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模仿鉴定专家山寨出“鉴定体”

艺术鉴赏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如今鉴宝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不少藏友也把看鉴宝节目当做了一种休闲或学习的方式。这类鉴定节目一般以瓷器为主项,由鉴定专家以丰富的经验和严密的逻辑来鉴别其真伪,然后给出不容置疑的权威鉴定结果。可...

  如今鉴宝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不少藏友也把看鉴宝节目当做了一种休闲或学习的方式。这类鉴定节目一般以瓷器为主项,由鉴定专家以丰富的经验和严密的逻辑来鉴别其真伪,然后给出不容置疑的权威鉴定结果。可细心的藏友却发现,鉴定专家所给出的瓷器鉴定结果往往大同小异,于是有藏友总结出一套“鉴定体”,并戏称习得后可以“山寨”瓷器鉴定专家。

模仿,鉴定,专家

  假“专家”的葫芦里装着“鉴定体”

  24岁的藏友小王是西安某工厂的一名工程师,源于从小对历史的喜爱,工作后他一有空就去市场上淘宝,有了一些自称“不起眼”的瓷器藏品。虽说“不起眼”,其中也有一些清三代的民窑瓷,而且品相还算不错。小王说这些并不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自认为发现了模仿鉴定专家的秘诀,也就是所谓的“瓷器鉴定体”。小王告诉笔者,有一次他看鉴宝节目的时候,一位嘉宾无意间指出鉴定专家总是那么几句,这让他受到启发,从此每次看电视都留下记录,几年下来竟然总结了近百页的“鉴定结果”,他所谓的“瓷器鉴定体”也就是在这些“鉴定结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已经熟练掌握“瓷器鉴定体”的小王指着自己的一件青花瓷器描述道:“青花发色艳丽,龙纹画工娴熟,造型捏塑生硬,器身有明显做旧痕迹,经鉴定为,有一定工艺水准的现代仿品”。小王解释道,这是“赝品”的鉴定结果,接着他又指着刚才那件瓷器说:“青花发色艳俗,并非元青花典型器所用钴料,但龙纹画工流畅,圈足露胎处火石红痕迹自然,所有工艺特征均符合元青花工艺特征,经鉴定为真品。”笔者一听糊涂了,似乎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于是问小王这件器物到底是真是假。小王笑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反正‘鉴定体’就是这样用的,只要把人说晕乎了就成。”小王又把相似的鉴定结果套用在粉彩瓷器上:“粉彩发色艳丽,纹饰画工娴熟,但是胎质生涩疏松,造型捏塑生硬,器身有明显做旧痕迹,经鉴定为,有一定工艺水准的现代仿品。”笔者这一次记住了,也反着造了句:“器型略显呆板,胎质生涩疏松,非清官窑典型器,但粉彩发色艳丽,纹饰画工流畅,经鉴定为,清代民窑精品。”

  笔者发现这“瓷器鉴定体”的玄机就在于一波三折,不直接说明真假,往往东西是假的就要“欲抑先扬”先说瓷器好的地方,反之若是真的,就要“欲扬先抑”,先说瓷器不好的地方。近来有部分媒体揭露:同一件器物,同一个“专家”,其前后两次鉴定结果竟相互打架。联系到小王发明的“瓷器鉴定体”:同样的根据,正着说就是真的,倒过来说就成假的了,难道市场上众多假“专家”的鉴定秘诀就在于此?收藏家卢奇对笔者的推测表示认同:“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正规的鉴定机构,不管你拿什么样的东西去,交几百元就能开到鉴定证书证明藏品为‘真品’,而他们的‘鉴定结果’就是参照这种‘鉴定体’的格式写的。”这种假证书对市场的危害不言而喻,但藏家都希望自己的藏品是真的,于是不规范的鉴定机构有了市场,不负责任的假“专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而怎么样都说得通的“鉴定体”也就成了他们常用的障眼法。

  小王无意间发现的“鉴定体”原来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谋利了,他表示以后遇到这类“专家”时可要谨慎,应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轻易相信非专业的鉴定结果。□郭峰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博览-艺术鉴赏-藏友模仿鉴定专家山寨出“鉴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