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立春后,北京的气温迅速回升,还没过年,就已有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让人瞬间忘记不久前还寒风瑟瑟的日子,我们是怎么度过的。在没有暖宝宝和秋裤的古代,古人有哪些御寒“神器”呢?
隆冬时节,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神器”——手炉,这种在《甄嬛传》里出镜率很高的高雅精致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卖场上也炙手可热。
南宋青白瓷薰炉
手炉起源于何时,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传说,手炉是隋朝时江都(今扬州)县官许伍发明的。隋炀帝到江都巡游时,正值深秋,天气寒冷,许伍吩咐下人端来了炭火盆供皇上和娘娘取暖御寒,看到皇上和娘娘在暖意盈盈的红红炭火上谈笑风生,许伍便构思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命江都铜作名匠赶制出来,做为江都的特色珍宝献给皇上。
张鸣歧刻款铜手炉
胡文明刻款山水梅花铜手炉
白居易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以前已有铜手炉出现,但直到明代它才被广泛地流传和使用。到了明代晚期,在浙江嘉兴和上海淞江地区出现了以张呜歧、胡文明、王凤江为首的制炉名匠,将手炉的制作工艺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张鸣歧刻款铜手炉
张鸣歧是明代的铜器名匠,他善制铜手炉。在制作手炉时,他只选用精炼的红铜,铜质纯净、工艺精湛,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花纹精细;炉盖炉体吻合极其严密,虽久开合而不松懈;里面虽装有炙热的炭,手炉外面摸起来也不会过热,甚至直至今日,他所制造的手炉都没有生锈。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都藏有张鸣歧制造的铜薰炉和手烘炉。
清代手炉的制作沿续了明代的风格,清代早期的器型主要是方、圆型,浑厚古朴,炉盖 、炉身纹饰简洁朴素。清代中期时的手炉造型丰富,又因在靠近年关的冬季使用率更高,多取蕴含吉祥寓意的造型,如:表示“喜庆吉利,岁月红火”的灯笼形,比喻“稻米满仓鱼满篓”的鱼篓形等等。炉盖上的镂空纹饰除了传统的几何纹、 缠枝纹外,还出现了“福”“寿”“喜”等文字。炉身纹饰繁缛,内容广泛,采用了浮雕和錾花工艺,有的炉手柄上还錾刻花纹,工艺制作不厌其精。清晚期的手炉多为黄铜、锡黄铜、铁黄铜制成,铜质底劣、工艺粗糙,炉盖镂空纹饰简单。
到了民国时期,手炉制作行业日益衰落,工艺水平更加下滑,采用平凡的黄铜材质,造型也多为圆形,炉体型大,炉盖上往往只是几个镂空的圆孔,用途从暖手把玩的工艺品转为暖脚用的生活用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铜、锡制作的暖水壶和乳胶制成的热水袋代替,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但它并没有就此被人们遗忘,而是在艺术品收藏界再次闪亮登场,成了被人们争相珍藏的文玩。那丰满奇异的造型、精致华美的工艺,使得它在拍卖会上频频亮相,身价飞涨。手炉以它那珍贵的历史价值与精美的艺术特色记录了传统工艺的一段辉煌。
编辑|千 惠
制作|千 惠
校对|余智鹏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