然无法像数学一样量化,但仍然有其自身的衡量标准。以往的美术测评主要关注审美素养的两个因素:艺术常识和艺术技巧,但未能全面涵盖审美素养中的创造性、沟通能力和心灵层面。建立健全审美素养测评的重心,就是要更为全面、全过程地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灵发展。就现阶段的教育评价而言,学生对审美的个人理解、交流分享与独立创造,尚未被现有的测评所全面地考察。只有契合审美教育理念、科学有效的测评,才能确保其在现实的大中小学教育中有据可依,形成可持续发展。2020年12月,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针对“审美素养如何评价”组织探讨,本期时评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审美素养的评价原则

□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学生审美素养评价的方法与思考

□高登科弋语可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延伸审美素养评价的“思想土壤”

□李春光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审美素养评价,“美术”岂能代“美育”

□孙墨青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众家谈

□李睦、袁媛、陈昱、王冲

审美素养评价不是狭义上的美术问题,本质上是审美教育问题。从前者的角度来看,除非学生选定美术作为未来的专业或职业方向,否则没有接受考评的必要;后者与专业学科无关,而面向具有审美、独立思考、创造力发展需求的每一个学生。但凡谈论审美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上是不可不认清的基本前提。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对美育的性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位。而在一些教学与评价现实中,美育则悄悄变成了“文艺常识背诵、技能培训、特长竞赛”。有人说,审美素养离不开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在讨论任何具体的素养之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应被忽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又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种素养。虽然其中审美素养没有单独列出,但它实则是人文、健康、责任、创新等素养的重要源泉。审美素养不应独立于核心素养之外,而是本就内在于其宗旨之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美育课程中艺术与扮演的融合,德国汉堡MKG美术馆,拍摄收集:孙墨青

当下,我们往往把作为核心素养的“审美”“美育”与作为技艺的“美术”混同。审美素养与美术技能不同:一方面,学生对艺术常识与技巧的掌握值得重视,这是一个人在艺术领域“成才”的基础;而人对审美的感知力、创造欲、思辨意识与分享精神,通过美而生发的自爱爱它的心灵潜力,则关乎一个人在何种意义上“成全为人”,我们对后者的重视却远远不够。如果审美素养评价只是评价知识多寡和技能高下,就证明我们没有触及美育的核心,也证明我们对审美和教育的理解止步不前。蔡元培曾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难道我们今天不应反思,远离了核心素养宗旨的美育,不也是残缺的美育吗?

审美教育就像以手指月,如果“手”是艺术的知识、技巧、能力,那么“月”则是一个人对事物微妙的心灵直觉、与其他生命的共感共情,还包含丰富的想象。我们当下的美育是否过度重视那只指月的手,却忘了它所指向的月亮?

审美素养不是竞技比赛,人人都对审美有所感知,受后天的成长环境、教育、经历而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因而评价审美素养,不可论有无、论高低,而应看它是否全面、是否均衡。审美素养与其他人文素养一样,是长时间积淀而成的,因而审美素养评价应重视发展多于重视结果。如果美育一定要论结果的话,那么重心应是“人的完善”而不是“作业的完善”。仅以一幅命题作画、一张文艺常识考卷来评价无疑是不全面的。相比而言,学生个人的纵向变化比横向差异更能体现人的审美潜质。如果两人的审美认知起点不同,而其中一人的“审美成长曲线”上升幅度较大,则应在评价中加以肯定。

审美素养评价是否健全,考验我们对审美教育理解的深度。在《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中,贝兰卡等教育学者指出,由于鼓励原创性是视觉艺术教育的重要原则,因而评价中应鼓励学生“在他们已完成的功课中,能够选择和他们或他们同学以前所尝试的不同方法”。换句话说,基于对美育中创造力培养的认识,审美素养评价应鼓励学生创造“例外”——不只是例外于身边的小伙伴,更重要的是不断开拓他们自己。

我们深知,审美素养评价绝非易事,它是否真的懂得学生成长规律、是否契合美育原理、能否得到教育界的共识、是否具有可行性,都直接影响评价的实现。更为根本而无法回避的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家庭乃至社会能否共建起更加健全、目光长远的“人才观”?只有在“人”“才”共生的意义上理解美育,美育才真正切中今日教育的当务之需,成为教育转型的突破口、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千 惠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本报同意后方可转用。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云平台-孙墨青:审美素养评价,“美术”岂能代“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