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第二大城市、重要工商业城市、水陆交通中心、著名历史古城、大阪府首府——大阪,位于本州岛西南部,座落在淀川下游两岸的大阪平原上,濒临大阪湾,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市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10以上,河上1400多座造型别致的大小桥梁将整个市区连为一体,既有"水都"之称,又有"大阪八百八桥"的说法。 古时候,大阪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因濒临濑户内海,自古以来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4到7世纪,几代日本天皇曾在这里建都(公元313年至412年、公元645年至683年)。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将此地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纪起,改称为大阪,其原因是附近地区多山,上町台一带坡地面积广大且坡面平缓,在日语里圾作坡解,始称大坂,后来演变为大阪。1583年,大将军秀吉调集3万民工,大兴土木,花费3年时间,将大阪城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用巨石堆砌高大坚固的城墙,有的地方高达10米,成为日本所有古老城墙中最高的。城内修筑了宏伟华丽的宫殿和式样别致的房舍,那黄色的屋顶,镏金的雕梁画柱,充分显示出日本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另外,还在西部低洼处开挖运河,架设桥梁,使大阪获得"水都"、"桥都"的称号。今天的大阪城,是将军秀忠于1620年在原来城池的旧址上重建扩建的,并重修了秀丽巍峨的天守台。大阪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著名的有建于593年的四天王寺古刹,整个寺院有金塔、五重塔、讲堂等40多幢建筑,寺内珍藏的法华经扇面,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原建筑因遭兵乱火灾毁坏,现建筑是1963年按原样重建的。秀吉将军于1583年修建的大阪古城,有护城河和长12公里的城墙,城内的天守阁,高56米,为5层9重建筑,阁内陈列着自公元1568年至1598年桃山时代的美术珍品。建于949年的天满宫,是每年7月24日、25日举天神祭(日本三大祭之一)的地方。还有奈良时代的古皇宫难波宫遗址、供奉古代军神、歌神、海上守护神的住吉大社、平安时代的大会佛寺、江户时代的丹珠阉、明治时代的泉布观等,这些古代建筑使大阪市在现代化气氛中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采。 早在19世纪中叶,大阪城已成为日本的经济中心,如今是一座综合性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全市划分为22个行政区,中心地带是东、南、西、北4个区。北区是市政府机构区,有中央大会堂、府立图书馆、《朝日新闻》社等。东区是府级机构、中央派驻机构以及大银行所在地。大阪车站广场前的梅田一带以及以通天阁为中心的新世界,是大阪的闹市中心。沿大阪湾海岸,南起和歌山,西到姬路,是著名的(大)阪、神(户)工业区,这里工厂鳞次栉比,工业生产规模及其产值仅次于东京而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拥有以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和以纺织、印刷、食品、造纸和化工为主的轻工业。大阪市的商业经济十分繁荣,全市有10万余家各类商店。在城市的阪急区,还有繁华的地下街。 地下街有5处,分上、中、下3层,宽20至30米,总面积9.2万平方米,内设300多家商店和3个大商场以及4个广场,38个进出口,每天平均流动人口170万。地下街街道纵横交错,商店、餐馆、酒吧、影院林立。一条人工地下河穿流其间,花圃、林园、群雕、喷泉、华光、水花相辉映,小桥卧波,瀑布飞泻,景色优美。4个广场是地下铁的中枢,又是地下街的拐弯处,既是繁华的商业区,又是旅游胜地。 大阪还是一座著名的"绿色城市"。凡是有土的地方,不是种树,就是栽花,或是植草,全城繁华似锦,绿树成荫。马路两侧树木密布,花草点缀,犹如向远方铺展的绿带。家庭院落中那些经过精心修剪的树木花草,更是绰约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