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人物:赵庆伟的“拾荒”愿景" />
民国时街头艺人表演
2011年8月的一天,一个陌生的客人造访了收藏家赵庆伟的工作室。过去的几年里,这位客人为搜罗有价值的老照片,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地,见识了众多的收藏家,也购买了相当数量的老照片。
但是,当他见到赵庆伟及其收藏的部分老照片之后,还是被震惊了:近百万张几乎涉及所有门类和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的收藏规模和几十万张具有较高价值的原始胶片,不仅是他在国内见过的最多的个人老照片收藏,即使是众多的专门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望其项背。
收藏人物:赵庆伟的“拾荒”愿景" />
人民解放军的炮队进入东交民巷
这位客人是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的一个图片主编,受托于国外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基金会。他在辞别赵庆伟之后,立即回国,希望在其供职的基金会申请专门资金,探讨与赵庆伟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在收藏领域,赵庆伟相对低调。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他报道的逐渐增多,他的“文化拾荒者”之名在圈内才广泛传播,找他合作的国内外机构与个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如何开发和利用他的珍贵老照片,成了众多造访者带来的共同预期。
可以说,对于老照片收藏的青睐,是缘于当下对其艺术价值认知的复归。一方面,是国外市场上屡创天价的老照片让国内藏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被相对忽略的收藏品;另一方面,作为集特有的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载体,老照片已经是艺术领域和史学领域共相追逐的媒介。
在赵庆伟的老照片中,有一组记录1955年西藏勘察队在拉萨的珍贵照片,这是赵庆伟从废品回收站抢救出来的上千公斤照片中发现的,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流徙,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也随着那段历史的远去而被忽视。望着铺满工作室的还未整理好的藏品,赵庆伟坦言保藏这份文化遗产的荣幸之感。
也正是因了这种兼收并蓄的收藏态度和保存老照片记忆的执著,赵庆伟长达廿载的老照片事业终于有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迹象。如今,从清代到现代,从为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生产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段,赵庆伟的老照片库里,都几乎无所不包。
在赵庆伟眼里,做到纯个人爱好式的收藏并不难,难的是将收藏上升到去个人化的层次。一次,在和朋友交流时赵庆伟谈到自己的收藏理念,备受朋友的认同和支持。
“如果既能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又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而且还能凭借收藏实现‘养家糊口’,那收藏的乐趣就尽在其中了。”赵庆伟说。
有价值的老照片应该有其各自的归属,这才是文化的属性。赵庆伟的收藏行为,实际上已经践行了他的收藏理念。在过去的一年里,赵庆伟分别将周恩来早期的一些外交照片送给了外交部,一批十世班禅大师的照片赠予了雍和宫,以及其他重大历史题材的照片交给相关的机构。
尽管国内对于老照片价值的认知还不如西方成熟,但随着近年来相关的主题展览的频繁举办,对于老照片的重视已经今非昔比。以2011年为例,如“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辛亥百年”等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历史节点到来,老照片的作用就无可比拟。
赵庆伟创建的中国第一家老照片博物馆将于10月23日开馆。他建馆的想法正是在老照片价值被逐渐认知的过程中酝酿的。在既不出售又能达到文化传播的平衡中,赵庆伟也一直在试图多元开发他的老照片。一边筹备建馆,一边继续扩大收藏规模,并不断探讨老照片的文化属性和传播途径,成了赵庆伟时下的主要工作内容。就在拜访赵庆伟的前一天,他还购藏了一批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照片。这批照片是地震发生后航拍的作品,平均两秒一次的快门,记载下了地震后唐山全城几乎所有的地貌。
回忆与怀旧的本身,正是人类情感复制与回溯的本能,记忆本身的阶段性与选择性,更是老照片存在的意义。在回溯与记忆的同时,老照片充当了重现当年和当事人的介质。从一个“文化拾荒者”向“文化传播者”过渡,是赵庆伟——这个拥有中国数量最多老照片的收藏家的重要主题。除了筹建中的老照片博物馆,用老照片拍摄一部纪录片的设想,在几年前就已经酝酿。“从技术上来讲,纪录片拍摄完全有可能。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节点来合理安排,这绝对是一部回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史诗。”赵庆伟说。
《英国简史》的作者伍德·沃德曾说:“历史涉及的只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极小一部分,人民的大部分生活和艰辛创业、过去和未来都不会有文字记载。”而在赵庆伟的收藏里,不仅有“名人拍”和“拍名人”的珍贵照片,更多的则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普通的个体。“挖掘更多主流以外的被遗忘的东西”,早已成为赵庆伟收藏老照片的一个重要目的。
对于近百万张已被公认有价值的老照片,相对于暗室独赏,赵庆伟更希望通过博物馆和纪录片等形式呈之于众,唤起人们对“灵光消逝年代”的共同记忆。
接受采访时,赵庆伟正忙碌着申办以戏曲百年为主题的老照片展。张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