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椅子,象征天圆地方

书画与集邮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这把椅子,象征天圆地方

中国集邮报

中国集邮报

在“国家名片·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上,一把与2011年6月20日发行的《明清家具——坐具》(6—4)“明·黄花梨雕螭纹圈椅”邮票(图1)同框展出的椅子,让我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又浮想联翩:如果时光能倒流至明代,这样的一把椅子,10年前上过邮票的一把椅子,而今在红色地毯上高调环视四周的一把椅子——明代黄花梨雕螭纹圈椅(图2),不过是一件普通的家具而已,岂可用一条红带分隔出展出空间,拒我以千里之外呢?

特展开展期间,我数次“入宫”,连在这把椅子上坐一坐,甚至摸一摸的权利和机会都没有,可气也!如果时光倒流至明代,这样的一把椅子一定是处处可见,起码在我王某人的“半邮斋”中就会摆放多把。春夏秋冬的任何一季,365天的任何一天,我会邀请邮友坐在这样的椅子上侃侃而谈,指点集邮江山。

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采用小结构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要符合人体工学,又要富贵典雅。

黄花梨是明代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沁人而备受明代匠人的宠爱。

圈椅,因圈背和扶手接连成半圆形,故名圈椅。其造型圆婉优美,线条简洁流畅,是明式家具中的经典之作样式。圈椅有一个“圈”字,能面对面而坐一起聊天的人,其实是需要缘分的,或许因此而形成了一个“朋友圈”。

没有人坐的椅子是苍白的,是落寞的,虚位以待的滋味对一把椅子而言,也是不好受的。当然我知道,这把椅子——黄花梨雕螭纹圈椅,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物。高102厘米,长63厘米,宽50厘米。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整块背板以起地浮雕法满雕双螭纹。席心座面,平整舒适。席心座面前镶壶门式券口牙子,其上浮雕的卷草纹,与背板双螭纹前后呼应。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圈椅的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圈椅的稳定感。

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或许有人会说,明式家具并不实用,但我说——圈椅除外。坐在这把体现古人哲学思想、象征天圆地方的圈椅上,如同坐在世界的中央,身体的舒适不再是听命于心,而是听命于椅。圈椅让人舒展双臂,放下伪装,敞开心扉,口无遮拦,话里话外,灵魂也飞扬了起来。圈椅特有的像天一样苍穹,像地一样辽阔,即天圆地方的造型,赋予圈椅舒畅、空灵、亲和的气质,不仅让人的身体,也让人的精神松弛下来。在舒适的氛围中,三十功名尘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的语言也因此流畅而诗意起来,如同得到了圈椅的暗示。

在特展开幕式的现场,我见到了2011—15《明清家具——坐具》邮票的设计者马刚,他在忙前忙后与多日不见的同行打招呼、为集邮者签名的间隙,接受了我的采访:“我很喜欢明清家具,并且也收藏了一些明清家具。因为对明清家具有机会进行真实的触摸,对明清家具邮票的设计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即充分利用邮票上的有限空间展示明清家具的历史和文化。”马刚快速而简要地回答着我的问题。

欣赏古色古香的《明清家具——坐具》邮票,感觉邮票与文物的契合度很高,特别是票面上并不影响桌椅板凳主体的淡黄色背景,真乃恰到好处。设计感十足,在票名、边饰等处用了从明清家具常见图案中提炼出来的纹饰。邮票设计稿上的邮票名称文字选用的是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的书法,可惜后来印成邮票时换掉了。在小本票中,每枚邮票都饰以与票面相关的古人使用该家具的附图,让画面有了历史的穿越感。小本票、首日封等上面的明代年画刻本,也是马刚费了大量时间精挑细选的。

马刚说:“为反映邮票画面所选的明清家具的时代特点,我还特意找到清代的宣纸进行扫描,然后适当地调整,作为邮票的底色”。我想告诉马刚,其实在邮票上的效果并不明显,聊胜于无吧。

我曾读了他多本故宫系列著作的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先生,他在《故宫的古物之美》一书中,对“一把椅子”有着画龙点睛一般的精彩描述,这里毕恭毕敬抄录如下:“一把椅子,不只是一个坐具,也是我们与世界联系的一个楔子,一个接口。我们人类的交流、学习、冥想,在许多时间离不开一把椅子。把椅子抽走,大多数人会手足无措,我们的身体,也将因此而失去一个可靠的支点。”

失去支点的,有时看似身体,有时实则灵魂。我以为。

作者:王宏伟

来源: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

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请关注、点赞。

多点右下角的“在看”,多分享。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随时轻松在线订阅2022年《中国集邮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与集邮-这把椅子,象征天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