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自行书诞生至今,一直是各种书体中最受书家和世人喜爱的体势,这皆由于行书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而决定,如比楷书流便,比草书易读,上手也不难,有着巨大的亲和力和民俗意识,所以一直生生不息。时至今日,行书也是书法创作中数量比例最大的例。
行书自东汉中后期,在日常隶书俗写体的简化、草写(“草隶”)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书体。敦煌出土的《永和二年(137年)简》、西安出土的《永寿二年(156年)朱书陶瓶》、亳州出土的《延熹七年(164年)砖刻》等是行书的早期雏形。这时的行书与成熟的“二王”行书相比,还有相当明显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体势上还残留着旧有隶书的书写习惯,如捺角的波挑,用笔上不太连贯,点画之间没有强烈的呼应,线条组织也显得松散,不紧凑等。
相传行书为东汉刘德升(刘为汉桓帝、汉灵帝时期书家)所创,不太合乎实际,因为一桩历史事件,一人之力无法完成,合理的说法应该是刘在民众创造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规范而已。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从汉魏至东晋初年这一阶段是行书的逐渐普及和成熟期,出现了一批有名有姓的行书书家,如汉末魏初的钟繇、胡昭(二人皆学于刘德升)等。楼兰残纸(如《济呈白报残纸》、《正月廿四日残纸》、《九月十一日残纸》)真实地反映了西晋行书的基本面貌。从书法本体上看,此时的行书隶意尚存,书风简朴,在书写节奏上,对比要素不多,但与东晋成熟的行书比较,已差距较小。到了东晋,行书最终成熟,形制已基本定型。
王羲之一变汉魏质朴书风,融古纳今,创妍美流便新书体,开创了后人津津乐道:“神韵萧散”的晋人书风。其子献之,继承父亲书艺,敢于创新,另辟蹊径,与其父将行书推向崭新的高度。后人称之“二王”。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二王”在行书发展史,甚至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皆具备无可比拟的地位。在行书的笔法、结构、章法构成、行气节奏等书写元素的探索上,“二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此之后,行书大大发展,但多从“二王”中来,直至清代“碑学”之兴起,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帖学派系,王羲之可谓帖学派系之祖也。帖派大家中智永、虞世南、陆柬之、蔡襄、赵孟頫等继承其平正一路;王献之、李邕、米芾、王铎等继承其欹侧一路。
千百年来帖学书法一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虽然客观上受到“碑学”的冲击,但在审美、取法多元的当代,随着书法教育、研究的深人开展,其可持续发展之趋势越来越清晰,历史总会适时适地地矫正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在书法上所做的贡献除了理学上的意义外,其大量的行书作品(几乎皆为摹本)也给后世取法带来便利,其中《兰亭序》(世称“天下第一行书”)代表了行书技法的最高理想。
《兰亭序》是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为兰亭雅集所撰写的一篇序文。是日也,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到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行“修楔”之礼,以除晦气。大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行”、“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优雅环境中畅叙幽情,饮酒作诗26首,众人公推王羲之为此次雅集作序。书圣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一挥而就,一件千古杰作就在不经意之间诞生了。《兰亭序》不光是书法史上的杰作,也是文学史上的一篇美文,作品的艺术格调和文学意境相得益彰,历代书家莫不顶礼膜拜。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在帝王那里得到了极大的肯定,如南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本人贵为一国之君,其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功绩地位不在另三位开国皇帝之下。但他更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长于文学、善乐律,尤精书法。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这给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史书称其“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认为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古今书人优劣评》)
再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为《晋书·王羲之传》写的一篇赞辞中,历数各家书法之短,惟独盛赞王羲之,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海连;风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王羲之传论》)在中国古代,一位君王亲自为书家作撰记甚为罕见,而经过皇帝的大力提倡,王羲之书法渐渐成为书法之正宗,也就成就了有唐一代的尊王书风,这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从另外一层意义上,也使得书法审美的视野趋于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