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罗林竹书法艺术之路

艺术奇闻轶事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罗林竹书法作品。罗林竹与饶宗颐先生在一起。  ——探寻罗林竹先生书法艺术之路  10年前的2002年,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给罗林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临圣教序达数百遍之多,乃大家事也!  饶老是当代学...
罗林竹书法作品。 
罗林竹书法作品。 

罗林竹与饶宗颐先生在一起。
罗林竹与饶宗颐先生在一起。

  —— 探寻罗林竹先生书法艺术之路

  10年前的2002年,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给罗林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临圣教序达数百遍之多,乃大家事也!”

  饶老是当代学术泰斗,其治学态度之严谨,有口皆碑,其书法作品为藏家至宝,饶老如此盛赞一个原本在书坛默默无闻的人,并预言其未来的成就,实属罕见!罗林竹先生将饶老的信秘不示人,继续默不作声地写写写。

  时隔10年,2012年元旦期间,罗林竹在诸多师友的推动支持下,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这次书展,印证了饶老的预言!

  首先,是饶老本人以95岁的高龄,题写了“罗林竹书法展”的匾额,还特别撰写了“新林映旧苑,夏竹梳春风”的对联,巧妙地嵌入了罗先生的名字林竹,更和10年前的预言相呼应,对罗林竹筑基传统、映梳古今的书法艺术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主席,也题写了“罗林竹书法展”的匾额。张海先生说,他这是第一次为个人书展写匾额。

  书展期间,观者众多,好评如潮!在开幕式上,著名美术评论家、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博士充满Ji情地说:“罗林竹先生的书法艺术,在当今书坛上屈指可数。”

  书展过后,当代文化界通才式学者、著名书法家、鉴赏家王贵忱老先生,为罗先生的书法作品钤首“罗林竹先生书苏东坡前赤壁赋”,并题跋称赞“……深得二王心传,信必传世者”。认为其作品足以流传后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讨千家米 成一家饭 感恩名师传承

  罗林竹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并非偶然也非侥幸,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他最感恩当代的名家于植元、饶宗颐、王贵忱等前辈,各位名师使罗林竹传承了深厚的德艺学养。

  广东美术馆书香氤氲的罗林竹书法展厅,众多书法爱好者驻足在罗林竹先生“千家米饭”的作品前,仔细品味的,不仅仅是作品的气脉流畅、自然平和、秀逸洒脱与隽永成趣,更多的是思索“千家米饭”深层的含义与教益。

  求学名师,会古通今,讨千家米,成一家饭,这是罗林竹先生几十年的书艺之路。

  罗林竹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幸运地得到了许多名师的指点。他自己摸索出学书法的三个方法并持之以恒:一是勤而坚持,挤出时间,找出好帖,反复临摹,随处研习;二是少而精进,每次临一页,深入把握法帖;三是习而思考,做临摹笔记,归纳心得,加强书艺。

  师恩难忘!罗先生每每忆起于植元先生都感动不已。于老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再传弟子,乾嘉学派传人、国宝级学者和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年轻时就已名满天下,罗先生仰慕于植元先生的人品、学问与书艺,不远千里从南方到大连寻访于老,长年的紧密往来使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于植元先生说:“作为传统民族艺术的书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水到渠成地形成个人风格。风格是修养的自然体现,而不是主观设计和做作出来的。”于植元先生还为罗先生选定并指导临写《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并将《圣教序》珍贵拓本赠送给罗先生。他在罗先生的临稿上,用毛笔蝇头小楷,逐字、逐画、逐点,细细地点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罗先生则沉下来,临写《圣教序》。10年下来,竟达三百多遍,其间积纸岂止盈尺!终于窥其堂奥,奠定了自己刚健超迈、清丽散逸、平和畅达、气脉通澈的书法风格。

  饶宗颐先生是当今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罗林竹先生在学习书法的关键时刻,饶老都为他指点迷津或亲笔点评,或题签鼓励。罗先生按饶老的教导,在继续临写王羲之作品的同时,长时间临研王铎、米芾、杨凝式、秦桧、吴说、于任、饶宗颐、于植元等古今名家的作品。

  饶老年轻时以“万古不磨志,中流自在心”立志,一生严谨治学,求是、求真、求正,饶老的立德、立业、立言,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利益世人。饶老的人品、道德、文章,让罗先生每次见面,都如沐春风,都有净化灵魂、升华境界之感。饶老对罗先生的教育、爱护和支持皆无微不至,2011年底,当得知罗林竹先生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时,饶老题写匾额,撰写对联,为罗先生的书法展画龙点睛,作出评价。

  王贵忱先生是当代文化界的通才式学者、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鉴定家、古钱币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罗林竹先生慕名上门求教,得以多次长谈,在全面了解罗先生的为人学识和书法造诣后,王老为罗林竹先生书《归去来辞》题跋:“罗林竹先生善书法……先生书宗古善本圣教序,深得二王笔墨精华,间取清初王觉斯不齐之齐法式,可谓得之也!窃以为林竹先生学而善变,终能成一家风貌。”罗先生以此当作前辈的鼓励,努力的目标!

  博览群书 不凡经历 始得骨气凛然

  罗林竹先生认为,一个人的书法品味,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才力,二是学力,三是功力。才力是天生的,所谓天才,由不得人;学力即知识,是书法的底蕴,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写好字,但要写好字一定要有知识;功力是指学术所下工夫的深浅。

  罗先生自谦缺乏先天的禀赋,唯有努力于后天,勤奋读书、刻苦练字,罗先生先后在广州军区司令部、中国远洋集团、国家招商局等单位工作,亲历香港回归等不凡经历,为他的书法增添了大气凛然的魂魄骨力。罗先生青年求学时在文史哲方面下过苦功,工作后曾参加过编写《中国通史》,为此在史学尤其是古代史上博览群书,常有心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发表历史论文,就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商亡周兴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得到史家支持。受饶宗颐先生的启示,罗先生对佛学做了研究思考,他诵读“佛经之母”《金刚经》就达二三千遍,三十二品其中许多品都能背诵如流,熟读深思之下,有了体会,写下《金刚经札记》,此书甫一成稿,一些学者和佛家读后都高度肯定,台湾星云大师则收藏了其中一篇题为《从因缘说到空》的手抄稿。

  名师传德艺,书外得天机,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创作中,罗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平日渐为人称道。我们欣赏罗先生的书法时,会深刻感受到儒、道、释浓厚的文化气息,感受到沁人心脾的书香。广东美术馆罗一平馆长细读后欣然写道:“数十年来,罗林竹先生始终不渝地守护着自己的文化信念,追求自己的文化理想,不谋名利,不求闻达,朝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探索,笔耕不辍,无意于成为书家却成就斐然。站在他的近作前,可以感受到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论用笔,擒、纵、遒、拓纵横驰骋,八面出锋,点画丰美姿韵;论章法,放中求敛,以欹取正,遒润中寓险劲,奇崛中见灵秀,似荒荒岫云,浑沦一气,如苍茫海山,气象万千。论间架结构,肆意欹侧,应机权变,笔随心运,似枯藤着花,如烟凝雨至。而这些又和谐地统一于他浑莽自然、气势磅礴的整体风格中,得法、得势、得意、得韵,意象玄远蕴藉。”谢奕、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作品欣赏-艺术奇闻轶事-探寻罗林竹书法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