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娜•哈透姆1952年出生在黎巴嫩的贝鲁特。1970-72年,在贝鲁特大学学习,1975-79年,在伦敦Byam Shaw艺术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前身),1978-81年,就读于伦敦大学史莱德艺术学院。1995年哈透姆入围特纳奖候选人名单,2003-04年间,参与了柏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家项目。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后, 哈透姆来到伦敦,开始在这里生活。目前她在柏林生活和创作。
哈透姆的早期创作基于行为和录象,80年代后期,她开始涉足雕塑和装置。“陌生的身体”[Corps éstranger, 1994]是她早期对身体经验的探索的典型作品。利用内窥摄相头,这个录象纪录了一次发生在艺术家体内的旅行。作品本身,以巨大的投影的形式,被放在一个很像身体内部结构的环形观看室里,而录像本身探索的也是身体的内部结构。观众好像被‘放置’在体内一样,眼前面对的就是艺术家的身体结构,而且离得非常近。“Corps éstranger”在法文里的意思是异物,可以表达两种意思:一是侵入身体的某种东西,这里可以指内窥摄像头,另一种意思是从外面来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观众,就好像进入艺术家身体内的一个被鼓励成为有窥视癖好的人。这个作品里,艺术家展示给观众的是,尽管第一眼看上去很陌生,但实际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永不服输”[Over my dead body, 1988-2002]原是一个广告牌项目。画面上显示了艺术家以挑衅的姿态对站在她鼻子上的玩具士兵提出抗议。作品运用了典型的广告视觉语言,而作品本身表达的是对权力结构的批判。从概念层面来说,当哈透姆把女性身体描绘成为日常生活的战场时,她审视的是女权主义的命题。作品探讨的是哈透姆所关注的诸如认同感以及性别和社会权力结构等问题。
“隔离”[Incommunicado, 1993]则是与观众的情感和感觉相违背的一件作品。在这个作品里,艺术家使用了一个通常会令我们联想起温馨,支持和保护的物体---婴儿床,但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没有家庭温馨感的元素,具体就是,金属丝和软钢。这个作品也让我们想起哈透姆一向探讨的主题:认同感,束缚和对立的事物。她颠覆了我们日见平常的物品的含义,而为之载入新的内容,因此哪怕是一张婴儿床,也暗含了恐惧和危险。
精选个展包括: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巴黎,1994年;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牛津当代艺术博物馆,苏格兰国立当代艺术画廊(爱丁堡),1997年;
Centro Galego de Arte Contemporanea当代艺术博物馆, 圣地亚哥,2002年;
汉堡市立美术馆,波恩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波恩),2004年;
悉尼当代艺术馆,澳大利亚,2005年。精选群展有:“感觉:萨奇收藏的英国青年艺术家作品”,伦敦,柏林和纽约,1997-99年;
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1998年;
卡塞尔十一文献展,2002年;
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