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其对艺术的忠诚、执著、不懈探索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一如他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创业精神,他的艺术也突出地表现在勇开风气之先,独绝流俗,超越寻常的非凡品格上。
出入中西,艺通古今,勇于创新贯穿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他的绘画,早年以西画为主,在创办上海美专时他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画友皆以西洋素描法为实技训练内容,所设绘画科也以黑白画(擦笔画)为主要课程。他对印象派之后的作品十分赞赏,并对此进行了钻研。1921年秋冬时节,他赴北京拜谒蔡元培,为蔡画了素描像,并画了《前门》、《长城》、《天坛》、《北海》等36幅油画写生画稿,蔡元培看后十分高兴,亲自为他组办了画展,并在所撰序言中加以评述,充分肯定其艺术探索精神:“刘君的艺术,是倾向后期印象主义。他专喜欢描写外光,他的艺术纯是直观自然而来,忠实的把对于自然界的情感描写出来,很深刻地把个性表现出来,所以他画面上的线条里,结构里,都充满着自然的情感。他的个性是十分强烈,在他的作品里处处可以看得出。他对于色彩和线条都有强烈的表现,色彩上常用极反照的两种调子相互结构起来,线条也是很单纯很生动的样子,和那些细纤女性的技巧主义,是完全不同。他总是绝不修饰,绝不夸张,拿他的作品分析起来,处处可以看出他总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抒发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就可知道他的制作,不是受预定的拘束的。所以刘君的艺术得来的成功,或者就是在此。”①《西单牌楼》、《天坛》等不仅代表了他早年的艺术成就,也奠定了他绘画事业的基础。创作于1924年的中国画《言子墓》,是刘海粟为中国画坛立下的一块里程碑。画中,他以苍劲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表现手法给观者展示了既富东方审美情致又具清新笔墨境界的崭新意象。艺术大师吴昌硕见后欣为题词:“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释墓门。云水高寒,天风瑟瑟。海粟画此,有神助耶。”②蔡元培题道:“风光殊不似初春,老树槎牙欲搏人。想是秋声催栗感,不教怀旧转怀新。”对刘海粟在笔墨中的推陈出新作了肯定。这幅作品的成功是他反复尝试、不断推敲后取得的,他先画了油画写生,后在油画的基础上作生活的回忆联想,最后才画出了这幅意境深邃、不同凡响的国画新力作。刘海粟在艺术上大胆独造的品质,还充分展现于他的另一幅国画力作《九溪十八涧》中。此作画于1926年4月,时值他率美专学生赴杭州写生,九溪十八涧的幽深雾霭、峰回路转以及丰富的历史内蕴Ji起了他如潮涌般的艺术创作冲动,在Ji越忘情中铺纸挥毫,瞬间就挥写出烟树迷离、峥嵘奇谲、飞泉奔涌、清溪潺潺的绝妙境界。郭沫若先生见后连声叫好并即兴赋诗以题:“艺术叛徒胆量大,别开蹊径作奇画。落笔如翻扬子江,兴来往往欺造化。此图九溪十八涧,溪涧何如此峻险?鞭策山岳入胸怀,奔来腕下听驱遣。石涛老人对此应一笑,笑说吾道不孤了。传闻杨子泣岐途,理智常夸统万殊。艺感由来忌单调,转因复曲得欢娱。”③郭沫若在诗中高度赞扬了他“师法造化”、“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与矢志创新的精神。
以西融中,以西兴中,使刘海粟历练成一代中西融合派大师。综观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创作实践,不难看出20世纪50年代具有界标意义。此前,他虽也作中国画,但油画创作是主体,这时期他着眼于以西兴中,以中融西,他一生的油画作品绝大部分是这时期创作的。他对后期印象派的作品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油画色彩浓丽强烈,用笔放达劲健,其笔触分明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奔腾起伏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具有浓烈的中国气派。50年代以后他则将着眼点移到了“西体中用”、“借西融中”的艺术实践上来。他创作于1978年的《荷花鸳鸯》图,可说是彩和墨的巧妙结合:色彩运用大胆、大方,以浓丽的大红、粉红描绘荷花,荷叶先以墨色泼洒,继用粉绿渗透,质感十分凝重,荷花下的两只鸳鸯,以石青、赫红、赫墨直接勾画点染,喜气中不失高雅之风,雍容中饱含挺秀之姿,实为代表性的佳作。刘海粟晚年(80年代以后)喜作泼彩法,用色愈加厚重浓烈,与张大千“清透”风格的泼彩法比较,他的风格尤显浑厚凝重,具有油画的意味但不失中国画的气派与精神,诸如《黄山一线天奇观》、《黄山图》、《青龙潭之秋》、《壁立千仞》等作品,均为泼彩上等佳作。刘海粟晚年的泼彩画可以说代表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成果,这就是以国学为基,以西画(主要是油画)为媒,以生活为源,以书法为骨,以气韵为主,以精神为本,创造出了具有“大气、逸气”风貌卓异,不同凡响的中国画的时代新作,他也以一代融合派大师的地位名震艺坛,永垂史册。邵大箴先生对此评价:“刘海粟的中国画有三大特点:一是传统的功底深。他对文人画传统有所钻研,有很强的书法入画的能力,能自由地用重墨抒发自己的感情;二是注意写生和观察自然,能够不断从自然中吸取创作的灵感。晚年多次上黄山,每次写新的印象,新的感受,作品不落俗套;三是融合西画表现方法,以适应现代人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需求,适应现代环境的装饰需求。他的作品既有整体的大效果,又有局部和细节的美,经得住远看,也经得起近看,他的画风自成一体,有强烈、鲜明的个性。”④刘海粟之所以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关键在于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进精神,他常常说自己的每一次创作、每一件作品都是“刘海粟较量刘海粟”,其对待艺术的真诚态度,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令人慨然,高山仰止。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这里不妨把刘海粟十上黄山的经历与其艺术发展的历程作一对照分析,略作比较就不难窥探海粟艺术成长的奥秘了。从1918年到全国解放,刘海粟在此时期共登临黄山5次,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素描速写稿及油画写生、册页小品,篇幅相对较小,艺术面貌虽具个性但不强烈。这段时间也正好契合了他艺术创作的前半期,特点是以西画为主,以研究油画为重,虽然也酷爱石涛及其艺术,但于中国画创作上尚未形成整体的、全面的、稳定而鲜明的风格,应视作成长期。全国解放后,刘海粟于1954年第6次登临了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别有意义,当时巧遇山水大家李可染,而李可染此时正进行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场革命,即通过写生活动,以“师造化”来改造中国画的形式、内容与笔墨体系,李可染一生的艺术成就正是奠基于这一时期。刘海粟对这位昔日的学生,今天的同道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推崇,常常结伴写生、畅论艺事。他在1988年所作《黑虎松》一画上题记道:“十上黄山画黑虎松并遇李可染,1954年夏与可染同画黑虎松及西海,朝夕讨论,乐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风格,蔚然大家,松下忆之,匆匆三十四年矣。”从艺术面貌来看,刘李各不相同;从气质而论,俩人也大相径庭。但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取向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观论,俩人却是相当的一致。刘海粟六上黄山的50年代,正是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万众一心,力争上游的火热年代,他受新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创造力积极、自觉地进行自己艺术的跃进,他一生艺术的重要转变也正发生于这一时期,可视为发展期。刘海粟再上黄山是80年代了。1980年、1981年他七上、八上黄山,此时的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的艺术也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新的春天。他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份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达;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谓“墨气淋漓幛犹湿”、“笔所未到气已吞”。此时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应为成熟期。1982年刘海粟九上黄山,仍创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作品,艺术上进一步提升,可谓“渐老渐熟,愈老愈熟”。而作为创造者的刘海粟却从不服老,画中常题“年方八七”,表示自己还年轻,正好用功。1988年7月,刘海粟第十次登上黄山,实现了他十上黄山的夙愿,也完成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历程,攀登上了艺术的“天都峰”。刘海粟在十上黄山的近二个月的时间里,到处写生,作画不辍,每每被黄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所Ji动,他深情地说:“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穷的变化……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黄山云海的奇幻变化给了刘海粟艺术的灵感,刘海粟以“不息的变动”创造了无限的新黄山;十上黄山,每创新意,实现了艺术与思想境界的跃进并与自然浑沦为一片化机。刘海粟的创造精神与黄山的自然风貌相契合,已融为一体。在“十上黄山庆祝会”上,刘海粟对自己七十年来与黄山的情缘作了回顾:“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刘海粟的一生,是孜孜以求,不懈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升华的一生,他的开放的艺术理念,张扬的艺术个性在“不息的变动”下,使他的艺术具备了强烈的民族气息和独特的性格特征,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的杰出代表。
(作者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
注释
①②蔡元培《介绍画家刘海粟》,转引自文艺出版社在石楠《百年风流》第26-27页。
③转自常州刘海粟美术馆编《刘海粟研究》第一辑第74页。
④邵大箴《刘海粟——人民的儿子》,引自《光明日报》1998年3月29日版。(信息来源:张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