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

文化动态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时光倏忽而过,没有使记忆悄然风化、失去重量。200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62周年纪念日。“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国人民
 

时光倏忽而过,没有使记忆悄然风化、失去重量。200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0周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62周年纪念日。“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这种伟岸的民族凝聚力,穿透时光,穿透历史,在今天依然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0世纪初,岛国日本作为世界东方新崛起的帝国,在“岛国心理”的长期熏陶支配下,一心想着要扩张,尤其想着要在列强争霸中独占中国利益。20年代,田中义一内阁提出新的“大陆政策”,呈现了吞并整个中国、消灭中华民族的图谋。日本对华的军事侵略,一步步升级;而挽救民族的危亡,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第一位重责大任。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政党、各团体以及海外侨胞,心手相连,空前团结起来,以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成浩浩荡荡的反侵略大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八年抗战”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抗战远不止8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先后是14年艰苦的抗战史,前6年属于局部抗战阶段,后8年则是全面抗战阶段。“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是欧洲百姓的坚定口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则是我们的铿锵歌声。

民族凝聚力就像一种“核聚变”,其力量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最为强大的,尤其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时。大作家席勒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大先生鲁迅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日本军国主义在“觊觎”之后向中国伸来的“探捡”之手,被空前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之力顽强而坚决地斩断。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鲁迅先生对民族之魂的深刻阐述。让历史启示今天,让历史告诉未来。当今中国走上了和平发展的“真进步”之路,抗战时期形成的巨大民族凝聚力,对于今天的我们应该有着深刻的启思。

启思之一:政党团结合作,“和而不同、不同而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要素,由此才能成为民族战斗力的中流砥柱。

曾几何时,中国内战不断,派别林立,军阀争霸,一盘散沙。日本帝国主义正是利用了中国内部的分裂、民族内聚力的极大削弱,放胆实施了首先霸占中国东北的阴谋;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忙于“攘外必先安内”,日本仅仅用了区区几个月时间就占领了中国东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悲愤歌声于是响彻了神州大地。

当“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从民族大义出发,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社会的力量才团结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从而变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敌御侮、共赴国难。

有了国共合作的共同抗日,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于是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存在于整个抗战过程中。在抗战初期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尚未挺进敌后,仍在正面或侧翼协同友军作战;而在敌后,国民党也开展了游击战争。在战略相持阶段,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尽管当时也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讽刺之说,但正面战场的中华儿女扛起的毕竟是主战场。

历时一个月的“平型关战役”,正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整个过程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的光辉。“平型关战役”的战场绵延数百里,我方投入兵力10多万人,达11个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其中的“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歼灭战;从广阔的背景看,“平型关大捷”正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整个战役则迟滞了日军进攻,打乱了其侵华计划,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自信心、提高了抗战凝聚力。

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和奋起,其力量是非凡的。这种力量在张学良将军个人身上也得到非凡的体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什么要亲送蒋介石去南京,作出明显牺牲自己的抉择、踏上“束身归罪”的道路?张学良并非“糊涂”,他是为了抗日大局,他这样主动承担起全部责任,接受军法审判,给了蒋介石以维护领袖尊严、挽回面子和下台阶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内战的爆发。张学良意在牺牲自己、保护他人,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日作出了他人难以替代的伟大贡献。张学良将军是个人意义上体现民族凝聚力的最杰出的典范,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21世纪的肩膀上;面向未来,春暖花开;看海峡两岸,期待“风正一帆悬”;为了中华民族的福祉,我们更应该有政党团结合作的赤诚胸怀,把民族凝聚力聚集在更高更强的状态。

启思之二:知识分子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民族之自尊的集中体现。

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精英群体,无论是危难时刻还是和平时期,在知识者身上都必须具有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不辱历史的使命。民族凝聚力在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身上,可谓体现得风骨铮铮。尽管出了周作人这样不想“好好做人”的人,但那毕竟是个别。

早在1935年12月9日,青年学生就在“一二·九”运动宣言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吼声。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则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知识界的骄傲。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当时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这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这种聚合的形态,本身就是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的一种体现。西南联大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保留了最完整的教育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有一种精神就叫“西南联大精神”。

感人至深的是,西南联大迁徙过程中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完成的“文化长征”。广义地说,整个西南联大的历程就是一次“文化长征”;狭义地看,1938年闻一多等教授带领学生自长沙走到昆明,是一次“文人小长征”。当时长沙临时大学部分师生坐车辗转迁徙,另有320余人组成“步行团”步行前往,从长沙到昆明长达3000里。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也参加“步行团”,学生多少有些吃惊,闻一多说:“国难期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这就是闻先生心灵深处“共赴国难”的情感与节操。悲壮的“文人小长征”历时68天,史上绝无仅有;象牙塔里的不少教授学者都亲历了这次徒步“长征”,经历了非凡的思想历练和精神洗礼,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期的伟岸风骨。当时的青年学子查良铮、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翻译家的穆旦,也参加了步行团,穆旦1940年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在1942年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经历了九死一生,差点死在人迹罕至的热带丛林“野人山”。文人步行之长征,如长江水流之千里,那种深入到骨髓里头的精神韧劲是无法斩断、不可摧毁的,侵略者想对中国进行“文化绞杀”,犹如举起屠刀来“断水”,应验了那句中国老话:抽刀断水水更流!

抗战中,还有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等抗日根据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大后方和沦陷区,是三个环境差别很大的不同世界。若论生活和工作条件,根据地无疑最艰苦。知识分子来到这里,住窑洞,吃小米高粱,不但要学习和工作,还要参加大生产的艰苦劳动,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参加战斗。正是抗日根据地当时的民主氛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不畏千难万险“去延安”。

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弘一法师拒绝东渡的表现,至今让人感佩不已。当时有日本人找到弘一法师,请他循当年鉴真之例,到日本弘扬佛法。面对来人,弘一法师愤而说了如下一番话:“我在日本留学5年,日本学校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这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1200年前,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法师去日本传扬佛法,鉴真法师慨然应允,六渡日本,终致成功。鉴真法师把中国的建筑、雕塑和医药介绍到日本,他还是日本律宗的创始人。可是现在不同了,当年鉴真法师去日本,海水是蓝的,现在已被你们染红了!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海水被你们染红了”!多么鲜明,多么惊心!弘一法师还手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号召全国佛教徒,奋起抗战,他甚至将自己的居室更名为“殉教堂”。这样一介谦谦书生,将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民族之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

知识界进步学者组成的九三学社,前身是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他们以民主、科学为宗旨,秉承了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尤其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建为“九三学社”,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尊敬。今天我们不忘“九一八”、不忘“七七事变”,更不能忘记“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与世界任何国家二战纪念日相比,“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都具有同样的纪念价值。记住一个日子,记住一段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负责;民族凝聚力就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重视和累积。

启思之三:民众百姓是民族凝聚力最可靠的基础力量,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基础力量,一个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一首《游击队之歌》,唱出了百姓对自己家园土地的热爱,这种热爱,能够在外敌入侵时凝聚成强大的群众力量。我非常喜欢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它是我国抗战文学的先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支东北土生土长的抗日游击队,为了自己的家园,在白山黑水的原野上和敌人“拼到底”。《八月的乡村》正是反映百姓抗日凝聚力的“严肃,紧张”的作品,这种来自群众的力量,那么悲愤强悍、粗犷奔腾;鲁迅在小说的序言中说得非常形象:“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显示出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

为了活路,为了未来,四万万同胞必须“心一条”,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父送子、妻送郎”……社会各界的抗日Ji情,汇聚成了浩浩荡荡的洪流,让世界知道什么是“全民皆兵”的力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感人至深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唱的就是晋察冀边区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他为掩护山沟里的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机智地将敌人带进埋伏圈,最后牺牲了自己、被敌人“挑在枪尖”……在残酷的战争中,晋察冀边区数十万计的儿童团员中,到底涌现了多少个王二小式的英雄,至今还是个谜。

侨居海外的一千多万华侨也不例外,他们密切关注祖国安危,纷纷成立救亡团体。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等人的推动下,东南亚各地华侨社团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欧洲各国华侨救亡团体组建了全欧华侨抗日联合会;至1940年底,世界各地华侨组织的大型救国团体就达649个。还有大量华侨回国参战,仅南洋、美洲等地粤籍华侨回国参军参战的就有4万多人。

无论战争时代还是建设时期,如果失去最可依靠的基础力量,民族凝聚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所以,在今天强调“执政为民”,其重要性也在此。

启思之四:从民族凝聚力到世界凝聚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国际化之途,而世界凝聚力正是民族凝聚力的最大化。

从白求恩到陈纳德,都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援中国抗战的杰出人士。由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始创的“飞虎队”,是一支空军志愿力量,协助中国空军对日奋勇作战。罗斯福总统说,“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把老虎驯成小猫。”“飞虎队”只有铁拳,没有抚摸,最终为中国战胜日本侵略军作出了特异的贡献。一个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之后,就能够赢得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产生了“世界凝聚力”。

直到战后的今天,这种“世界凝聚力”依然让我们感动。记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就是一个典例。在《东史郎日记》、《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有良知的书籍为我们所熟悉之后,“美国在线”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个人出资200万美元,根据已故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改编拍摄成纪录片《南京》,以当时在华西方人的视角记述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影片摄制人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在今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南京》的放映引起了轰动,该片甚至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爱国主义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而对于国际主义战士来说,“爱中国”亦即“爱祖国”、“爱中国”亦即“爱世界”。

一部人类文明史,总是伴随着一部人类野蛮史、一部人类愚昧史;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构成的正是反文明的野蛮史、愚昧史。日本也有其“民族凝聚力”,但从其生成来看,是建立在对军国主义和天皇的盲目崇拜基础之上的,人类恰恰需要摈弃这种愚昧的“凝聚力”。正义稀缺的“民族凝聚力”,必定会让一个民族走向反面。

任何一个民族的强大,都离不开正义的凝聚力;当今世界尽管是多元的,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不能衰变的;民族凝聚力依然是各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条件。人类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它要求我们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设;如果我们自己不强大,或者“硬实力”强大了而“软实力”没有强大起来,未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那么就难以为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民族凝聚力,我们要提防“去功能化”,防止让其变成一个空泛的口号;至于狭隘民族主义,则是对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消弭,它非但不能维护民族自尊,反而是一个民族不自信的表现。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民族自强不息、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我们具有恒久的忧患自我之意识,致力于追求人类的普世价值,不仅“胸怀祖国”,还要“放眼世界”,从而将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不断发扬光大。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文化动态-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