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论文代发表

艺术理论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绘画,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中。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的论文代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的论文代发表篇1 浅析女性与绘画 摘要:本文

绘画,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中。下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的论文代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的论文代发表篇1

浅析女性与绘画

摘要:本文以分析用女性独特思维方式为着点,探讨了女性画家、男性与女性画家,对于绘画相同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以比较、类比的方法来阐释中国女性绘画艺术。

关键词:中西女性画家绘画文化背景挣脱束缚

如今,作为一个从事绘画创作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包容她的痛与乐,作为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的手段。其中,绘画创作体现一切:自我感悟、生活状态、生命意义等。身为女性的我,始终活在女性的世界里,因此从来就不能抑制、也不会隐瞒自己对女性有着深切的关注与偏爱。在人类性别文化的不平等环境中,女性所背负的从身体到精神的苦处,我感同身受;浸染其中而成的各色陋习顽疾,我感同身受。然而,尽管如此,我仍然还是会看到女性的另一面,她们总是从各色文化影像中顽强地浮出,显示出与那永恒的自然同在的美丽与和谐,与那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显示出来人的智慧与能力。更为确切地说,是对生活的极度热情和认真让我陷入了女性绘画的思考。

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独特思维方式,一般而言,男性话语主要关注社会、文化等理性问题,女性话语则集中体现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身体、繁衍、体验、感觉的倾心和迷恋。正因为如此就势必要产生与男性绘画全然不同的女性绘画方式。自从古希腊把爱、美和艺术之神塑造成一个女性形象,艺术便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林语堂曾经说:“在肤浅的表面下,她们比男人生活得更深层,更接近生活实际,我因此而尊重她们,她们享受生活,男人则谈论生活。”‘感觉是女人最高法院,聪明的男人知道她作出了最后的判决,就应该向她顶礼膜拜。”他的话也暗示了女性与男子相比较,自身所独有的品质。

在想象力方面,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而女性却更擅长不同于男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表现为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生动性,因此她们的想象力也常带有形象性,因而她们的创造力也更多地倾向于人生方面。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艺术领域里,女性本应该能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虽然,遗憾的是中外艺术史上出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女性没能发挥出这一优势,但这并非是女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状态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透过女性自己的眼睛来正视身体的真实,以应对传统顽固男性意识、男性霸权,对传统男性社会挑战和逆反,作为发展过程中局部范围内的一个阶段性策略还是勉强可以理解,而且为了挣脱束缚也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有点矫枉过正是情理之中的事,以此可以唤起女性整体的觉醒,引起男性的注意和社会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背景,才能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它,不能撇开时空条件去要求。值得庆幸的是,当代艺术界呈现一片开放姿态,不断成熟的女性艺术作品也脱掉了原有的阴柔气。女性已经不再满意自己在男性审美标准下的角色和地位,不再对作品机械地进行概念组合,开始逐渐确立一种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和自觉的理性意识,开始逐渐从性别差异中发现认识自己的价值。她们开始尝试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注入自己的理解和体味,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折射着自己的情感。如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比古代女子幸运多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绘画的认可态度较以前也宽容大度多了。

女性艺术家有别于男性艺术家,有人说,“真正的女性艺术总是以母性之爱作为基本元素的”。在许多的女性绘画中总能看到母性之爱和母性汁液流动的感觉。女性在她个人的情感体验中,最深刻、最强烈的也最引以为荣的莫过于为人母的体验。女性画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的母性意识,是具有它的必然性的。女性的感性思维比较发达,她们在创作中多半是倾诉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一旦由普通意义上的生理情感升华到艺术层次的审美情感,那么,艺术就成为她们宣泄情感的语言,她们将自己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强烈情感融于艺术形象中,并使之具有特殊内涵和形式语言。而体验过创造生命的女性画家,表现出来这点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自然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大多女性艺术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过母爱的痕迹,如卡萨特,还有阎平、喻红等。在每个个体艺术家那里,语言方式总是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吻合,或者说对语言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就是对自己的发现与体现。作为女艺术家能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以自己的个性和心智来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密码,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女性空间,而没有一般人极力追寻的雍容华贵,没有世俗的脂俗气,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中西女性艺术家的区别很大,对中国当代女性绘画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西方女性主义艺术,这使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们在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有了丰富多样的、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史的参照系统。虽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妇女在社会文化历史和个人遭遇方面感同身受,所以很容易引起感情和认知的共鸣。90年代中期女性艺术的作品吸收较多的西方女性艺术的观念和样式,继而使她们迅速摆脱了传统艺术的习惯。

中国女性绘画从很长一个时间段“没有历史”,到“自言自语”,再到现在的崭露头角,可以看出女性绘画在自我发现、自我反省之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规律。20世纪90年代是女性自我意识的突破和跨越的萌芽期,这个新时期使女性话语空间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她们都在试图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吸收全面的营养,在传统与现代、再现与表现、创作与生活的探讨过程中渐趋成熟。女画家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些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迹象,女性作品在题材选择、画面构成及意境创作等方面体现出一种自述性特征的表达方式,仿佛在写日记或与老朋友聊天,或像段内心独白。

总之,女性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和表现,从主题、审美,到线条、色彩与画面构成,都浑然成为女性创作独有的审美特征,把“伟大”的艺术定义为宏大、理性、气势磅礴,而感性的、纤弱的女性气质则被视为艺术中低一级的档次,也是没有道理的。在我看来,作品中是否具有女性因素不应该成为评判女性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果说包含强烈女性色彩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那么没有明确性别意识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作品。如果机械地用一个标准来套所有的女性作品,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一位明智的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于“性别”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的,性别的确认不是创作的基点,最高级、最真实的创作身份应该是做一个“人”,而不是“男人”或“女人”。作为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创作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我意识,即从真实的本心出发自觉地表达好自己,在自然的状态中表现个体的差异,人们见到了性别对她艺术的这种默默影响,具备这样一种健康心态的女性艺术家是令人钦佩的。

绘画的论文代发表篇2

浅谈绘画色彩的魅力

【摘 要】世界上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不管是自然的世界还是人为的世界,都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我们对色彩的爱好,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色彩作为绘画的语言和重要的表现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绘画大师和广大美术工作者们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色彩;色彩规律;色彩心理

世界上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不管是自然的世界还是人为的世界,都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我们对色彩的爱好,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色彩作为绘画的语言和重要的表现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绘画大师和广大美术工作者们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怎样使学生加深对绘画色彩的认识并在艺术实践中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了解绘画色彩的基础知识,走进绘画色彩

在绘画中色彩是很重要的因素,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对于了解色彩会有很大的帮助。色彩作为绘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语言,它包含了明度、纯度和色相三个要素。色彩中的明度指色彩明亮的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就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色彩中的纯度就是色彩鲜明和纯正的程度。色彩纯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他色素加入的多少。色相就是颜色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

在一幅作品中,色彩具有这样几方面的色彩感觉:1、心理错觉。首先是冷暖感。色彩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是它会影响人的心理产生心理错觉,比如红和黄总是给人温暖的感觉,而蓝色会让人有凉爽的感觉,依据人们的心理感受将色彩分为冷色和暖色;色彩的冷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其次是远近感。画家们能够在平面上表现出突出和凹陷、前和后的效果,即利用色彩表现透视效果。之所以能制造出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他们不仅利用了造型和虚实关系,还利用了色彩的前进和后退感。一般暖色会有前进的感觉,而冷色会有后退的感觉。色彩的远近感还与背景、面积等因素有关。第三是轻重感。一般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盈,富有动感,明度低的色彩有一种稳重沉静之感。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感觉较轻。2、色彩的情感。一般人都会有色彩的情感体验,比如看到蓝蓝的大海就会感觉安静平和,看到金黄的麦田就会感觉喜悦、满足。画家通常就是利用色彩的这些情感作用来进行色彩的情感表现。比如毕加索的作品就分为几个时期,其中有“蓝色时期”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以蓝色来表现画家的心灵,作品总好像是被蓝色笼罩,运用这样的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及对贫困的同情。

而他的“粉红色时期”情绪显得较为明朗,体现出画家对悲剧赋予了人性的升华。人的色彩感觉与自身体验有着客观的联系,所以画家们总会以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感情,往往这种表达方式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心理上产生共鸣。3、象征意义。人们的生活从古至今都离不开色彩,在人们长期使用色彩的过程中也赋予了色彩一些特殊的意义。例如中国人向来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和威严,也是革命的象征,例如《开国大典》等作品都用到了红色以烘托气氛,象征革命的胜利。在西方,据说耶稣的血是葡萄酒色,所以又表示圣餐和祭典。不同民族色彩的象征意义存在着不同。在中国,黄色是皇帝衣着的颜色,在中国人的眼里黄色象征高贵、权威。

而在____盛行的欧美国家里,黄色被视为最低级的色彩,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叛徒犹大的衣服颜色就是象征着品格低劣的黄色。

二、结合经典美术作品,领略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魅力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鉴赏经典美术作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美术鉴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学生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更直观的感受绘画色彩的魅力,具有重要作用。

十九世纪中叶的印象派画家梵高,就是运用色彩来表达感情和欲望的。梵高喜欢用未经调和的纯色作画,在名作《向日葵》中我们看到大面积的金红、金黄、柠檬黄在笔触的流动中被堆得很很厚。使人感觉色彩和笔触的走势则躁动不安,富有激情和想象力。和其他印象派大师一样,他在色彩运用上,喜欢用互补色的空间调和效果。例如:把红和绿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离远看的时候,中间就会出现一个过渡色。同是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的毕生致力于光与色的研究,擅长以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对事物的瞬时印象,不注重对象的立体形状。莫奈运用灵动的色彩语言表现他的情感,用创新的色彩观念在瞬间唤起人们的视觉注意与感情共鸣,从而表现了艺术品真正的艺术生命力。莫奈有着对色彩的敏感,有着对局部色彩细微变化的关注,他就是在这种细微的关注中体会色彩的魅力。其画作《日出――印象》中雾气交融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境界,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

三、在美术实践中亲身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在了解了绘画的基础知识和赏析了大师的经典作品之后,让学生亲身经历绘画的实践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绘画色彩的感受,并逐步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一种艺术素质。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欣赏绘画对象,从中获取灵感,结合色彩规律,从而创造出优美的色彩艺术。这样对学生的身心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绘画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共鸣以后美的享受。绘画色彩选择了美,就是选择了生命的和谐意蕴。色彩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心理积淀,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表达方式。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并不仅是艺术家的欲望,更是为艺术注入了新鲜要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色彩[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王化斌.绘画色彩学[M].中国艺术出版社,1996.

[3]杜韵凡.浅谈色彩的感性魅力[J].美术之友,2007(5).

猜你喜欢:

1.浅谈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2.美术论文

3.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论文

4.美术方面的论文

5.美术绘画类论文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博览-艺术理论-绘画的论文代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