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要“十看”

艺术鉴赏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判断一位书画家或作品是否为潜力股,应该看十个方面。

\

  图:牧童戏鸟(国画)李可染

  近年来,物阜民丰,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书画市场逐渐走俏。如何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品,是众多收藏者迷惑和渴求的问题。

  判断一位书画家或作品是否为潜力股,我认为应该看十个方面:

  1.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

  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才是衡量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这涉及到书画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笔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对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绘,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布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础上,还有“笔精墨妙”的笔墨境界那就更好。中国的山水画以笔取气得其阳刚之美,以墨取晕得其阴柔之美。笔墨的精妙可生发气韵,气韵生动乃画之高境。书画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体现在题材、画旨、画趣、诗词题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题画诗“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一句题跋使整个画境因之鲜活,渗透出一股田园诗般的质朴深情。

  有些字画的市场价格可能由于一时的社会环境或偶然事件造成它的上升或下降,比如书画官员的卸任会导致其作品价格的直降。所以,收藏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给艺术本体以足够的重视。

  2.书法水平的高低

  老一辈艺术家张仃曾呼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书法。书法表现在国画中,一是书法用笔,二是题跋书写的艺术美。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是古代画家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书法用笔。苏东坡、倪瓒、徐渭、黄宾虹等都是以书入画的高手。书法是一门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艺术,写书者要平心静气才行。现在好多画家不注重书法的练习,也不重视笔墨,导致画面没有笔墨的气韵,甚至连款都不敢落,提笔露怯,这样的作品或艺术家就不算是潜力股。同样的作品,题跋较长者比穷款者价值要高一些。

  3.有没有学术支撑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书画家的学术水平会影响他创作的深度和可持续度。理论指导实践,这也是古人要读万卷书的一个原因。通过阅读、创作与交流,久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或是对艺术的独特视角,这对艺术家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知识还包括文学、史学、音乐、舞蹈、中医、太极等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深化创作内涵,作品才有格调。

  4.综合修养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画是人格的显现,人格是修养的结果。如果一个画家画得很好,修养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潜力股。综合修养的提高,需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要融会贯通,并在情感生发之时,配合意象诉诸笔端,形成独特的面貌。

  5.影响力和知名度

  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投资就是投资名家的作品。这里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大的书画家作品,虽然收益比较高,但投资成本也高。

  对一个普通画家来说,要提高知名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需要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媒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一些成效。如果画家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么他的市场就会随之升温,收藏者也就更关注。

  6.社会地位

  一些书画协会或者圈子的领导,其作品常会成为人们收藏驻足的焦点,被高价追捧。其实,这种领导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凭着自己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还有一种是以行政干预或幕后运作的方式坐到一定位置。后者水平一般都比较平常,但是结交广泛,炒作能力也强,市场价格常会高于或者严重超出价值。

  面对书画官员,一些藏家慕其光环,不加鉴别地大肆收购,缺乏理性。尤其是对于长线持有的藏家而言,一旦这些领导不再是领导,他们的市场泡沫将会一夜破灭。

  7.年龄结构

  评论家在赞扬一些年龄较大的艺术家时,常用到“人画俱老”“人书俱老”的字眼。这是说书画家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书画的理解,对笔墨精神的把握会更独到。这一点在中国画的写意画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些作品需要艺术家更多的精力,所以在画家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多出精品的时候。比如一些工笔画、油画、大构图的山水等。

  收藏一些中青年的作品,潜力较大。眼下,一些书画名人的字画已炒到了一定的价位,而且,很多人收藏了之后就不再轻易拿出来流通了。

  8.市场铺垫和表现

  艺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商品,需要市场的运作来助其顺利转换成效益。有的画家一门心思放在创作上,不屑于俗事,作品没人知晓,自然也就没有市场。有些画家常做一些展览,委托画廊进行各种宣传,拍卖会也频频亮相,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市场也在扩大。

  市场的表现还体现在其价格的稳定性。如果市场长时间地处于一个稳重有涨的状态,就说明投资它是稳妥的。

  9.画家的财富自由度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有大量的财富来保证其充裕的创作时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据说画了4年,这位大痴道人怀着对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对友人的敬重,笔耕不辍,不遗余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产生。

  古代书画作品多是“闲”出来的,在悠闲中,弹素琴阅金经,陶身心养浩气。古代文人是不会轻易卖画的。清代画家査士标,只在家中无米时才卖画换钱,且边卖边骂:“画幅青山卖,看来是孽钱。”

  时至今日,一些画家为生计而奔波,就必须要去迎合市场,迎合一些通俗的审美观。黄宾虹说扬州画派和海派末流开了“江湖之门”,沾染了江湖习气而以卖画为业。一些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心里想的是这幅画,能卖多少钱,或者这幅画送给哪位达官显贵能换多少实惠,这种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创作,画境也会展示出“俗媚”之态。当然,这里不是说境遇差的人就一定不会出好作品。

  10.画家的品德与人脉

  德高望重的人,大家都乐意接触,他们的书画作品也照样喜闻乐见。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待人接物有风度,提携后进,自然人人敬重,就像齐白石、黄宾虹、启功、沈鹏等书画家。如此一来,有着高古情怀和澡雪精神的画家作品自然会受到欢迎。

  人脉如同血脉。血脉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脉是事业成功的保障。画家的交际越广,人缘越好,支持的人也就越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人力上。人脉、品德和佳作结合起来,市场自然是水到渠成。

  (陈仕彬,作者为书画家)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博览-艺术鉴赏-书画收藏要“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