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中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剪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南北朝时期(420-586年)的“对马”、

      剪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 们所喜闻乐见。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南北朝时期(420-586年)的“ 对马”、“对猴”等剪纸,以实物印证了有关文献记载,说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已经有 了剪纸了。

      扬州是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隋唐时期,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 生活。说起来,这和隋炀帝杨广有一定关系。杨广当皇帝后,从大业元年(605年) 开始营建 扬州,至邗沟修竣,运河通航,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广筑离宫别馆。他三下扬州,恣意游乐。 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国各地的奇花异卉,宝兽珍禽,他每当夜间和宫女们游园,不 张灯火,令人捕捉许多萤火虫送来,萤光漫山遍谷,照耀如同白昼。到了冬天,园苑中花树 凋零,池水结冰,炀帝游兴不减,却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 挂于树上,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艳 丽景色,以赏心悦目。这种“萤苑”、“剪乐”,同那“迷楼”、“龙舟”一样,反映了隋 炀帝奢侈荒唐的罪恶生活,但从剪彩为花这个侧面来看,却说明扬州剪纸的源远流长。

      在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 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唐诗人李商隐所写“镂金作胜传荆俗, 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称赞了剪纸之美为人们所喜爱。那时的剪纸还是具有迷信色彩。扬 州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就是用于祭奠鬼神的。大诗人杜甫在《彭衙行》诗中写有“ 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之句,就是这种民情风俗的反映。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 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扬州艺人作了一套《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写“ 忆江南”词一首,中有“明月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爱引了千年风俗,以神 来之笔,表达了故乡故国亲人对鉴真大师怀念之情。

      唐代造纸业兴盛,扬州有较大的造纸作坊,唐宋时已大量生产质量很高的贡纸。作为雄 厚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扬州自古多奇花异卉,唐宋以来历代扬州的文章 太守、诗人墨客,莫不寄情花木,装饰风雅,演出许多的事,写下多少名篇。这对剪纸表现 的题材,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扬州剪纸向以花卉为主,确是千年传统的一个重要体现。

      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扬州的民间刺绣就和剪纸有不解之缘。 刺绣的图案先画出底样,剪成纸型,再粘贴在面料上,进行刺绣。这种方法在扬州延续了很 久,直到现在民间刺绣还有沿用此法的。刺绣又叫绣花,以前扬州人一直称剪纸艺人为“剪 花样子的”,就缘于这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

      清代扬州,由于江淮盐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的繁荣。盐商巨贾固然生活奢靡,市井民家 也还讲究穿戴。居室之内大至门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袱香囊、绢帕笔袋,都以绣花为 美。至于结婚做寿、年节喜庆,所用绣品花样更多。这些绣品以剪纸为底样。剪纸艺人用一 把剪刀,几张素纸,凭着心灵手巧,剪出生动活泼、寓意吉祥的各式花样,因而扬州城内赖 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颇多。据传,嘉、道年间,著名艺人包钧就以一剪之巧而声名远扬。在 包钧的剪下,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因有“神剪”之誉。时人对他的剪 艺甚为赞赏,给以“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的高度评价。

延伸阅读:广东剪纸艺术

佛山剪纸镂刻

  南方网讯  一张薄纸,一双巧手,在一剪一刻间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叹为观止。在广东,以潮汕和佛山剪纸最为出众。

  潮汕剪纸和北方的陕西、山西剪纸一样,依靠在乡间民俗中流传而熠熠生辉;而佛山剪纸自明清时期便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在佛山福录路上成行成市,如同佛山陶瓷一样,在市场熏陶下,佛山剪纸与传统剪纸风格迥异,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潮州剪纸作品

潮州剪纸与艺人

  广东剪纸的历史和现状

  佛山剪纸:从茶余饭后的女红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种手工艺行业,在佛山成行成市,男子大量加入生产,剪纸远销临省及东南亚地区,目前有比较成熟的创作开发和市场体系。

  潮汕剪纸:多以乡俗形式保留,专业生产的手工艺人少,几乎都为女工制作,在市场中处于比较原始的资源开发状态。

  潮汕剪纸工艺

  选择原料:蜡光纸:一次可以将四张纸重叠起来,如果纸张太多剪刀难以插进,而且剪制时容易断开出现败笔,蜡光纸有各种颜色,多选择红色。

  构图:在白纸上构思,创作出图案,将白纸贴在蜡光纸背面,如果图案简单也可以将白纸上的图案放在一边对照开剪。

  开剪:依照构思的线条剪出图案,剪纸时由内部开始,直至外围,以免人手毁坏。

  衬纸装饰:多选择白色衬底装饰,以突出剪纸的线条。还可以装入镜框挂在墙上作为装饰品。

  佛山剪纸种类和工艺

    佛山剪纸品种丰富,风格独特、构图严谨。铜色剪纸金碧辉煌,纯色剪纸刻工精细、线条流利工整、剔透秀丽、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山剪纸除具有北方剪纸的共同特点外,还施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使佛山剪纸更加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形成了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料剪纸和铜凿剪纸。

  纯色剪纸:最常见的形式,与潮汕剪纸几乎没有多大差别,用一种颜色的纸制作出,只是佛山剪纸多用刻刀等工具,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线条简练突出。

  衬色剪纸:分为“铜衬”剪纸和“纸衬”剪纸两种。铜衬剪纸是利用佛山特产“铜箔”刻成各种图案,再贴上各色纸块。这类剪纸由于有金属铜的光泽,所以显得金碧辉煌、色彩灿烂、喜气洋洋。纸衬剪纸是用色纸刻成各种图案后,再衬贴上所需要衬托的各种色块而成的剪纸。

  这种作品给人以色彩鲜艳,五光十色,有一种喜庆的感觉。

  写色剪纸:又可分“铜写”剪纸和“纸写”剪纸两种。铜写剪纸是用铜箔刻了简单的图案后在铜箔面上写上颜色而成的剪纸,显得金碧辉煌。纸写剪纸是在白色宣纸上刻上图案,再写上颜色而成的剪纸。作品构图着色都很生动,很有佛山地方风格。

  铜凿剪纸:“铜凿”剪纸为佛山特有。它是先刻好图案的小部分外轮廓后,用特制的小圆珠凿,一点一点地在“铜箔”上按图案凿上圆点线条,组成各种花纹图案或人物造型,再在上面写上各种所需衬托的颜色而成的剪纸。这种剪纸,珠光闪闪,气氛热烈,南方人十分喜爱使用这种表现形式的剪纸作为房间、器皿装饰之用。还有大量的铜凿剪纸用于爆竹的封面装饰。这类剪纸都是用佛山特产“铜箔”生产的。传统作品大红大绿,很有民间色彩。

 

潮州剪纸工具

潮州剪纸工具

  赏广东剪纸去处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佛山市祖庙路5号。

佛山剪纸和潮汕剪纸区别

纸张  佛山剪纸:当地手工生产的土纸,纸薄,色彩纯。
      潮汕剪纸:机制蜡光纸,纸张较厚,表面发光。

工具  佛山剪纸:剪刀、刻刀、凿子等。
      潮汕剪纸:剪刀。

样式  佛山剪纸:多细小镂刻造型。
      潮汕剪纸:构思精巧,剪功高超的工笔画。

佛山剪纸《金桥连四海》

  佛山剪纸:并非女红之巧

  佛山剪纸与潮汕剪纸风格迥异,也与我国北方传统的剪纸相去千里,在我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单就剪纸工具而言,剪纸时剪刀、刻刀、凿子并用,已经非传统意义上的剪纸。

  佛山剪纸不再是单凭一把剪刀,而加入了刻刀和凿子。由于引入凿子和刻刀,原来剪刀不能胜任的细小的镂刻被大量地运用,使得剪纸构图更加精细,剪纸画幅更大(而如果只用剪刀,大多局限于30厘米以内的纸张),这种新创的剪纸风格距离传统更加遥远。

  在佛山剪纸中,常见的蜡光纸已被淘汰,而为当地生产的土纸取代。因为蜡光纸太厚,一次最多只能剪几张,不能胜任大批量生产,改用当地手工生产的薄纸后,一次可以制作25张到30张剪纸,效率大大提高。

佛山剪纸作品《琴韵》

  有趣的是,在佛山从事剪纸的手工艺人并非清一色的女子,出名的大家多是男士。佛山剪纸并非农闲时分的女红之巧,而是谋业之思,等同于牙雕、泥人制作等手工业行当。庞大的需求市场远非茶余饭后消遣就能胜任,而必须由职业艺人从事,因而佛山剪纸设计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子军团。

  佛山剪纸当年风靡四方,明末清初达到鼎盛。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据记载,宋明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发展很快,广东佛山镇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当时的佛山剪纸已成行成市,能够大批量生产。清代已有专门生产剪纸的作坊、店铺30多家,从事剪纸的艺人达300多人。在佛山福录路形成了剪纸一条街,街道两边分布着数十家剪纸商铺。当时佛山生产土纸的纸行有数十家,制作剪纸的金箔、银箔、锡箔的行业发达。剪纸销往广东省内各地和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甚至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人喜好剪纸,春节、端午、七巧节、中秋节以及婚丧、拜年时,都需要剪纸装饰。但只有少数人家自己剪刻,多数人家习惯到剪纸铺去购买。福录路上剪纸品种多,图样丰富,应有尽有。当时佛山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名镇,集佛、道各教于一地,各种迎神赛会、祭祀建樵、礼佛道场几乎天天都有,所需要的剪纸制品特别多,佛山剪纸便成行成市地生产售卖。

  清代,佛山民间剪纸除了窗花、围花、喜花、角花、灯花、枕花、鞋花等用途之外,一是用于祭祀品的装饰,如纸扎阴宅、箱柜、家私杂物等焚化品的装饰花边、图案纹样等;二是用于节日装饰,如春节用的花钱等;三是用作刺绣、鞋帽、陶瓷以及雕刻图案稿,内容多为花鸟龙凤等;四是独立的剪纸艺术欣赏品。剪纸店铺的制品品种非常多,手艺亦比一般人家的精致,所以生意越做越大。

佛山艺人陈永才和《万象更新》

  如今随着许多民俗的淡出,依附于各种民间习俗而兴旺的剪纸行业不再繁荣,剪纸逐渐成为纯粹的装饰品。面对萎缩的市场,繁衍了上千年的习俗在短短百年间岌岌可危。而这时政府对那些极有价值的弱势民间工艺行当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能够保留“活体”,可以让后人研究它的价值。如今佛山剪纸已经纳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为全国首批抢救保护的项目之一,有关组织已经着手抢救工作。

艺人黄梦蝶的家与家人

  潮汕剪纸:多由乡俗保留

  剪纸艺人黄梦蝶如今住在广州,家中的门玻璃上贴着剪纸,左右各一枝玫瑰花。她由于身体不适,不得不停下自十几岁就开始的剪纸。黄梦蝶家里还收藏着300多幅剪纸作品,《西关小姐》、《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门神》……线条虽然简单,仅寥寥几笔,但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大半的剪纸藏品是她的,另一些是她的母亲——在广东剪纸界久负盛名的李知非的作品。母女两代都是剪纸人。

  黄梦蝶曾作为友好使者,携她的剪纸数十款,随政府代表团出访新西兰奥克兰市,她的现场剪纸表演引得无数外国观众称奇。黄梦蝶自小开始剪纸,后来子承母业,在剪纸艺术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她的记忆中,村里婆姨几乎人人会剪纸,她从小开始练习,当时学习剪纸几乎是每个姑娘的必修课。

  她的母亲李知非也是7岁起学剪纸,14岁就能剪出乡下婚丧嫁娶和节日里的各式剪纸,在澄海当地小有名气。可惜剪纸仅能作为修身养性的填补品,李知非结婚不久丈夫死去,她只能替别人做佣工来维持生计。后来美术界发现了她的剪纸艺术,推荐她到广州文化公园工作后,她的剪纸人生才掀开新的篇章。

  当年在粤东乡下,纷繁的乡间物事让剪纸大有用途,男女订婚时就离不开剪纸。按乡间习俗,男方要送给女方聘礼,作为聘礼的熟猪肝要配以剪纸,将剪出的凤头、凤身、凤翅和猪肝合而为一,构成一幅立体的“凤图”以求吉祥。同样,作为聘礼的猪肉上也要有“烧猪剪花”,鱼身上覆盖“鱼花”,甚至香蕉、鸡蛋以及饼上也有各种剪纸。在元宵、中秋、春节和丧事中剪纸也大有用途。即便在平日,剪纸也被用作装饰品使蓬筚生晖。

  在北方的乡间,剪纸最大用场在于木格窗,每年春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旧的窗纸窗花撕下,换上新的窗纸。木窗下面的窗纸一般是用水粉画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而最上面的一排则是剪出来的窗花,各式图案对称的剪纸便于屋内外的空气流通,同时又极富装饰性。但这种贴剪纸的木格窗在南方比较少见。

  作为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代剪纸传人,李知非的剪纸构图饱满,形象优美,在其一幅《百花争艳》的剪纸中,她剪出一个装着五六十朵花的大花篮,花朵、蝴蝶、花篮与飘带层次分明,繁而不乱,足见南方剪纸的匠心独具,宛如一幅非常细致的工笔画,体现了南方剪纸的精巧构思和高超的剪功。

  北方剪纸民俗气息浓郁,率性而剪;而南方剪纸线条讲究,构图复杂,在开剪前多有草案。所以造成了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风格的差异。

(编辑:李美仪)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博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是中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