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贵州苗族刺绣

民族文化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在精美的苗绣面前,人们会惊叹于那来自山野的灵动和不羁。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贵州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东谢苗族“卉服鸟章”,即

绚丽多彩的贵州苗绣艺术

    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在精美的苗绣面前,人们会惊叹于那来自山野的灵动和不羁。
    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贵州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东谢苗族“卉服鸟章”,即在服装上绣有许多花、鸟图样。明代时,贵阳苗族喜用彩线织成“土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   
    贵州的苗族刺绣,有的不用起草,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样子粘贴后进行刺绣。苗绣的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如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桃子、石榴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常见。图案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尽管苗绣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纹样形式是统一的,一般都采用水云纹,很多形成s状。苗绣的刺绣方法多种多样,计有平绣、编卷、缠绣、堆花、打子、贴花六种。
    平绣:苗语称“贺刀勒”。这种绣法是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至绣满为止。这种绣用色不太复杂,大多以一种色度为主。
    编卷:苗语称“贺刀”。绣法是先把剪纸贴在缎子上,再以八根、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然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这种绣法非常精致,费工较多,制做一对衣袖需花两个多月时间,所以一般只用在盛装上。
    缠绣:苗语称“贺耶”。绣法也是先用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根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为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两根针这样互换着刺绣,绣出来的效果和“编卷”类似。这种绣法比编卷还要费时。
    堆花:苗语称“亮洒”。一般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内折,然后将它们在一块底布上堆迭成花纹,用丝线钉固而成。
    打子:苗语称“秋波”。即先用剪纸花贴在底布上,绣时,针从背面向正面刺上来后,便将针尖在丝线底脚卷上两转,然后再刺下去,针针如此,每绣一针,丝线就在布面上卷结成一个圆圈。绣好后,底布上呈现出许多小圆点,无数的这样小圆点组成刺绣花纹。
    贴花:苗语称“奢榜”。作法是将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然后贴在衣服上,并在花纹的边缘上滚边。
    贵州苗族素有“无花不成衣”的说法。苗族女孩从七八岁开始就要跟母亲学习刺绣针法,姑娘在还未出嫁时,要亲手绣一套嫁妆,而完成嫁衣上所需的全部绣片,一般要三至五年的时间。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化艺术-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贵州苗族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