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
名作经历:
原作《最后的晚餐》宽420厘米,长910厘米,达·芬奇在绘画技艺上力求创新,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别具新意。一直以来画面布局都是耶稣弟子们坐成一排,耶稣独坐一端。达·芬奇却让十二门徒分坐于耶稣两边,耶稣孤寂地坐在中间,他的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显得庄严肃穆。背景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耶稣身上。耶稣旁边那些躁动的弟子们,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乱的犹大,手肘碰倒了盐瓶,身体后仰,满脸的惊恐与不安。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这件作品达到了素描表现的正确性和对事物观察的精确性,使人能真切感受到面对现实世界的一角,在构图处理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物形象的组合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画面有着一种轻松自然的平衡与和谐。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使圣餐题材的创作向历史源流的文化本义回归,从而赋予了作品以创造的活力和历史的意义。
由于制作过程的先天不足,整个壁画在达·芬奇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剥离,不知被后世画家重复画了多少次,哪一笔是达·芬奇的真迹恐难寻觅;此外这块圣地还经历了多次战争。除了拿破仑的大炮的轰击,二战时教堂也遭遇了轰炸。多亏意大利人把这面墙前后上下用好几层沙袋完全遮挡住,壁画才幸存了下来。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列昂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一瓦萨里
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西镇,一个紧邻佛罗伦萨的名不见经传小镇,却因诞生了人类艺术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而声名鹊起,这个人便是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巨匠,创作了无数不朽名作的天才画家。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杰川的作品之一。这幅杰作耗时七年才完成,画中十二门徒及基督本人的形象均按照真人描画。其中,达芬奇最先寻找的便是代表基督形象的模特儿。在几经波折之后,一个少年被达芬奇选中。他有着俊美的脸庞和率真的眼神,仿佛与生俱来便远离一切世间的丑陋与罪恶。于是,我们的天才画匠倾注全部心血与热情,只是为了将少年眼中那份若基督般的纯净带到人间。经过六个月的悉心创作,这幅传世名作的主角终于呈现于画布之上,无比的动人与传神。
在随后的六年时光里,画中人物的模特儿一一确定,十一门徒纷纷出现于“最后的晚餐”,只有另一个主要角色一犹大的模特儿还未找到。到哪里去寻找一张吐露罪恶的面孔来表现叛徒犹大呢?达芬奇在心中一遍遍地描摹着这样一个代表丑恶灵魂的形象......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告诉达芬奇在罗马地牢中关押着这么一名囚犯,他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因犯谋杀罪被判死刑,十分符合犹大的特征。
得知这个消息的达芬奇喜出望外,日夜兼程赶到罗马与他见面。在这名杀人犯被带川地牢的那一刻,达芬奇便认定眼前这个面无表情、蓬头垢面的男子即是犹大形象的最佳人选,因为男子的面容有着人性沦落后的黯淡,仿佛灵魂也随之灰暗。于是,经国王的特许,囚犯被带往米兰。
随后的几个月中,大师着笔为“最后的晚餐”描侧最后一位主角。每天,这名囚犯都在特定的时间被带到达芬奇的面前。他面无表情、静静地站着,被绝望的阴影笼罩,这些细节与特征都被达芬奇敏感地捕捉到,并用他出神入化的技艺融入画中这个小卖救世主的叛徒形象。又过了漫长的六个月后,大师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耶稣与十二门徒均一一呈现于画中。
就在达芬奇转身对卫兵说出“我已经完工了,你们可以把他带走了”之后,卫兵带着囚犯即将转身离开,囚犯却忽然间挣脱开来扑倒在大师脚下,泪流满面地望着这个六个月以来每日相对的面孔,声音颤抖着说道:“尊敬的达芬奇,请看看我,难道你真的认不小我了吗?”达芬奇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困惑不已,一边仔细端详着囚犯的面孔,一边在脑海中搜索着曾经相识的脸庞,最后肯定地答道广我不认识你,在你从罗马地牢中被带出来之前我们从未见面。”此刻的囚犯眼中流露出掩藏不住的绝望,瘫倒在大师的面前,仰天长叹道:“上帝啊!难道我真的堕落到如此的地步吗?”达芬奇更加困惑地注视着他,囚犯终于压抑不住几近崩溃的神经,哭喊着说广达芬奇,请再仔细看看我,我......我就是你七年前选做耶稣模特儿的那个年轻人啊!"
侍卫兵带着囚犯离开后,我们的大师恍然大悟地望着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脑海中浮现出当初少年那清澈的眼神和纯净的脸庞,不禁感叹道世事中人的巨大变化有着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
本文来自武汉美术网微信(微信号:wuhanmeishu)
高质量美术精彩内容阅读,湖北省美术教育第一大微信,移动端信息与资源分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