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埙(气吹乐器)

民族音乐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埙介绍:埙是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因此又叫“陶埙”。这种乐器除了陶土制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制成的。它的外形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圆形、橄榄形不等。它的大小与鹅蛋相似

民族音乐

埙介绍:

      埙是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因此又叫“陶埙”。这种乐器除了陶土制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制成的。它的外形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圆形、橄榄形不等。它的大小与鹅蛋相似,音有一至五个不等。最早的埙是一孔吹两个音,后来逐渐发展为六孔,是中音吹奏乐器。它的音色古朴、醇厚、浑圆,即能独奏又能同其它古乐器合奏,如钟、琴、瑟等。同时也是历代宫廷的雅乐,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从浙江河姆渡遗址、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山西万泉荆村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河南郑州铭功路、三里岗商代遗址等。我国新石器时代几种不相同的文化类型的重要古迹中,都发现出埙的实物,这些出土埙距今已有七千多年了。

埙的结构

埙的结构:

      十孔埙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式的主体。有一个吹孔、九个发音孔。主体上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

埙的种类:

      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式样美观,工艺精细。

      1、葫芦埙:带有喉装置,外形像葫芦,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复杂。这种埙的近腰处最细,气流经过此处时,可再次引起边棱音效应,使埙的高音区音域得到适当扩展。由于埙体加长,吹奏更为方便省力,音色也较传统的卵形埙柔和。

  葫芦埙的特点是:

      一、基音(从全按平吹算起)以上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但基音以下俯吹部分减少了三度;

      二、演奏高音区时较为省力。

      三、由于带喉装置,低音区的音色受到影响。

      2、握埙:

      握着吹奏的埙,它是运用十个手指和拇指根部控制音孔。

      3、鸳鸯埙:

      指两个音高不同、方向相反、底座相连的连体埙。这种埙两端各有一个吹孔,上下埙的发音孔与一般埙完全一样。演奏时,可根据需要随意迅速转换。

      鸳鸯的特点是:

      音色丰富,音域增宽。但造型不美(较原始埙形体变态),演奏时,鸳埙与鸯埙换用不很方便。而且音质变化较大,故音色不统一。

      4、子母埙:

      指两个大小不同、方向一致、左右相连的连体埙,大埙与小埙的音程关系,一般是纯五度。如:大埙是G,小埙是d。根据需要还可以随意组合。

埙的起源和发展:

民族音乐

      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

民族音乐

 
      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多个彩陶埙,其形体呈鱼形,鱼嘴为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四个音,有的还可吹出fa音;演奏家拿到国外表演,曾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远的文明”。

民族音乐




      商代的埙的造形已比较稳定,发音孔增多,发音能力增强,表现力大大提高,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三枚一套的陶埙和殷墟1001大墓出土兽面纹骨埙,有五个音孔,已能演奏八度内的各个半音。

民族音乐

      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所载的29种乐器之一、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埙用于雅乐部,常常与篪配合演奏。古时把埙、篪两种乐器视为兄弟乐器。

      到了汉代出现七孔陶埙。隋代埙用于九部乐的《清乐》中。

      近代,埙只用于琴、埙合奏。在清代的宫廷“中和韶乐”中,也偶尔使用埙。

      近百年来,埙的使用极为少见,正濒临失传。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从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制作仿古陶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撰写的《埙和埙的制作工艺》一文(《乐器》1982年第4、5期),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副教授在天津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家尹德明等的协助下,对埙进行了研究改革,制作成功四种不同调门的九孔陶埙。该埙使用江苏宜兴紫陶土制作,在古制梨形七孔埙的基础上,放大肩部,扩其内膛,正面增加两个音孔,从而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可以奏出21个音(包括一个泛音和8个半音),音域由(c1~a2),使之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在陈重九孔陶埙的基础上制成十孔木埙,音域由(b~#f2),而且半音健全,转调方便,音色柔和优美。

      埙的音色悲凉、萧瑟,擅于表现凄凉、哀伤的情绪

      目前,我国在埙的改革制作中,音孔较多的为十五孔埙。它采用“一指两孔”的方法,健全了半音阶,但由于音孔过多,不易操作,音准难以掌握。比较成功的是十孔埙。它的音孔安排科学合理,发音灵敏准确,能够比较顺利地吹奏十二平均律,并且容易推广使用。

      近年来,我国音乐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同时对埙也做了大胆的改革,使只一个音孔,可以模仿单调声音的埙,发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如今的埙在作曲家们的手笔下已登上了大雅之堂。《乐队剧场I:埙》,就是作曲家谭盾90年代为埙写的一部作品。他运用了独奏埙与群埙的搭配,乐队与人声混用,具有古朴、典雅的特征。埙也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骄傲。近些年来,一些音乐家们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埙的特点,如《华陀与曹操》、《张衡》等电影电视剧中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这沉睡多年的乐器----埙又重获新生。

埙的美丽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个小伙子非常喜欢埙这个乐器,觉得它能抒发自己的情意,他每天都要吹,凄婉缠绵的乐声飘呀飘,这如泣如诉的乐声终于传到了一个美丽姑娘的耳中,姑娘名叫黄河,她听了这动人的乐声,终日心神不定,于是让父亲请来了这个吹埙的小伙子,黄河的父亲见这个小伙子相貌英俊却衣衫褴褛,心中很不悦,很快叫人把他打发走了。

      小伙子见到了美丽的黄河姑娘日思夜想,终于病倒了,口里叫着姑娘的名字离开了人世间,但是,他的心却变成了一颗红宝石。一位过路的匠人看见了这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于是就拾去打造成一个“心”形的饰物,然后摆在集市里卖,适逢黄河姑娘路过,看见这颗红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于是就买了下来带回家里,每天拿出来玩,爱不释手。

     一天,姑娘又想起了吹埙的小伙子,很是伤心,禁不住落下泪来,姑娘的眼泪滴在红心宝石上,没想到这颗红宝石是一颗不死的心,被姑娘的泪水浸润了以后,突然碎裂开来。后来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演化成一个谚语“不见黄河心不死”。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影音戏剧-民族音乐-中国民族乐器:埙(气吹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