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卧游攻略

美术云平台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卧游攻略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2020年,恰逢渐江诞辰410周年,安徽博物院经过两年的策划和准备,于12月25日在其新馆推出了“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汇十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婺源博物馆)馆藏佳作,共100件(套),其中渐江作品85件(套),蔚然大观,不乏《仿倪山水轴》《黄海松石图轴》《黄山图册》《晓江风便图卷》等渐江代表作品。本次展览持续至2021年3月28日,为期三个月。

渐江(1610—1664),安徽歙县桃源坞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明末诸生。明清易祚,渐江有志抗清,曾改名为舫,字鸥盟。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1644—1645)在清兵南下围攻后覆灭,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现实打击下,时年38岁的渐江离歙赴闽入武夷山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梅花古衲。皈依后他深居简出,寻师访友,游历名山大川,经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师法造化,托欢翰墨,寄情山水,成为了新安画派奠基人。他的山水画初学宋人,后法倪黄,绘画风格静逸高简、清隽绝俗。他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造境多样,款识布局独特,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独树一格。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 黃海松石图 纸本设色 198cm×81cm 1660年 上海博物馆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风入松摄)

此次展览的名称“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出自渐江一枚白文朱印的印文(见上海博物馆藏《黄海松石图》)。展览设“画宗倪黄”“黄海松石”“梅花古衲”“长林逍遥”“交游唱和”五个单元,比较集中的梳理了渐江中晚期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渐江与亲朋挚友在书画上交往唱和的往来和其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影响。

区别于时间叙述的策展方式,本次展览采用关键词划分的方式来设计展览的不同板块,以点带面的勾勒出渐江的生活轨迹和性格特征,为观众了解渐江的生平和作品提供了多元视角。展厅布置空疏、优雅,小品、卷轴交错排布,井井有条,策展人有意在现代博物馆中营造具有禅意的空间形式感,以让观众体悟渐江作品的清冷、静逸之美,返观渐江的山水画精神。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展览现场(李鹏飞摄)

展出藏品完整清单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归黄山而益奇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山水图轴査士标题跋

根据査士标在渐江《山水图轴》题跋中所言“渐上人画,入武夷而一变,至晚岁而益奇,绝去规摹蹊径,而自成一家”,可把渐江作品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8岁皈依佛门之前,第二阶段为38岁入武夷至47岁期间,第三阶段为47岁至其圆寂。第一阶段为渐江取法五代、宋、元等诸家,还未脱离窠臼,但其简逸的个人风貌已初见端倪。第二阶段的作品多以安徽一带的风景为主,个人风格正在形成,但尚未成熟,作品也较少,本次展出的《山水三段卷》就是其中之一。第三阶段为其创作成熟期,个人面貌鲜明,创作了不少空灵蕴藉、不落凡庸的佳作。本次展览的作品以“家在黄山白岳之间”主题,涉及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以徽州景色为题材的作品,且成熟期的作品居多。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 山水三段卷 纸本设色、水墨 19.3cm×75.3cm×3 1656年 上海博物馆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 梅花图册 纸本水墨 1658年 安徽博物院藏

渐江一生最喜画白梅,自号“梅花古衲”,创作出了大量以梅为主题的作品,此帧册页便是其中之一,创作于其49岁。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孤傲的精神正是渐江所追求的人生品格。此帧册页中的梅枝呈几何形构图,枝干在蜿蜒中呈现出不屈的姿态,梅花用细劲的墨线双钩,笔墨精谨、画面简洁,颇有“凌寒独自开”之意境。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 黄山图册(5件)《天都峰》《莲花庵》《文殊寺》《扰龙松》《一线天》1660年 故宫博物院藏

《黄山图册》是渐江约50岁时在黄山的写生创作,设色、水墨皆有,构图形式丰富,完成时间有一定跨度,共计60开册页,每开都以黄山一景为创作对象,并都有景观名落款和“弘仁”朱文圆印,册前有萧云从、杨自法、査士标、唐允甲、程邃、汪濨穗、饶璟、汪家珍题跋。这套册页记录了黄山大部分景点和地貌,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为后世历史地理考察提供了图像参考。本次展览借展了其中五开册页,展现了黄山代表性的怪石、奇松和云海,与真实的自然风貌相比,渐江的写实描绘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其笔下山石线条刚硬方折、山形轮廓分明,并主观地对其形状进行了几何归纳,形成了个人特色;对奇松的描绘细致生趣,用点画加以墨色晕染,层次分明;山间的氤氲烟云飘渺灵动,技法的运用还可窥见米家云山的特点。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弘仁 仿倪山水轴 纸本水墨 133.1cm×62.7cm 1661年 故宫博物院藏

《弘仁仿倪山水轴》落款为“辛丑九月雄右属为旦先居士,弘仁”,可知为渐江51岁时所作。这件作品在风格、画境和构图上都是对倪瓒山水画的传承与演进,笔墨以简淡为尚,构图一河两岸,远山与近景间大片空白的水面,突出“静”和“冷”的审美趣味,表现了清逸脱俗的心境。其近景树木刻画细致,茅屋用减笔勾画,山石以淡墨渲染,略皴几笔披麻皴,苔点多取竖势,与远山坡岸取横势的苔点形成对比,整幅作品变化丰富。渐江的笔墨虽法倪瓒,但却不完全与倪瓒徐缓柔曲、“糊突其笔”的用笔风貌相同,而是清劲冷硬,章法严谨,兼宋元之长。正如清人杨翰在《归石轩画谈》中所云,“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劲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渐江 天都峰图轴 纸本水墨 307.5 cm×99.6cm 1661年 南京博物院藏

《天都峰图轴》为渐江51岁时所作,右上自题“历尽巉岏霞满衣,归筇心与意俱违。披图瞥耳松风激,犹似天都歌翠微。去疑居士写图并题正。渐江学人弘仁”。从题跋可看出渐江对黄山充满了眷恋之情,回顾平生,往事浮现,便即兴创作了此图,为渐江画黄山的代表作品。此画构图较满,结构严谨,用墨线勾勒出高耸的天都峰主峰轮廓,皴擦很少,墨色很淡,周围被重笔繁墨的小山峰和松树丛林围绕,疏密布置得当,仿佛阳光直射在主峰上,与周围形成了阴阳向背对比,于高远险峻的气氛中表现天都峰神骨,是其个人风貌突出的佳作。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弘仁 晓江风便图卷 纸本水墨 28.4cm×242cm 1661年 安徽博物院藏

《晓江风便图》是安徽博物院较少展出的渐江代表性作品,作于1661年,时年 51岁。此卷描绘的是自新安行船至扬州,由浦口练江入新安一带的实景,是渐江为友人吴伯炎赴扬州赠别而作。他在画面上营造友人乘舟离去的场景,两岸寒寂,林木稀疏,让人心生伤感。该图采用一江两岸平远构图法,前段写练江沿岸冬景,清冷萧疏;中段写高峰峻岭,寒亭孤塔;后段写连绵远山及顺流而下的江面,上有两船齐驶,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船尾。此卷笔墨不多,皴擦点染较少,用墨清雅,山石多用出自倪瓒的“折带皴”勾画,后段远山可见模仿米家风貌,整幅作品荒疏冷逸,风骨冷然。此卷后有吴羲、程守、许楚和石涛的题跋,其中石涛题到:“笔墨高秀,自云林之后罕传,渐公得之一变。后诸公学云林,而实是渐公一脉”,他对渐江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总结了渐江学倪得其精髓而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弘仁 绝涧寒松图轴 纸本水墨 116.6cm×51.2cm 上海博物馆藏

《绝涧寒松图》落有目前所知渐江的唯一篆书款“绝涧寒(松),学人弘仁”,而“学人弘仁”的署款极为稀见,左上有遗民诗人、画家、渐江友人汤燕生题七绝二首。此图采用截景式构图,笔法简练,描绘了一棵苍劲的孤松,旁有一石。其中一枝从右向左曲折生长,针叶密集于树梢,与几根细小枯枝形成对比,画面上方留有大片空白,增强了空间感,但汤燕生的题诗占据了大部分空白,影响了原有的空间感和构图。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弘仁 疏泉洗研图卷 纸本设色 19.7cm×65.7cm 1663年 上海博物馆藏

《疏泉洗研图》为渐江53岁时所作,由图中提款“癸卯春弘仁作”可知。左上有汤燕生题跋,“高士之寿其亲,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而徒饮水啜粟,求尽其欢;涤砚驱毫,务悦其目。虽情事克申,不无伤哉贫也之叹矣。然观斯图者,又知白榆先生乐其子志养,不乐其子碌养也。名父固宜有子哉。岩夫汤燕生拜”,可知此图为渐江为白榆先生所作。此图以山中屋舍为全图中心,前屋一位垂髻长者倚窗远眺,后屋为一简朴书房,内置桌椅,上有书函、茗杯和瓷瓶,周围树木参差有序,茂林修竹,泉水潺潺。屋外一书生正向泉边走去,身后紧跟一名持砚童子,生动刻画了“疏泉洗砚”一幕。此图浅绛设色,构图严密,笔法娴熟繁复,山石用披麻皴,苔点密布,并用淡墨、赭石和石青根据景物位置悉心营造,渲染出层峦叠翠、静谧深幽的山景,是渐江晚年的精品。这件作品是渐江作品中鲜有展出的作品,此次展览可以一睹真容,实属难得。

交游唱和与后世影响

明末清初之际,徽州地区以及寓居于外的徽籍画家对“米倪”风貌的崇尚以及在对古徽画继承的继承和变革,产生了以渐江、査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画派”。“新安画派”是清代理论家张庚在《国朝画徵录》中评论弘仁时提出,后被后世沿用。他们绘画上师承宋元诸家,好临摹而又自成一家,但总体风貌都呈现出简淡高古、秀逸清雅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

渐江一生交友广泛,往来于宣城、芜湖、南京、扬州、黄山、白岳、武夷、庐山等地,寻师访友,悠游林下。此次展览的第五单元以渐江的朋友圈为线索,梳理展出了和渐江关系较近的师友、门徒的作品,可看出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痕迹。例如,萧云从是渐江的挚友,而渐江早期山水亦受其影响。江柱、吴定、祝昌、姚宋是渐江的“四大弟子”,他们的山水画承其衣钵,又学元季诸家而后发展出自己的风貌。梅清以画黄山著名,与渐江、查士标等是画友,多有诗画唱和,他与石涛、渐江也是“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查士标 古木远山图轴 纸本水墨 108.5cm×47cm 1667年 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梅清山水图轴 纸本水墨 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萧云从 榕荫茅屋图轴纸本水墨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江注黄山一角图轴纸本水墨 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吴定山高水长图轴纸本设色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祝昌 仿倪云林山水图 纸本水墨 53.5cm×177.6cm 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姚宋 山径泊舟图轴 纸本设色 安徽博物院藏

渐江的绘画以其孤、冷、简、淡的风格和高逸的品格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宾虹是其中之一。黄宾虹不仅绘画风格受其影响,他也是研究渐江的专家,著有《梅花古衲传》《渐江大师事迹佚闻》《新安派论略》,为后人研究渐江的生平和作品留下了丰富的史料。此次展览展出了黄宾虹《临渐江画稿》,是其临习渐江作品的小稿。他提倡“终日伏案,不遑少息,藏焉修焉,优焉游焉”的临摹精神,甚至说“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可见他对摹写的重视。这件作品中他用浓墨简笔勾勒出枯木山石,变渐江的淡恬清雅为浑厚凝重。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自称“黄山山中人”,他继承了黄山画派师法自然的传统,同时又博采众长,进一步强化了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影响深远。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黄宾虹 临渐江画稿 纸本水墨 浙江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在对渐江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整合多家博物馆藏品,透过渐江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和文人风骨,向观众立体展示了这位画家僧人的多个方面,是一次观摩体会渐江所拓展的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好机会,值得大家驻足观赏。

(除标注拍摄者外,本文其余作品图片均是安徽博物院提供)

编辑| 王 甜

制作|千 惠

校对| 千 惠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本报同意后方可转用。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云平台-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卧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