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诠释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访《中国篆刻》邮票设计者容铁先生

书画与集邮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方寸诠释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访《中国篆刻》邮票设计者容铁先生

8月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篆刻》特种邮票1套4枚,设计者为容铁先生。一年前《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邮票发行之际,他曾在电话中意气风发地谈着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以及邮票的创作经历,让记者记住了这位在西藏工作了1000多个日夜的援藏干部。如今他又在方寸中将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娓娓道来。

中国集邮报

容铁先生不仅擅长绘画,还是长期从事篆刻创作并荣获“篆刻艺术突出成就奖”的著名篆刻家。此次受中国邮政特邀设计这套邮票的他激动地告诉记者,1997年发行的《寿山石雕》、2004年发行的《鸡血石印》邮票,曾一展“乾隆链章”“乾隆宝玺”“嘉庆宝玺”等清代宝玺的风采,200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又让我们欣赏了篆书字体的芳容,印章更是书画作品邮票图案上的常客,但以篆刻为主题,将印章实物、书法与雕刻结合起来,系统地发行邮票介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篆刻》邮票还是第一次。

中国篆刻的历史演变及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既与书法相关,要有篆书的基础,又将篆书与雕刻等手工结合起来。它强调刀法、章法、篆法,突出篆刻家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中国篆刻既可作为艺术作品独立欣赏,又广泛应用于书画创作、金石题跋当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

中国篆刻从印章的实用性演变而来。在古代,篆刻是信物和权力的象征,士大夫佩印以显示身份和信誉。如今,篆刻仍保持着这一社会功用,例如,重要文件必须加盖单位公章才能生效。

篆刻的方式主要有凿印和铸印两种。最初,印章大部分刻在铜等金属和玛瑙等玉石上。明清之后,大量的文人参与篆刻,最主要的一次革命就是将石材运用到篆刻艺术上,开创了徽派、浙派、西泠八家、虞山派、海派、如皋派等各大流派,一大批篆刻家应运而生,中国篆刻艺术走上文人篆刻的巅峰。至今,篆刻艺术仍保持着青春活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邮票内容:讲述4枚古印的前世今生

《中国篆刻》邮票全套4枚,展现了4枚古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1枚邮票表现了战国时期燕国的玺印“外司炉鍴”。印文“外司炉鍴”字体为大篆,朱文,“外司炉”是掌管铸造的官职,“鍴”意为信物,普遍认为此玺是当时掌管铸造钱币的官员之印。这方印章为铜质阳文印,鼻钮,印面5.1厘米×1.4厘米,通高9.5厘米,长柄状。该印刻得古雅优美,章法疏密有致,揖让多姿,线条古朴厚重,坚挺有力,富有北方古玺的文化特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第2枚邮票表现了秦代的“宜阳津印”。秦印的形制不再像战国古玺那样多变,官印基本上统一为径寸左右的方印,一律用“田”字界格,工整端庄,印文皆为4字,不足4字者以“印”或“之印”补足。秦印给人一种标准化的感觉,这与秦代的制度有关。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度量衡、车道等都采用统一的形式,文字则统一使用小篆。该印铜质阴文,是一方标准的秦印,是掌管秦代宜阳县渡口官员之印。印面2.3厘米×2.3厘米,高1.7厘米,瓦钮。印文“宜阳津印”章法较为险峻,笔势欹侧,方圆浑厚,线条使转自然率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第3枚邮票表现了汉代的“朔宁王太后玺”。这是一方高规格的汉代金质龟钮官印,属朔宁王太后所有。汉官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为国之重器,设有专门机构和官职负责其事,按照汉代官印印钮的严格规定,只有王、列侯、太子、丞相、大将军方可使用金质龟钮印。该印龟钮的头部微微抬起,龟背圆润,龟甲纹路清晰,整个龟钮雕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体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该印印面2.4厘米×2.4厘米,高2厘米,阴文印文“朔宁王太后玺”,属于当时标准的汉摹印篆,印面布局端庄稳重,字形方正,体端意凝,大疏大密,线条沉着流美,含和圆润,表现了汉印的厚重以及线条的挺拔,呈现出典型的汉代官印风格。该印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我国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

第4枚邮票表现了唐代的“中书省之印”。这是一方上品位、非常典型的唐代官印,唐代官印基本沿袭了隋代制度,但在制作工艺上比汉代有了进步,出现了藩篱技术即焊接技术,创造出唐代特有的新工艺蟠条印。蟠条印又称“条带印”,其制作方法是将印体与印面分步制作,先铸好印体,制作印面文字时,是将细铜条按笔画的长短剪成小段,按笔势弯曲成型,拼连焊接在印体上,形成文字。该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该印朱文,铜质,制作工艺为铸造,印面5.7厘米×5.6厘米,通高3.9厘米,高鼻钮,印文为楷书体“中书省之印”,圆润的印文线条产生了一种运动感和节奏感,故钤盖后呈现铁线阳文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该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邮票选材:注重代表性、丰富性、厚重性

为了展现中国篆刻的魅力,体现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汉字之美,邮票设计前,专家对邮票的表现内容做了反复论证。容铁认为应首选国家级文物登上方寸,他反复推敲,最终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选了4方有代表性的古印文物作为邮票内容。

登上邮票的4方印章分别造于战国时期、秦代、汉代和唐代,时间跨度近千年,而且非常有代表性,展现了中国篆刻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重要时期印章的典型特点。战国时期长柄、长条形的官玺目前仅见于燕国官玺,因此首枚邮票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燕国古印“外司炉鍴”;无论印章的制造技艺还是印章的使用,秦代和汉代都是一个高峰,篆刻界素有“印宗秦汉”之说,因此有两枚邮票分别表现了秦印和汉印;唐代在中国篆刻的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一枚邮票便表现了唐代印章。

从材质和属性来看,邮票所选的4方古印中有3方为铜质,1方为金质,皆属官印,与明清之后文人篆刻不同,体现了中国篆刻印章最早作为“官印信物”的社会功用特点。另外,这4方印章形制上有鼻钮、龟钮、瓦钮,形式上有阴文、阳文,形状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各具特色,丰富了邮票的内容,展现了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和历史年轮的厚重感。

设计理念:原汁原味、以小见大

容铁对邮票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愫。这是他第二次设计邮票了,他的首套邮票作品《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国画的绘画形式创作,而这套《中国篆刻》则更考验平面设计水平。

容铁告诉记者,《中国篆刻》邮票的设计难度,在于每枚邮票的表现对象是一个单一的实物,图案元素较少,不像绘画作品那样有充足的图案元素可以通过疏密关系以及前景、后景的关系进行表达。

为避免呆板,容铁绞尽脑汁,采用了规格为30毫米×60毫米、有中国传统卷轴韵味的长条形票幅,并以古色古香的浅米色作为邮票底色,在左右两边加了金色边框,以起到突出和衬托文物的效果。邮票画面从上至下分别展示了完整的实物外观、精美的印蜕以及古朴的印面。由于每方古印的印钮各不相同,把古印实物置于邮票上方,利用其不规则的钮体现出空间变化;又把中间的红色印蜕放大,作为邮票的视觉焦点;下方的印面则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古印实物的质地和篆刻工艺的章法刀痕。尤为难得的是,邮票中几乎未做任何修饰,只保留了印章的本体语言。简洁的邮票画面中既有传统文化的元素,又呈现出空间的变化和视觉的丰富性,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篆刻的艺术特征和传统文化之美。

为了与《中国篆刻》邮票的传统文化题材相吻合,更能体现中国篆刻的文化精髓,这套邮票还推出了宣纸小版张(版式二,见图)。小版张是邮票内涵的延伸,同样设计得古色古香,容铁希望能把自己对篆刻的认识融入其中。小版张边纸为深棕色,与邮票的亮色背景形成明暗对比,既和谐,又衬托、突出了邮票图案。小版张中间上下两套邮票交错排列,边饰以反白形式印着容铁以毛笔书写的中国篆刻书法,介绍了中国篆刻的特点。左上边纸一上一下点缀了两枚朱红色的“中国篆刻”印章。一枚方形、一枚椭圆形的红色印章均出自容铁之手,印蜕也是一阴一阳,体现了中国篆刻的阴阳变化,与4枚邮票印蜕的阴阳变化遥相呼应。为了使邮票上的印章更加立体、突出,邮票版式一的印制采用了三维浮雕击凸工艺,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西泠印社理事,容铁近年以篆刻方式创作了不少先贤经典名句、诗词作品。2020年国庆节期间,他在杭州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厅举办了“致敬经典——容铁篆刻作品展览”。能在中国印章学术的最高殿堂举办展览,让成千上万名观众了解篆刻,品味古代先贤的艺术经典令他自豪不已;如今通过《中国篆刻》邮票宣传篆刻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也让容铁引以为傲。

在容铁看来,中国篆刻似乎与邮票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默契,看似简洁的小小图案,都小中见大,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和韵味。通过小小的方寸画面体会中国古代篆刻的丰富内涵、历史演变以及古人的工匠精神,学会如何去欣赏篆刻作品、感受篆刻艺术之美,既是容铁的心愿,更是这套邮票的亮点。

设计师简介

容铁,国家一级美术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委员、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印章收藏与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评论传媒委员会委员、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高研班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客座教授、西藏大学客座教授。

设计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邮票及首日封、《中国篆刻》邮票及首日封,《壬寅年》《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首日封,《六合吉祥》《盛世中国 幸福西藏》《大美西藏》等邮册。长期担任西泠印社以及全国重大美术、书法展览的评委。

其主要专著有《黄牧甫篆刻字典》《容铁篆刻》《容铁书法集》《容铁书画集》《大匠之门——容铁水墨光晕艺术精品》《一片丹青在珠峰》以及书法课堂教科书《书法指导与练习》(18卷)等60余部。1998年他研发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书法软件光盘《中华书法大字典》及配套图书,被誉为“中国书法字典软件奠基人”;2013年成功研制开发国家级科技项目——我国首部《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建立了中国书法资源库的基础平台,是我国书法数据化建设奠基人。容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2021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篆刻艺术突出成就奖”。

作者:记者 小鲁

来源:中国集邮报

请到邮局订阅《中国集邮报》,邮发代号:1—164。

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请关注、点赞。

多点右下角的“在看”,多分享。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书画与集邮-方寸诠释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访《中国篆刻》邮票设计者容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