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美丽是跟着年龄成长的。——奥黛丽赫本
今天是奥黛丽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去世纪念日,关于赫本的故事早已被大家耳熟能详。他天使一般的存在给人世间带来太多美好和快乐。她不仅仅有圣洁的面孔,更让大家感动的是她还有一个善良的心。
赫本一生中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1981年英国男演员加里·格兰特获奖后,作为挚友的赫本上台,表达自己对他的赞赏之情。当时已年过五旬的赫本依旧风华绝代,她骨子里透露的自信与气质,让人觉得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部巨作。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1935年至1938年间,她就读于英国肯特郡埃尔海姆乡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1939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
她曾梦想成为首席芭蕾舞演员。然而,作为芭蕾舞演员,她的个子太高了,加上因为营养不良,时常患病,无法继续训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的梦想更坚定的了,”她曾回忆自己在二战中跳芭蕾舞的经历,“我想要跳舞的渴望超过了我对德军的恐惧。”
1944年,德军几乎横扫全欧,奥黛丽即使舞鞋受损,没有新的舞鞋可穿,依然坚持跳舞,最后她只好换上了最让人痛苦的木制舞鞋。虽然这种木制的舞鞋不用担心磨损穿坏,但赫本的脚经常被这种鞋磨的鲜血淋淋的,赫本却依然乐此不疲的穿着这种舞鞋在战火中翩然起舞。
她还利用演出的机会,为反抗战争出上自己的一份力。结束日常的练习后,赫本会跟同学一起去附近一家小剧场表演,赚回的门票钱将全部捐给荷兰地下反抗组织,作为抵抗纳粹的经费。
当年的演出里,剧场的房门紧闭,窗户也被厚厚的窗帘遮挡,姑娘们就在这里伴着细微的音乐声起舞,无论舞姿多么曼妙动人,表演多么引人入胜,台下的观众都不能鼓掌喝彩,只能静静地欣赏。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被街上路过的纳粹发现。演出结束,姑娘们会将钱与情报塞进舞蹈鞋中,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战火,将它们带给荷兰反抗军的线人。
事后再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赫本表示“芭蕾演出时遇到的观众,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棒的观众,尽管他们全程都不会发出一点声响”......
经过纳粹时代的磨砺,也经历了芭蕾的坚韧磨炼,感谢上天的巧妙安排,最终成就了时代的荧幕女神赫本。
相信每一位与舞蹈相伴的你,也都能迈开轻盈的步伐,在“舞”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奥黛丽 · 赫本
奥黛丽 · 赫本