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为什么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中国书画名家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革命历史画《开国大典》是中国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的。作者亲身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给他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亲身感受。1953年,董希文

  革命历史画《开国大典》是中国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的。作者亲身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给他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亲身感受。1953年,董希文以高昂的热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出了这幅构思已久的巨幅作品。

  《开国大典》一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各位领袖人物的精神风采,而且还以它宏大的气势,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程和无限生机,具有着革命史诗的意义。

  董希文熟悉中外艺术传统,他曾长期在敦煌临摹过古代壁画,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派的技法也深有研究。在创作《开国大典》时,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他力求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的特色。董希文用广大中国群众喜闻乐见的装饰风格和鲜艳色彩,把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成一个风和日丽的、富丽堂皇的庄严而热烈的场面。董希文这幅画的构图和设色等绘画技巧,创造性地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气派,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创了一条道路。这一精心杰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也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称赞。毛主席看了这幅画以后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董希文1914年6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33年进苏州美专学习,1934年进越南河内美专学习。1940年在贵州合作委员会任美术编辑。1943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教学和创作,1973年1月在北京逝世。他的代表作除《开国大典》外,还有《春到西藏》、《百万雄师过大江》、《祁连山的早晨》、《红军不怕远征难》等。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绘画艺术-中国书画名家-《开国大典》为什么具有史诗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