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仲亭和他的艺术追求

艺术奇闻轶事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爱好书法艺术的新闻工作者,在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跟众多书画家交流打交道自然就多了起来。有不少的书画家是沽名钓誉者,要么是安享晚年自扫门前雪,亦或是金钱至上谋财富不择手段...
  作为一名爱好书法艺术的新闻工作者,在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跟众多书画家交流打交道自然就多了起来。有不少的书画家是沽名钓誉者,要么是安享晚年自扫门前雪,亦或是金钱至上谋财富不择手段,亦或是艺术搭台却是政治唱戏。有着中国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济南书协名誉主席、济南兰亭书法院院长头衔的张仲亭先生却是这芸芸众生的另类。笔者仰慕仲亭先生的“文以载道、根植传统”的书艺追求,更敬重他“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厚重为人。他文静儒雅,平易谦恭,诲人不倦,重艺惜才,是一位书画园地的真情坚守者,又是一位甘当“人梯”的引领者。他在主政济南书协工作期间亦或创办济南兰亭书法院当中,不仅潜心于书法的研究,而且很注重对书画人才的培养与推荐,对拜访求救者,一视同仁,热情相待,坦诚指教。面对社会弱势或贫困单位的无助,他总能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一腔热血,在市场中依靠人脉的力量,策划义卖等爱心活动,唤起爱心人士的参与,柳暗花明又一村,践行着自己的艺术追求,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张仲亭先生从宣传干事、行政官员到书协主席,钻研书法几十载。他勤奋自勉,挥汗躬砚。或临古人,或读理论经典,或提笔而作,一如绳索绷肩的纤夫,在足迹厚叠的书法艺术之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他根植传统,以“二王”法入小楷,骨肉停匀,有虚有实,有偏有正,有主有次,收放得体,涤荡人的心灵,寄托人的情怀,陶冶人的情操。

  笔者结识仲亭先生已有7年之久,对他的人品和书法均知一二。他正直而诚恳,干练而热情。他师古好今,但却“学古而不泥古”。在忠实中国传统书法精髓和艺术本质的同时,始终恪守突破陈规标领新风的书法艺术创新之路。

  这位老六七届高材生自谦知识功底不够深厚,深知勤能补拙是良训,多年来,他常常以特有的目光观察书法艺术的走向,审视自己的艺术轨迹,执着的纵向选择追踪古贤,横向创造性地借鉴众家。力避怪诞和纯粹的表现,深刻领会传统书法艺术,使笔法、笔意和笔势与自我突破融会贯通,让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创作理性浑然一体。在书法上,不求怪异,不追时风,心无旁骛,根植传统,当下的速成书家们大都以“草能畅志,篆可凝神”为由对小楷避而远之时。他选择了常人所难企及的小楷作为主攻方向,下最苦的功夫,采取最传统的艺术形式,根植传统契而不舍,人品端正而求规范,在书法上以止乎礼为外限而在笔墨里的表现确是发乎情,将小楷的书法功底达到极致:以静求稳、以动疏气,以楷求法,以意叙情,婀娜多姿。给人以厚重庄严而又幽雅清心的美感享受。

  人生就像驿站,一段路途的终点便是另一段路途的起点。如何将书法写的更好,民众更接受,更吻合市场?这应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责任与追求。“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有群众基础”,是张仲亭先生在“小楷”书法成名之后向又一个艺术高峰“行书”攀登的新理念。

  张仲亭有一种“泰山情结”,15年前,一位朋友要向泰山碧霞祠捐赠一幅对联。而且要求用行书书写。当时,对于小楷已有所成就的张仲亭来说,练习行书才刚刚起步。他感到信心不足,想推辞,朋友坚持让他写。他提出一个条件,就是给他3个月时间。3个月,他苦苦琢磨,用去沓沓宣纸、瓶瓶墨汁,练习了近百遍,终交成品。两年之后,他陪朋友去爬泰山,在碧霞祠惊喜地看到了自己写的对联,就挂在碧霞元君塑像旁边……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12年一个轮回。他的行书作品历经12载苦练,犹如泰山的慢18盘,层层看似高不可攀,却又充满了梦幻般的追求,这种追求永远对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充满期待。

  对张仲亭而言,2009年,注定是充满期待的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他的作品杜甫诗《望岳》出现在第11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齐鲁魂》——《雄峙天地》巨型大碗幕视频展示中,大气磅礴,技惊四座。据悉,这是在全国范围内从互联网上公开征集,从几十幅大作中不出现落款作者姓名挑选的。业内人士称,张仲亭的作品之所以能走到全运会这个全国瞩目的大舞台上,一展自己的风采,绝非偶然,这得益于他多年来对齐鲁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苦苦追寻。

  他认为,在众多吟诵泰山的诗篇中,杜甫的《望岳》最具代表性。短短8句话,40个字,把泰山的外貌、地形、气质都展示无余,特别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具气魄,把中华民族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仲亭仅写给朋友的大幅《望岳》作品,就不下数百件。另外,他还多次书写季羡林的《泰山赋》和北大教授杨辛的《泰山颂》。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泰山就在这一遍遍反复不断的默写中,进入他的身体和灵魂深处,化为他艺术的骨骼与血脉,使他一天天壮大起来。

  目睹仲亭先生书写是一种享受,每每倚案而立,一派儒者风范。宣纸铺就,他总是深思片刻,然后拾笔在手,凝力于腕中,行笔于臂肘,无论是条幅楹对亦或宏幅巨制,都胸有成竹,行云流水。从他勉励友人至交的论语格言诗句中,你分明感到,一位严肃又慈爱的智者在与你倾心交谈。还有一种深刻的心灵感应则是从先生的作品蕴含的Ji情中,感受到他精湛的艺术主张与恪守艺道的内心世界。

  张仲亭的书法宣传了济南的泉文化,济南的泉文化造就了书法家张仲亭。这被新闻圈称为“张仲亭现象”。张仲亭书法实现了书法艺术与区域文化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在济南工作时间长对泉城富有感情的他浸透着“泉”文化的影子,他书写的关于泉水的墨宝比比皆是,以泉水涤荡人的心灵,以诗赋寄托人的情怀,以书法陶冶人的情操。

  以泉水为载体的小楷书法成为张仲亭笔下的“发酵剂”,一发而不可收,之后,他选定72首共6千字咏济南的诗词,出版了《历代名人咏济南》,他书写的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小楷碑刻落户于趵突泉畔,成为济南一道美丽风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张仲亭小楷书法挥毫题序:“得乐毅之古貌,端朴直索黄庭之雅韵,秀实至于大令之十三行,亦见娟好,能洗尘去俗,已大不易也。”

  他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论语》,用小楷书写在60米长的长卷上,正式出版《张仲亭书论语》。这一系列挥毫泼墨用书法铸造“齐鲁魂”的出版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张仲亭长期从事济南市文联领导工作,这也让他体现了浓厚的书生气质,严谨、执着,不为世俗所动。在采访中他反复强调,艺术固然求美,也应该求真,这个“真”就是不矫情,不为饰,以殉道精神去做艺术的“逍遥游”。正是如此,他能于世俗的喧嚣之外筑起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并在此间书法界赢得颇高的声誉。

  面对如今书画交易市场的种种怪相,作为一名书法家张仲亭有着自己的另类看法。在他看来,书画家的作品反映的不仅仅是市场价格,还有其艺术价值,如果艺术价值不够,就算能卖出高价,最终经不起市场的推敲,终究会跌下来。”

  张仲亭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应该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炒高了艺术品市场,无论是对画家还是对市场,都是一种伤害。

  在今年全国九省书画艺术联展上,张仲亭书法作品出现“断货”现状,当有人问及张仲亭现在是否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张仲亭谦虚地说:“我还是在十八盘上攀登着,艺无止境啊。”当有人反映其作品价格定的有些低时,他谦虚又坦承的说,“我的书法与参展的一些书家相比,还有些差距,我现在坚持天天临帖,保持作品价格与市场同步。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作品价格为大众所承受。”

  仲亭先生已步六旬之年,但作为一个书法家,这正是他艺术生命的旺盛期。审美理性的富饶和艺术经验的丰富,必使他进入又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经典,张仲亭感觉到了个体的渺小。从济南文联党组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想成立一个社团,凝聚起群体的力量,继续弘扬传统文化。2009年,济南兰亭书法院成立了。一群致力于对中国优秀传统书法经典的研究、学习、临摹和传承,致力于用优秀的传统书法展示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把优秀的书法艺术精品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品奉献给社会,致力于将齐鲁文化及泉文化发扬光大的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士走到了一起。

  当下,张仲亭及其他的兰亭书法院尽管名气愈来愈大,但依然坚持致力于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书法艺术为载体。每年坚持做善举献爱心活动,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兰亭书法院院士们举行赈灾义作品45幅,义卖5.96万元善款。去年,联合媒体将义款近10万元捐献给此间外来务工学校。今年9省联展基础上,又出资两万元捐贫困山区。

  济南兰亭书法院的成立,使得张仲亭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以优秀书法艺术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手段。他选择“齐鲁情”作为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艺术节的“大礼”,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主线,分三个主题,举办展览活动。即2010“巍巍岱宗雄峙天地—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泰山”;2011“黄河入海 趵突腾空— 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母亲河、第一泉”;“齐鲁圣贤 礼运大同— 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圣贤经典诗句”将在今年10月推出。“前两次‘齐鲁情’大展征集来的作品全部捐了,是不是赔本赚吆喝?不是。我们现在是微利,还要按照市场规律闯出一条文化产业化路子,这样,书法艺术的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张仲亭说道。

  前进的路永无止境。“近期,我正在创意发起宣传济南历史文化的“泉城颂”——以国家邮政局发行宋词邮票为契机,着手筹备“泉润而安”济南兰亭书法院院士书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展览系列活动。”张仲亭意犹未尽的表示。

  至此,济南兰亭书法院的建院宗旨“翰墨送泉城,真情报齐鲁”在‘齐鲁情’、‘泉城颂’两大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作品欣赏-艺术奇闻轶事-书法家张仲亭和他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