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声音(一)

美术云平台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聚焦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声音(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年两会,来自文艺界的代表委员们又有哪些声音呢?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冯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冯远:关于“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诚信”教育建设等相关建议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建成文化强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力显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发展建设最为基础和深厚力量的文化,其涉及面宽、关联领域广,因此,由主管职能部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和落实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并使规划计划转化为各级政府、各地相关部门和全社会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是达成落实建成强国的重要保障。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徐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徐里:关于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功用的提案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建议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功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要积极开展红色题材文艺创作的展览、宣教活动;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建议相关宣传文化部门,大力宣传、倡导红色题材文艺创作,传承好红色基因;希望中央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更多艺术家参与红色题材文艺创作,让传承红色经典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途径,让更多更好的历史题材、红色经典作品充实国家的文化殿堂,不断用美术作品凝聚起新时代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李象群

(全国政协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李象群:创建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加速鲁迅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老校区历经60多年的发展,见证了沈阳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已深深扎根于城市之中,成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地标和红色品牌,与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紧紧相连。建立鲁艺文创产业园,加速沈阳浑南校区建设,不仅能用更优惠的产业政策、更贴心的产业服务为文化企业搭起产学研平台,更能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鲁艺精神弘扬壮大,让大众以艺术的方式接受延安鲁艺延承至今的红色文化与审美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杨晓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杨晓阳:美丽乡村要倡导“一村一品”;应尽快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美丽乡村要倡导“一村一品”

民间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系和土壤。每一个村子的审美特色都是民间艺术与文化传统的体现。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的建设都是根据自己的生存物质、精神需要而创造的。民间传统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基与土壤,具有延续和基础的指导作用。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将所有的农村都建成一个模样,要倡导“一村一品”, 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新时期的建设才能独具中国特色而受到世界永久的重视。

应尽快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

根据中央部署,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国,全民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很重要,我们应该尽快建设具有自己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中国艺术史博物馆的建设既可促进国人整体艺术审美的提高,又可借助艺术丰富对其人生的认识、对其他知识的增长。

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虽然反过来理论也能指导之后的实践,但特别是对于艺术专业来说,“实践第一”的观点是不容改变的。艺术教育必须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才是顺应专业特性的做法,才能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吴为山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吴为山:关于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年、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等五项提案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是为国家、为人民而作,创作和展览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我提议中国美术馆新馆建成后,对近现代美术史进行整体梳理并长期陈列,载入艺术史册。各类展览不求大求全,提倡用心策划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多样、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特展、专题展。一些革命老区的纪念馆、博物馆缺乏高质量的艺术品,相关机构应认真梳理资源,组织好规划、征集、创作,讲好红色故事。全国各大美术馆可将本馆的经典藏品进行高仿复制,赠送给革命纪念馆。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机场、地铁等广告覆盖面广、传播性强的优势,延伸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触角。要运用先进展览方式和传播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增强经典美术作品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曾成钢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曾成钢:将“上海美专”旧址改建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博物馆的提案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专业的高等艺术学校,它是中国百年艺术教育的缩影和见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2年,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多方筹款在上海始办学堂,历经十载,其间几易其址并不断扩展规模,顺昌路校址的完工标志着学校的建设成型。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上海美专”并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在历史沧桑的转变中,学校旧址顺昌路556—566号,现如今已经成为民居,临街房间被改造成为商铺;其现状处于多方杂处、管理不善的状态,主楼建筑亟待保护、修缮与开发。将学校旧址改造成为博物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即文化复兴——传承近现代美术教育的传统;记忆识别——近现代文化的记忆体验;资源转化——多方合作拓展新时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卢禹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卢禹舜: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推动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近几年美术界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下,在回应如火如荼的时代生活和丰富的主题创作实践中,以饱满的热情、善感的心灵、真挚的共情,创作了大量贴近和反映人民生活、讴歌美好人性的优秀作品,一批资深艺术家更加焕发新活力,正在努力向“高峰”攀登;中坚艺术家的队伍也日益壮大,艺术的“高原”范围更加广阔,美术界整体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不可回避的是,中国美术创作距离回答新时代之问的时代课题,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的需求,距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仍有前进的空间。必须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以更切实有效地推进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实践经验,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需于民结合起来,从统筹规划、建设队伍、创新思路入手,凝心聚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落到实处、深处,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回馈给国家和人民,不负初心、不负时代。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刘万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刘万鸣:关于支持提高地方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的提案

(完整提案请点击标题查看)

革命纪念馆是党和国家重要的红色基因库,承载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着生动鲜活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革命纪念馆中的每一物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珍贵的价值,而与之相结合的每一件美术作品,同样能够艺术再现奋斗历程、记录关键时刻、讲好红色故事、彰显伟大精神,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视革命纪念馆美术作品质量,充实完善作品内容,更新作品创作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 张婷婷、任旭、刘晶

制作|千 惠、王 甜

校对| 王密林、余智鹏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云平台-聚焦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声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