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画家:刘海粟(1895-1994)

中国书画名家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刘海粟先生刘海粟(1895-1994)简介:刘海粟是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人。刘海粟6岁读私塾、酷爱书画。14岁到上海,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先生

刘海粟(1895-1994)简介:  

      刘海粟是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人。刘海粟6岁读私塾、酷爱书画。14岁到上海,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收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第一次美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和日本画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     

      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最高学府,并著有《米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34年刘海粟在柏林作画。

1981年11月2日庆贺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左起:习仲勋、李可染、刘海粟、夏伊乔。

      1927年受军阀孙传芳迫害通辑,逃亡日本。朝日新闻社曾为他在东京举行画展。1938年春回上海,应上海中华书局之邀,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分《西画苑》、《国画苑》、《海粟国画、海粟油画》三部分,画论精辟,广为流传。    

      1929年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遍访法兰西、意大利、瑞士等国名胜,三年间创下近百幅美术作品,曾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蒂勒黎沙龙,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曾与毕加索、马蒂斯、焚钝根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称誉他是中国文艺复兴大师。1930年比利时政府聘他任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美术馆审查委员,其国画作品《九溪十八涧》获荣誉奖,并出版画册《海粟油画》。从1931年到1949年他大部分时间在国外,经常举办画展及讲学。解放后曾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81年被聘为意大利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并被授予金质奖章。     

      刘海粟成名很早,作品很快流入市场,并受到国际收藏界瞩目,1931年他去欧洲讲学时曾在巴黎巴莱蒙画堂举办旅欧美展,法国政府买了其杰作《卢森堡之雪》,珍藏在特巴姆国家美术馆中。解放后他的作品多由国家收购。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的绘画艺术历程:

      刘海粟(1896~1994年),原名簄,字季芳,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建国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著有《画学真诠》、《存天阁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等。

      刘海粟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其对艺术的忠诚、执著、不懈探索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一如他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创业精神,他的艺术也突出地表现在勇开风气之先,独绝流俗,超越寻常的非凡品格上。

      出入中西,艺通古今,勇于创新贯穿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他的绘画,早年以西画为主,在创办上海美专时他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画友皆以西洋素描法为实技训练内容,所设绘画科也以黑白画(擦笔画)为主要课程。他对印象派之后的作品十分赞赏,并对此进行了钻研。1921年秋冬时节,他赴北京拜谒蔡元培,为蔡画了素描像,并画了《前门》、《长城》、《天坛》、《北海》等36幅油画写生画稿,蔡元培看后十分高兴,亲自为他组办了画展,并在所撰序言中加以评述,充分肯定其艺术探索精神:“刘君的艺术,是倾向后期印象主义。他专喜欢描写外光,他的艺术纯是直观自然而来,忠实的把对于自然界的情感描写出来,很深刻地把个性表现出来,所以他画面上的线条里,结构里,都充满着自然的情感。他的个性是十分强烈,在他的作品里处处可以看得出。他对于色彩和线条都有强烈的表现,色彩上常用极反照的两种调子相互结构起来,线条也是很单纯很生动的样子,和那些细纤女性的技巧主义,是完全不同。他总是绝不修饰,绝不夸张,拿他的作品分析起来,处处可以看出他总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抒发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就可知道他的制作,不是受预定的拘束的。所以刘君的艺术得来的成功,或者就是在此。”①《西单牌楼》、《天坛》等不仅代表了他早年的艺术成就,也奠定了他绘画事业的基础。创作于1924年的中国画《言子墓》,是刘海粟为中国画坛立下的一块里程碑。画中,他以苍劲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手法给观者展示了既富东方审美情致又具清新笔墨境界的崭新意象。艺术大师吴昌硕见后欣为题词:“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释墓门。云水高寒,天风瑟瑟。海粟画此,有神助耶。”②蔡元培题道:“风光殊不似初春,老树槎牙欲搏人。想是秋声催栗感,不教怀旧转怀新。”对刘海粟在笔墨中的推陈出新作了肯定。这幅作品的成功是他反复尝试、不断推敲后取得的,他先画了油画写生,后在油画的基础上作生活的回忆联想,最后才画出了这幅意境深邃、不同凡响的国画新力作。刘海粟在艺术上大胆独造的品质,还充分展现于他的另一幅国画力作《九溪十八涧》中。此作画于1926年4月,时值他率美专学生赴杭州写生,九溪十八涧的幽深雾霭、峰回路转以及丰富的历史内蕴Ji起了他如潮涌般的艺术创作冲动,在Ji越忘情中铺纸挥毫,瞬间就挥写出烟树迷离、峥嵘奇谲、飞泉奔涌、清溪潺潺的绝妙境界。郭沫若先生见后连声叫好并即兴赋诗以题:“艺术叛徒胆量大,别开蹊径作奇画。落笔如翻扬子江,兴来往往欺造化。此图九溪十八涧,溪涧何如此峻险?鞭策山岳入胸怀,奔来腕下听驱遣。石涛老人对此应一笑,笑说吾道不孤了。传闻杨子泣岐途,理智常夸统万殊。艺感由来忌单调,转因复曲得欢娱。”③郭沫若在诗中高度赞扬了他“师法造化”、“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与矢志创新的精神。

1986年3月,邓颖超(右一)接见刘海粟、夏伊乔。

夏伊乔(右)、刘海粟(中)、朱屺瞻在刘海粟百岁寿辰宴席上贺宴。

      以西融中,以西兴中,使刘海粟历练成一代中西融合派大师。综观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创作实践,不难看出20世纪50年代具有界标意义。此前,他虽也作中国画,但油画创作是主体,这时期他着眼于以西兴中,以中融西,他一生的油画作品绝大部分是这时期创作的。他对后期印象派的作品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油画色彩浓丽强烈,用笔放达劲健,其笔触分明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奔腾起伏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具有浓烈的中国气派。50年代以后他则将着眼点移到了“西体中用”、“借西融中”的艺术实践上来。他创作于1978年的《荷花鸳鸯》图,可说是彩和墨的巧妙结合:色彩运用大胆、大方,以浓丽的大红、粉红描绘荷花,荷叶先以墨色泼洒,继用粉绿渗透,质感十分凝重,荷花下的两只鸳鸯,以石青、赫红、赫墨直接勾画点染,喜气中不失高雅之风,雍容中饱含挺秀之姿,实为代表性的佳作。刘海粟晚年(80年代以后)喜作泼彩法,用色愈加厚重浓烈,与张大千“清透”风格的泼彩法比较,他的风格尤显浑厚凝重,具有油画的意味但不失中国画的气派与精神,诸如《黄山一线天奇观》、《黄山图》、《青龙潭之秋》、《壁立千仞》等作品,均为泼彩上等佳作。刘海粟晚年的泼彩画可以说代表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成果,这就是以国学为基,以西画(主要是油画)为媒,以生活为源,以书法为骨,以气韵为主,以精神为本,创造出了具有“大气、逸气”风貌卓异,不同凡响的中国画的时代新作,他也以一代融合派大师的地位名震艺坛,永垂史册。邵大箴先生对此评价:“刘海粟的中国画有三大特点:一是传统的功底深。他对文人画传统有所钻研,有很强的书法入画的能力,能自由地用重墨抒发自己的感情;二是注意写生和观察自然,能够不断从自然中吸取创作的灵感。晚年多次上黄山,每次写新的印象,新的感受,作品不落俗套;三是融合西画表现方法,以适应现代人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需求,适应现代环境的装饰需求。他的作品既有整体的大效果,又有局部和细节的美,经得住远看,也经得起近看,他的画风自成一体,有强烈、鲜明的个性。”④刘海粟之所以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关键在于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进精神,他常常说自己的每一次创作、每一件作品都是“刘海粟较量刘海粟”,其对待艺术的真诚态度,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令人慨然,高山仰止。

刘海粟夫妇在复兴公园写生。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这里不妨把刘海粟十上黄山的经历与其艺术发展的历程作一对照分析,略作比较就不难窥探海粟艺术成长的奥秘了。从1918年到全国解放,刘海粟在此时期共登临黄山5次,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素描速写稿及油画写生、册页小品,篇幅相对较小,艺术面貌虽具个性但不强烈。这段时间也正好契合了他艺术创作的前半期,特点是以西画为主,以研究油画为重,虽然也酷爱石涛及其艺术,但于中国画创作上尚未形成整体的、全面的、稳定而鲜明的风格,应视作成长期。全国解放后,刘海粟于1954年第6次登临了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别有意义,当时巧遇山水大家李可染,而李可染此时正进行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场革命,即通过写生活动,以“师造化”来改造中国画的形式、内容与笔墨体系,李可染一生的艺术成就正是奠基于这一时期。刘海粟对这位昔日的学生,今天的同道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推崇,常常结伴写生、畅论艺事。他在1988年所作《黑虎松》一画上题记道:“十上黄山画黑虎松并遇李可染,1954年夏与可染同画黑虎松及西海,朝夕讨论,乐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风格,蔚然大家,松下忆之,匆匆三十四年矣。”从艺术面貌来看,刘李各不相同;从气质而论,俩人也大相径庭。但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取向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观论,俩人却是相当的一致。刘海粟六上黄山的50年代,正是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万众一心,力争上游的火热年代,他受新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创造力积极、自觉地进行自己艺术的跃进,他一生艺术的重要转变也正发生于这一时期,可视为发展期。刘海粟再上黄山是80年代了。1980年、1981年他七上、八上黄山,此时的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的艺术也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新的春天。他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份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达;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谓“墨气淋漓幛犹湿”、“笔所未到气已吞”。此时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应为成熟期。1982年刘海粟九上黄山,仍创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作品,艺术上进一步提升,可谓“渐老渐熟,愈老愈熟”。而作为创造者的刘海粟却从不服老,画中常题“年方八七”,表示自己还年轻,正好用功。1988年7月,刘海粟第十次登上黄山,实现了他十上黄山的夙愿,也完成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历程,攀登上了艺术的“天都峰”。刘海粟在十上黄山的近二个月的时间里,到处写生,作画不辍,每每被黄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所Ji动,他深情地说:“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穷的变化……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黄山云海的奇幻变化给了刘海粟艺术的灵感,刘海粟以“不息的变动”创造了无限的新黄山;十上黄山,每创新意,实现了艺术与思想境界的跃进并与自然浑沦为一片化机。刘海粟的创造精神与黄山的自然风貌相契合,已融为一体。在“十上黄山庆祝会”上,刘海粟对自己七十年来与黄山的情缘作了回顾:“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刘海粟的一生,是孜孜以求,不懈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升华的一生,他的开放的艺术理念,张扬的艺术个性在“不息的变动”下,使他的艺术具备了强烈的民族气息和独特的性格特征,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的杰出代表。

 


刘海粟的绘画作品选: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  墨葡萄  130×55cm  纸本墨笔

1979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庚戌春日,海翁。

钤印:海粟不朽(朱)  一洗万古凡马空(白)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  重彩荷花  128.1×64.4cm  纸本设色  197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毕竟西郊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  莲叶无穷碧,今日荷花别样红。一九七八  年三月廿二日,刘海粟画于桂林榕湖饭  店,年方八三。

钤印:刘海粟印(白)  曾经沧海(朱)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  玉涧流泉  131.5×49.4cm  纸本设色

1980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一  九八零年五月廿有九日,写庐山玉涧流泉。刘海粟年方八十五。

钤印:刘海粟印(白)  艺术叛徒(白)  曾经沧海(朱)  心迹双清(白)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  黄山龙虎斗  136×68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戊辰秋,刘海粟十上黄山写龙虎斗,年方九三。

钤印:海粟不朽(朱)  十上黄山绝顶人(朱)

 




中国书画名家

中国书画名家

 


刘海粟  云山缥缈  68×123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不见文殊狮背坐,狮毛化作碧空林。老夫梦里关清(情)甚,墨浪滔滔泼几层。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刘海粟十上黄山泼墨画,九十三岁。

钤印:海粟之印(白)  武进刘氏(白)  十上黄山绝顶人(朱)  黄山是我师(朱)

 

刘海粟  粗枝大叶荷花  67×131.5cm  纸本设色  1980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粗枝大叶,拒霜魄力。莫愁湖畔,有此风色。庚申秋,刘海粟。

钤印:海翁(朱)  十里荷花(朱)

刘海粟  丞相源  67×122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幽溪劲竹石峥嵘,枫借村童脸上红。丞相源边秋山老,写生偏喜雨空累。丞相源写生并系小诗。刘海粟信笔记,九十三岁十上黄山。

钤印:刘海粟(白)  存天阁(白)  石破天惊(朱)

 


 

刘海粟  真龙  136×68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真龙。辛巳秋,刘海粟星洲客次。

钤印:武进刘氏(白)  心迹双清(白)  存天阁主(白)    海粟无恙(朱)

刘海粟  竹石图  136×69cm  纸本设色  1982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独立群芳外,何云贱似蓬。盘根艰寸土,苦节耐西风。短梦三生石,  清阴一亩宫。夷惠虽先后,原知劲气同。壬戌孟夏客中山温泉怡情  别墅,以作篆之法为庭前竹石写照。刘海粟年方八七。

钤印:刘海粟印(白)  海粟不朽(朱)  心迹双清(白)  曾经沧海(朱)

刘海粟  墨牡丹  65×130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海粟花狂,青藤奇癖。清露阑干晓未收,洛阳名品擅风流。姚黄魏紫浑闲见,谁识刘家穿鼻牛。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八日,在散花精舍画墨牡丹,风落云转,  一挥而成。刘海粟十上黄山,年方九三。

钤印:海粟不朽(朱)  金石齐寿(白)  刘海粟印(白)  曾经沧海(朱)

 


 

刘海粟  黑虎松  68×81.6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十上黄山画黑虎松,并忆李可染。一九五四年夏,与可染同学同画黑虎松及西海,朝夕讨论,乐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风格,蔚  然大家,松下忆之,忽忽三十四年矣。挥手松间路,迢迢各一天。江山添画稿,岁月洗风烟。飒飒云涛里,孜孜墨浪间。何年来  北海,同写众峰巅。刘海粟信草乱书,九十三岁。

钤印:海粟不朽(朱)金石齐寿(白)艺海堂(朱)  十上黄山绝顶人(朱)  黄山是我师(朱)  虎步西洋东海(白)

刘海粟  黄山天都峰莲花峰  110×118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菩萨蛮》,天都脸上云纱绕,莲花耸若蟠然老。岭上展金笺,墨潮随兴添。香风吹短笛,耳畔松涛急。山画两苍苍,铁崖老更刚。 一九八八年八月七日十上黄山,白鹅岭写天都峰、莲花峰。刘海粟九十三岁。

钤印:海粟不朽(朱)  艺术叛徒(白)  曾经沧海(朱)  十上黄山绝顶人(朱)

刘海粟  九华山凤凰松  68×136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九华山上凤凰松,夭矫卧攫如苍龙。龙有老时松不老,画松亦当茂如松。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四日,为凤凰松写真。九十三岁刘海粟信  笔记。

钤印:海粟不朽(朱)  金石齐寿(白)  十上黄山绝顶人(朱) 

 


 

刘海粟  溪亭闲话  65×84cm  纸本设色  1980年

南京艺术学院藏

款识:溪亭闲话。庚申,刘海粟年方八十五。 钤印:海粟长寿(白)  丘壑自娱(朱) 题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琓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刘海粟。

钤印:海翁(白)  曾经沧海(朱)  心迹双清(白)

刘海粟  忆写黄山  70×138cm  纸本设色  1989年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藏

款识:洗尽平生磊块胸,衰颜今喜发春红。更携苕水无双笔,忆写黄山第一峰。一九八九年六月廿七日,刘海粟于汉堡客次,九十四岁。

钤印:刘海粟印(白)  曾经沧海(朱)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艺考培训-艺术-绘画艺术-中国书画名家-中国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画家:刘海粟(1895-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